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笼式转子后处理机和后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385423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05 12: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鼠笼式转子加工领域。一种鼠笼式转子后处理机,包括尾料转子断开机构、尾料移除机构和型芯移除机构,尾料转子断开机构和尾料移除机构之间、以及尾料移除机构和型芯移除机构之间都设有转子转移机械手,尾料转子断开机构包括支撑杆、压套、以及驱动压套和支撑杆作分合运动的压力机,尾料移除机构包括转子固定机构、尾料夹、驱动尾料夹摆动的摆动机构和驱动尾料夹移开的第一移动机构,型芯移除机构包括顶杆、型芯固定机构和压块、以及驱动压块朝向顶杆靠拢的第二移动机构和驱动型芯固定机构移开的第三移动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鼠笼式转子后处理机和后处理方法,克服了人工移除转子尾料所存在的不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鼠笼式转子加工领域。一种鼠笼式转子后处理机,包括尾料转子断开机构、尾料移除机构和型芯移除机构,尾料转子断开机构和尾料移除机构之间、以及尾料移除机构和型芯移除机构之间都设有转子转移机械手,尾料转子断开机构包括支撑杆、压套、以及驱动压套和支撑杆作分合运动的压力机,尾料移除机构包括转子固定机构、尾料夹、驱动尾料夹摆动的摆动机构和驱动尾料夹移开的第一移动机构,型芯移除机构包括顶杆、型芯固定机构和压块、以及驱动压块朝向顶杆靠拢的第二移动机构和驱动型芯固定机构移开的第三移动机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克服了人工移除转子尾料所存在的不足。【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鼠笼式转子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转子是电动机的转动部分,由转子铁芯、转子绕组和转轴等部件组成,其作用是在旋转磁场作用下获得转动力矩。转子按其结构的不同分为鼠笼式转子和绕线式转子。鼠笼式转子由转子鼠笼和转子铁芯构成。转子铁芯由若干内周面设有开口的环形铁片通过层叠的方式压铆在一起而构成,铁片上的开口对接成转子铁芯导条槽。转子鼠笼的构成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为用铜条安装在转子铁芯导条槽内,两端用转子端环焊接而形成,另一种为采用铸铝或铸铜的方式形成转子鼠笼。浇铸转子鼠笼的方法有离心浇铸和压铸两种。离心浇铸转子鼠笼时是通过离心浇铸模固定住转子铁芯,离心浇铸模固定在离心机上进行转动,在转动过程中注入金属熔液。在中国专利号为2008202300462、授权公告日为2009年9月30日、名称为“矿用隔爆高压电机离心转子铸铝机”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用于鼠笼式转子的铝笼的离心铸造用的离心浇铸模具及离心浇铸模具同离心机的连接方法。中国专利号为201020280185,授权公告日为2010年8月3日、名称为“电机转子鼠笼离心铸造的制作模具”的专利文件中即公开了一种通过上下模围成封闭空间进行离心铸造的模具。浇注出的转子刚出模时在转子的一端连接有型芯和由进料孔而形成的尾料,转子浇铸好后需要进行后处理而去除尾料和取出型芯,型芯是一个循环重复使用的部件。现有的后处理方法为通过人工用棍子从转子的没有尾料的一端去顶型芯而将型芯和尾料一起从转子上移开,然后再人工用钳子持住型芯后敲击尾料而使得尾料和型芯分离。现有的通过人工移除鼠笼式转子尾料的方法存在以下不足:自动化程度低,耗费人力多且效率低;由于刚出模的转子的温度很高,需要暂存到定子冷却后才能够进行人工作业,从而导致占用库存空间和人力的进一步增加、且无法实现转子浇铸和去尾料的在线对接生产,制约转子流水化作业的实现;对型芯的周面损伤打,导致多次使用后的型芯难以从转子中取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鼠笼式转子后处理机和去除方法,克服了人工移除转子尾料所存在的不足、为转子浇铸和后处理的对接生产奠定了基础。以上技术问题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鼠笼式转子后处理机,包括转子转移机械手、尾料转子断开机构、尾料移除机构和型芯移除机构,尾料转子断开机构和尾料移除机构之间、以及尾料移除机构和型芯移除机构之间都设有所述转子转移机械手,所述尾料转子断开机构包括可穿设到转子铁芯内的支撑杆、位于支撑杆上方的压套、以及驱动压套和支撑杆作分合运动的压力机,所述尾料移除机构包括转子固定机构、位于转子固定机构上方的尾料夹、驱动尾料夹摆动的摆动机构和驱动尾料夹从转子固定机构上方移开的第一移动机构,所述型芯移除机构包括从下向上依次分布的顶杆、型芯固定机构和压块、以及驱动压块朝向顶杆靠拢的第二移动机构和驱动型芯固定机构从压块与顶杆之间移开的第三移动机构。