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庆大学专利>正文

立式行星转子污泥干化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83386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05 11: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立式行星转子污泥干化设备,由外筒、加热板定子组、外转子、中心轴和底座组成,污泥通过送料单元进入外转子中的行星圆筒,随行星圆筒在加热板上做圆周运动,同时行星筒自转对污泥进行搅拌翻混,过程中污泥始终与加热板接触,通过加热板加热进行干化,污泥经过多层加热单元后从污泥出口掉落至输送带被转移至指定地点。该设备采用行星转子干化技术和间接加热方式,传热效率高,干化速度快,基本无粉尘,干化过程连续且不需要干污泥返混,可以将含水率为70%-80%的污泥干化至45-6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立式行星转子污泥干化设备,由外筒、加热板定子组、外转子、中心轴和底座组成,污泥通过送料单元进入外转子中的行星圆筒,随行星圆筒在加热板上做圆周运动,同时行星筒自转对污泥进行搅拌翻混,过程中污泥始终与加热板接触,通过加热板加热进行干化,污泥经过多层加热单元后从污泥出口掉落至输送带被转移至指定地点。该设备采用行星转子干化技术和间接加热方式,传热效率高,干化速度快,基本无粉尘,干化过程连续且不需要干污泥返混,可以将含水率为70%-80%的污泥干化至45-60%。【专利说明】立式行星转子污泥干化设备
本专利技术属于城市污泥干化
,特别涉及一种立式污泥半干化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和小城镇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工业和生活污水排放量日益增多,随之而来的污泥量越来越大,污水处理厂产出的污泥如果不及时处理将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目前污泥的主要处理技术有填埋,堆肥,焚烧和建材利用等,而这些处理处置技术必然要经过干化这一过程,现有的干化技术及设备主要存在依赖干污泥返混,加热系统换热效率低,热损失较大等缺点,制约了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的发展,因此开发新型污泥干化设备对于解决当前日益严重的污泥问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的缺点,提供一种新型立式污泥半干化设备,该设备可以将含水率为70% -80%的污泥干化为含水率45-60%的半干化污泥。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立式行星转子污泥干化设备为立式圆筒结构,由外筒、加热板定子组、外转子、中心轴和底座组成。外筒上部设有污泥入口和水蒸气出口,加热板定子组由一个送料盘和多层带油腔的加热板连接组成,送料盘安装在上方,其下方每层加热板有导热油入口和出口,使用油管将相邻加热板连通,每层加热板都有污泥出口,间隔90°安装,加热板定子组和外筒固定在底座上,底座上也设有污泥出口。外转子上方是送料刮板,与送料盘组成送料单元,下方 连接多层外转子架,每层外转子架安装有4个行星圆筒,行星圆筒由上筒和下筒组成,上筒固定在外转子架上,下筒可以相对上筒转动,同时下筒外圈为皮带轮结构,每层外转子架与4个行星圆筒组成一个外转子单元,一层外转子单元又与一层加热板组成加热蒸发单元。外转子内部有中心轴,中心轴由多个中心轴单元连接组成,每个中心轴单元末端是皮带轮结构,每一层的中心轴单元与其中一个行星圆筒下筒通过皮带传动,其余行星圆筒下筒之间也通过皮带传动。外转子与中心轴安装在底座上,分别由两个电机驱动。工作时,污泥通过送料刮板掉落至行星圆筒内,外转子与中心轴转速不同,行星圆筒随外转子在加热板上做圆周运动的同时,下筒相对外转子也有转动,下筒内安装有搅拌叶片,从而对污泥进行搅拌,使污泥受热均匀,提高蒸发效率,污泥从每层加热板的污泥出口掉落最终从底座上的污泥出口掉落,可由输送带将干化后的污泥运输至指定地点。实际应用时,可根据所需出口污泥含水率要求对加热蒸发单元的个数进行调整。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立式行星转子污泥干化设备采用行星转子干化技术和间接加热方式,传热效率高,干化速度快,基本没有粉尘产生,干化过程连续且不需要干污泥返混,可以将含水率为70% -80%的污泥干化为含水率45-60%的半干化污泥。【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外转子单元和中心轴单元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外转子和中心轴结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加热板定子组结构示意图。