一种玉米秸秆行间还田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697211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4 14: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玉米秸秆行间还田机,是一种能够促进秸秆腐解并且提高作物出苗率的玉米秸秆还田于行间的农业机械。该玉米秸秆行间还田机的主要结构为:机架前侧下方连接一组秸秆分拨装置,分拨板高度可调,分拨装置将秸秆按计划推送成条带状,分拨装置正后方布置铧式犁,共六个,向右下方倾斜布置,铧式犁之后,氮肥及腐解剂通过对应输送装置均匀洒在秸秆上,再由铧式犁将秸秆翻埋。秸秆氮肥料斗后连接镇压器,翻耕的土壤经由镇压器镇压,镇压器之后,可通过调节弹簧及地轮支架座,调节地轮高度。所述的机架最前端连接牵引架,由拖拉机牵引。

Corn straw returning machine between rows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corn stalk field returning machine, which is an agricultural machine which can promote the decomposition of straw and increase the rate of crop emergence. The main structure of the maize straw returning machine for a row below the front connecting a set of straw distributing device, distribution plate height adjustable device will be allocated according to plan to push the straw into strips, distribution device is arranged behind a plow, a total of six, downward sloping arrangement, after the mouldboard the plough, nitrogen fertilizer and rot agent evenly sprinkled on the straw through the corresponding delivery device, then the plow straw burying. After the straw nitrogen fertilizer bucket is connected with a pressing device, the ploughed soil is pressed by a roller, and after the damper, the height of the ground wheel can be regulated by adjusting the spring and the ground wheel support seat. The front end of the rack is connected with a traction frame and is pulled by a tra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玉米秸秆行间还田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农业耕作机械,具体涉及一种将玉米秸秆还田于行间的农业机械。
技术介绍
在玉米种植与生产过程,会产生大量的秸秆。传统的秸秆处理方式是饲喂家畜或燃烧、焚烧,后者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由于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种植和养殖结构的变化以及农机化水平的提高,秸秆处理方式已发生很大变化,总的趋势是向环境友好型的秸秆综合利用方向转变。秸秆还田作为主要的利用方式之一,既能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又能节约资源和能源、减轻环境污染,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受到重视。玉米收获后,传统的秸秆还田方法是先将秸秆粉碎,通过旋耕机或铧式犁等农机设备将秸秆混入或翻入耕层土壤。采用传统的作业方式耕作,我国大部分农田土壤耕层厚度仅为10-15cm。