使压套和支撑杆对向移动而分离转子和尾料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使压套和支撑杆中的一者动另一者不动的运动方式、也可以为两种都动的运动方式。通过将尾料断开、尾料移除和型芯移除在不同的机构中完成即通过并行的方式进行,便于将各个工序的作业时间控制在同浇注时间同步,从而使得后处理能够适应转子浇注的高速在线同步生产。通过型芯还在转子内时摆动尾料来实现尾料和型芯的脱开,不但能够降低分离尾料和型芯时对型芯产生的表面损伤而且还能够对转子端环内周面起到抛光的作用。作为优选,所述尾料转子断开机构还包括圆柱形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上端的直径大于转子铁芯的内径且小于转子端环的内径,所述压套同所述压力机连接在一起,所述支撑杆设置于所述限位柱的上端面。能够有效防止压环挤压转子的过程中转子产生径向偏斜现象,从而起到提高尾料和转子端环之间的断口的平整度的作用,断口的平整度好则能够降低后续工序生产时的方便性和降低由于端环内径不符合要求而导致的报废现象。本专利技术还包括支撑在所述支撑杆的下端的支撑杆高度调节螺杆,所述支撑杆的下端穿设于所述限位柱。能够适应不同高度尺寸的转子的生产需要,提高了本专利技术的通用性。作为优选,所述摆动机构包括摆动板、驱动摆动板摆动的偏心轮和驱动偏心轮转动的电机,所述尾料夹连接于所述摆动板,所述电机连接于所述第一移动机构。结构简单,摆动效果稳定可罪。作为优选,所述尾料移除机构还包括撞击块和驱动撞击块去撞击位于尾料夹中的尾料的第四移动机构。在线生成时转子的高温较高,高温的转子会产生尾料粘联在尾料夹中的情况,产生粘联现象后则会产生尾料夹张开后尾料不能够掉下的现象。本技术方案能够在尾料和尾料夹之间产生粘联时、尾料能够从尾料夹中脱落下,提高了工作时的可靠性。作为优选,所述第三移动机构包括连接杆、驱动连接杆升降的升降气缸和驱动升降气缸朝向所述顶杆所在方向伸缩的平移气缸,所述型芯固定机构连接于所述连接杆,所述压块设有连接杆避让槽。能够使型芯固定结构同型芯靠得较近而实现可靠固定。作为优选,所述型芯移除机构还包括底座和套设于所述顶杆的圆柱形退料块,所述退料块通过顶升弹簧支撑于所述底座,所述退料块上端的直径大于转子铁芯的内直径且小于转子端环的内直径。能够实现转子位置的自动复位,提高了转子同顶杆分离时的可靠性。本专利技术还包括转子端环内孔倒角机构,所述转子端环内孔倒角机构包括定位柱、位于定位柱上方的圆锥形冲头和驱动冲头下移的冲压机,所述冲头的小径端朝下,型芯移除机构和转子端环内孔倒角机构之间设有所述转子转移机械手。能够实现转子端环倒角的在线成型。本专利技术还包括下料机构,所述下料机构包括输送带、沿转子径向对转子进行夹持的抱夹和驱动抱夹在竖直平面内转动到位于所述输送带上方的旋转机构。实现了去除尾料和型芯的转子的自动下料,起到延长转子降温时间的作用,使得后续加工中无论是人工还是机器生产、都无需等待转子冷却即能够进行在线对接作业。一种鼠笼式转子后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通过转子转移机械手将固接有尾料和型芯的转子以尾料位于转子上方的状态转移到尾料转子断开机构;第二步、尾料转子断开机通过支撑杆自下而上穿设在转子铁芯内而顶住型芯、然后通过压力机驱动压套向下移动,压套下压转子的端部而使得尾料和型芯都同转子端环断开;第三步、通过转子转移机械手将搁置有尾料和型芯的转子转移到尾料移除机构;第四步、尾料移除机构通过转子固定机构固定住转子、尾料夹夹持住尾料、摆动机构驱动尾料夹摆动,尾料夹的摆动使尾料和型芯脱开,最后尾料移除机构通过第一移动机构使夹持有尾料的尾料夹从转子上方移开; 第五步、通过转子转移机械手将仅搁置有型芯的转子转移到型芯移除机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鼠笼式转子后处理机,包括转子转移机械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尾料转子断开机构、尾料移除机构和型芯移除机构,尾料转子断开机构和尾料移除机构之间、以及尾料移除机构和型芯移除机构之间都设有所述转子转移机械手,所述尾料转子断开机构包括可穿设到转子铁芯内的支撑杆、位于支撑杆上方的压套、以及驱动压套和支撑杆作分合运动的压力机,所述尾料移除机构包括转子固定机构、位于转子固定机构上方的尾料夹、驱动尾料夹摆动的摆动机构和驱动尾料夹从转子固定机构上方移开的第一移动机构,所述型芯移除机构包括从下向上依次分布的顶杆、型芯固定机构和压块、以及驱动压块朝向顶杆靠拢的第二移动机构和驱动型芯固定机构从压块与顶杆之间移开的第三移动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明蒋利锋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富生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