上述图中:1-污泥入口 ;2_送料刮板;3-送料盘;4-加热板;5-行星圆筒;6-进油口 -油管;8-底座;9-外筒;10_水蒸气出口 ;11_外转子;12_中心轴;13_行星筒上筒;14_行星筒下筒;15_皮带;16_搅拌叶片;17_外转子架;18_中心轴单元;19_连接块;20-底座污泥出口 ;21_出油口 ;22_加热板污泥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本实施例所涉及的一种立式行星转子污泥干化设备是某污水厂对城市污泥进行干化处理的实例。该设备由外筒、加热板定子组、外转子、中心轴和底座组成,如图1-图4所示。所述外筒9上部设有污泥入口 I和水蒸气出口 10。所述加热板定子组由一个送料盘3和多层带油腔的加热板4通过连接块19连接组成,送料盘3有污泥槽,用来承接来自污泥入口 I的污泥,其下方每层加热板4有导热油入口和出口,使用油管7将相邻加热板出口与入口连通,第一层加热板导热油入口为进油口 6,最下层加热板导热油出口为出油口 21,有每层加热板都有加热板污泥出口 22,间隔90°安装,加热板定子组和外筒9固定在底座(8)上,底座8上设有底座污泥出口 20。所述外转子11上方是送料刮板2,与送料盘3组成送料单元,间歇性地将来自污泥入口的污泥送至下方加热蒸发单元,其下方连接多层外转子架17,每层外转子架17安装有4个行星圆筒5,行星圆筒由上筒13和下筒14组成,行星筒上筒13固定在外转子架17上,行星筒下筒14可以相对上筒13转动,同时行星筒下筒13外圈为皮带轮结构,内部安装有搅拌叶片16,每层外转子架17与4个行星圆筒5组成一个外转子单元,一层外转子单元又与一层加热板4组成加热蒸发单元。所述中心轴12在外转子11内部,由多个中心轴单元18连接组成,每个中心轴单元18末端是皮带轮结构,每一层的中心轴单元18与其中一个行星筒下筒14通过皮带15传动,其余行星筒下筒之间也通过皮带15传动。外转子11与中心轴12安装在底座8上,分别由两个电机驱动。本专利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湿污泥从污泥入口 I进入后掉落在送料盘3内,送料刮板2转到污泥所在位置时,带动污泥在送料盘3内转动,当送料刮板2转至送料盘3上的缺口时,污泥掉落进入下层加热蒸发单元的行星圆筒5内。污泥随行星圆筒5在加热板4上移动,进行蒸发干化,同时外转子11与中心轴12转速不同,行星圆筒5随外转子11在加热板4上做圆周运动的同时,行星筒下筒14相对外转子11也有转动,通过内部安装的搅拌叶片16对污泥进行搅拌翻混,当污泥运动至加热板污泥出口 22时,继续掉落进入下层加热蒸发单元的行星圆筒5内,重复上述过程,直至污泥到达最下方加热单元,从底座污泥出口 20掉落至输送带被转移,整个过程污泥的水分被一步步的蒸发掉,水蒸气通过外筒的水蒸气出口 10排出。【权利要求】1.一种立式行星转子污泥干化设备,由外筒、加热板定子组、外转子、中心轴和底座组成,其特征是: 所述外筒(9)上部设有污泥入口(I)和水蒸气出口(10); 所述加热板定子组由一个送料盘(3)和多层带油腔的加热板(4)通过连接块(19)连接组成,送料盘(3)有污泥槽,用来承接来自污泥入口(I)的污泥,其下方每层加热板(4)有导热油入口和出口,使用油管(7)将相邻加热板出口与入口连通,第一层加热板导热油入口为进油口出),最下层加热板导热油出口为出油口(21),有每层加热板都有加热板污泥出口(22),间隔90°安装,加热板定子组和外筒(9)固定在底座(8)上,底座(8)上设有底座污泥出口(20); 所述外转子(11)上方是送料刮板(2),与送料盘(3)组成送料单元,间歇性地将来自污泥入口的污泥送至下方加热蒸发单元,其下方连接多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立式行星转子污泥干化设备,由外筒、加热板定子组、外转子、中心轴和底座组成,其特征是:所述外筒(9)上部设有污泥入口(1)和水蒸气出口(10);所述加热板定子组由一个送料盘(3)和多层带油腔的加热板(4)通过连接块(19)连接组成,送料盘(3)有污泥槽,用来承接来自污泥入口(1)的污泥,其下方每层加热板(4)有导热油入口和出口,使用油管(7)将相邻加热板出口与入口连通,第一层加热板导热油入口为进油口(6),最下层加热板导热油出口为出油口(21),有每层加热板都有加热板污泥出口(22),间隔90°安装,加热板定子组和外筒(9)固定在底座(8)上,底座(8)上设有底座污泥出口(20);所述外转子(11)上方是送料刮板(2),与送料盘(3)组成送料单元,间歇性地将来自污泥入口的污泥送至下方加热蒸发单元,其下方连接多层外转子架(17),每层外转子架(17)安装有4个行星圆筒(5),行星圆筒由上筒(13)和下筒(14)组成,行星筒上筒(13)固定在外转子架(17)上,行星筒下筒(14)可以相对上筒(13)转动,同时行星筒下筒(13)外圈为皮带轮结构,内部安装有搅拌叶片(16),每层外转子架(17)与4个行星圆筒(5)组成一个外转子单元,一层外转子单元又与一层加热板(4)组成加热蒸发单元;所述中心轴(12)在外转子(11)内部,由多个中心轴单元(18)连接组成,每个中心轴单元(18)末端是皮带轮结构,每一层的中心轴单元(18)与其中一个行星筒下筒(14)通过皮带(15)传动,其余行星筒下筒之间也通过皮带(15)传动。外转子(11)与中心轴(12)安装在底座(8)上,分别由两个电机驱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时龙周杰任磊康玲易力力尹梦骄胡宗延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