而作为大生物量作物的玉米,每季作物产生的秸秆量很大;将玉米秸秆粉碎后还田到耕层土壤,会极大降低表层土壤容重、增加土壤透气性,耕层土壤保水保肥性严重下降,导致作物出苗率较低、产量下降。最重要的是:传统的秸秆还田需要多台机器,分别完成对应的步骤,操作难度大,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故难以广泛应用或推广。应用于实践中,针对以上问题设计一台可以将秸秆按条带状铺置于农田表面,然后按条将秸秆填埋于土壤,并在其中加入固态氮肥腐解剂等帮助秸秆分解的物质,同时不影响正常耕作,一次性还田的农业机械装置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并解决秸秆还田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促进秸秆腐解并且提高作物出苗率的玉米秸秆还田于行间的农业机械。上述存在的问题通过以下的机械设计方案实现:一种玉米秸秆行间还田机,包括机架及与机架连接的秸秆分拨装置、铧式犁、氮肥料斗及氮肥输送装置、腐解剂料箱及腐解剂输送装置、镇压器、地轮;所述秸秆分拨装置安装于所述机架的前侧下方,用于将秸秆分拨成条带状;所述秸秆分拨装置的后方安装铧式犁;所述机架的上方安装氮肥料斗和腐解剂料箱,所述氮肥料斗下方安装氮肥输送装置,所述腐解剂料箱下方安装腐解剂输送装置,所述氮肥输送装置和所述腐解剂输送装置将氮肥和腐解剂输送至所述铧式犁的前端;所述氮肥料斗之后的所述机架下方安装镇压器,所述镇压器之后的所述机架下方安装地轮;所述机架的最前端连接牵引架。进一步地,所述的秸秆分拨装置由一对下端为钉耙状,上端为实心状,顶端相接,由拨板内侧面向外倾斜的分拨板组成,并由U型螺栓配合座套固定在机架前段,可以调整分拨板高度。进一步地,所述的秸秆分拨装置正后方布置第一个铧式犁,所述铧式犁的数目要选择3的整数倍,用于固定所述铧式犁的机架向右下方倾斜布置,接下来的每个铧式犁,水平方向依次向后一个犁身,竖直方向相邻两个铧式犁所在的平面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其横向垂直距离,并由并由U型螺栓配合座套固定在机架下端,所述每个铧式犁的高度可以调整。进一步地,所述氮肥料斗为固态氮肥料斗,所述腐解剂料箱为液态腐解剂料箱。进一步地,所述氮肥输送装置包括输肥导管,由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的输肥导管支杆支撑固定。进一步地,所述腐解剂料箱置于铧式犁前,所述腐解剂输送装置包括支撑架、齿轮泵、输液导管和高压喷头,其中支撑架固定在所述机架上并连接所述腐解剂料箱,齿轮泵设于所述腐解剂料箱底部,输液导管与所述腐解剂料箱连通,高压喷头设置于输液导管末端。进一步地,所述机架通过地轮支架及支架座连接地轮,并能够通过调节弹簧及地轮支架座调节地轮的高度。进一步地,所述镇压器由U型螺栓及座套固定于所述机架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秸秆在玉米行间还田机,可以一次性完成将秸秆按预想的条带状铺于农田表土层,并且,秸秆集中在条带还田,还田密度较大,配合施用氮肥、秸秆腐熟剂以及灌溉等辅助措施,促使秸秆快速腐解并释放养分供作物吸收利用、缩短了其转化为土壤有机质的周期、快速提高农田地力水平。有效避开播种时种子与秸秆接触。玉米在秸秆非还田带播种,土壤孔隙度、保水性能不受秸秆还田的影响,种子出苗率得以保持,提高作物产量。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使农民可以更便捷的完成秸秆一次性还田的艰巨工作,且不影响后续的耕作。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玉米秸秆行间还田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玉米秸秆行间还田机的分拨装置的立体结构图。图3是铺成的玉米秸秆条和非秸秆还田区域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玉米秸秆行间还田机的分拨装置和铧式犁的分布图。图中:1-悬挂架2-U型螺栓3-腐解剂药箱4-座套5-氮肥箱6-送肥管支杆7-送肥导管8-齿轮泵9-高压喷头10-秸秆分拨装置11-铧式犁12-镇压器13-地轮14-弹簧15-机架16-耙式分拨板17-铺成的玉米秸秆条带18-非秸秆还田区域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更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玉米秸秆行间还田机的结构示意图。机架15上通过地轮支架及支架座连接地轮13,同时通过调节弹簧14及地轮支架座,调节地轮高度。机架15最前端连接牵引架1,由拖拉机牵引。图2是本专利技术玉米秸秆行间还田机的分拨装置的立体结构图。所述的玉米秸秆行间还田机中,机架15前侧下方连接一组秸秆分拨装置10,所述的秸秆分拨装置由一对下端为钉耙状,上端为实心状,顶端相接,拨板内侧面向外倾斜的分拨板组成,即耙式分拨板16,并由U型螺栓2配合座套固定在机架前段。耙式分拨板16的高度可以调整。所述秸秆分拨装置10从中间将两侧22.5cm处的秸秆,推送到铺放秸秆地面两端,将秸秆按条带状铺于农田表土层,条带宽度90cm,两个条带之间相距45cm。如图3所示,其中17为铺成的玉米秸秆条带,即秸秆还田区域,18为非秸秆还田区域。图4是本专利技术玉米秸秆行间还田机的分拨装置和铧式犁的分布图。所述的玉米秸秆行间还田机中,秸秆分拨装置10正后方布置第一个铧式犁11,本实施例中铧式犁共有六个,用于固定所述铧式犁的机架15向右后方倾斜布置。第一个铧式犁之后的每个铧式犁,水平方向依次向后一个犁身,竖直方向相邻两个铧式犁所在平面,横向垂直距离为45cm。所述的玉米秸秆行间还田机中,在铧式犁之后的机架15上端安装有氮肥料斗5,在铧式犁之前的机架15上端安装有液态腐解剂料箱3。氮肥料斗5连接有氮肥输送装置,液态腐解剂料箱3连接有液态腐解剂输送装置。所述的氮肥及腐解剂输送装置包括固定在所述的机架上的支撑架,用于固定氮肥料斗5和腐解剂料箱3。所述氮肥料斗5下方安装送肥导管7,每条送肥导管7由每个送肥管支架6支撑固定,分别输送至距离每个铧犁的前端,将氮肥施洒在秸秆上。所述液态腐解剂料箱3的底部装有齿轮泵8,所述液态腐解剂料箱3下方安装输液导管,输送至铧犁的最前端,所述输液导管末端装有高压喷头9,将腐解剂均匀喷洒在秸秆上。所述的玉米秸秆行间还田机,通过铧式犁将土壤翻耕掩埋秸秆等,秸秆氮肥料斗后,在所述的机架15下连接镇压器12,翻耕的土壤经由镇压器12镇压,松实并存,具有良好的保墒作用。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书所述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玉米秸秆行间还田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玉米秸秆行间还田机,其特征是,包括机架及与机架连接的秸秆分拨装置、铧式犁、氮肥料斗及氮肥输送装置、腐解剂料箱及腐解剂输送装置、镇压器、地轮;所述秸秆分拨装置安装于所述机架的前侧下方,用于将秸秆分拨成条带状;所述秸秆分拨装置的后方安装铧式犁;所述机架的上方安装氮肥料斗和腐解剂料箱,所述氮肥料斗下方安装氮肥输送装置,所述腐解剂料箱下方安装腐解剂输送装置,所述氮肥输送装置和所述腐解剂输送装置将氮肥和腐解剂输送至所述铧式犁的前端;所述氮肥料斗之后的所述机架下方安装镇压器,所述镇压器之后的所述机架下方安装地轮;所述机架的最前端连接牵引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玉米秸秆行间还田机,其特征是,包括机架及与机架连接的秸秆分拨装置、铧式犁、氮肥料斗及氮肥输送装置、腐解剂料箱及腐解剂输送装置、镇压器、地轮;所述秸秆分拨装置安装于所述机架的前侧下方,用于将秸秆分拨成条带状;所述秸秆分拨装置的后方安装铧式犁;所述机架的上方安装氮肥料斗和腐解剂料箱,所述氮肥料斗下方安装氮肥输送装置,所述腐解剂料箱下方安装腐解剂输送装置,所述氮肥输送装置和所述腐解剂输送装置将氮肥和腐解剂输送至所述铧式犁的前端;所述氮肥料斗之后的所述机架下方安装镇压器,所述镇压器之后的所述机架下方安装地轮;所述机架的最前端连接牵引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秸秆行间还田机,其特征是:所述秸秆分拨装置由一对下端为钉耙状,上端为实心状,顶端相接,由拨板内侧面向外倾斜的耙式分拨板组成,由U型螺栓配合座套固定在机架前段,并且所述秸秆分拨装置的高度可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秸秆行间还田机,其特征是:所述铧式犁的数目为3的整数倍,用于固定所述铧式犁的机架向右后方倾斜布置,每个铧式犁在水平方向依次向后一个犁身,竖直方向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现录贾建军吴宝山张斌刘立意尧水红张月玲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东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