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张力测量辊相对于连轧带材打滑的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373901 阅读:2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8 16: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止张力测量辊相对于连轧带材打滑的控制方法,包括预先测定相关系数;轧机机组开始穿带后,系统通过临界条件判别式实时判断带材与张力测量辊之间是否存在打滑现象;当判别式不被满足时,电磁离合器保持闭合状态,张力测量辊由电机直接传动;当判别式被满足时,电磁离合器分开,张力测量辊由带材进行传动;当实际张力值达到或超过预设定的张力值时,若系统仍然判断存在打滑现象,则需继续增大张力值,直至系统判断不存在打滑现象时,将电磁离合器分开,张力测量辊由带材进行传动。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使张力测量辊在最恰当的时机转为惰性辊且不与带材间发生打滑,带材的下表面可得到有效的保护,张力测量辊的使用寿命也能够得到延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压力加工
,尤其是一种防止热连轧机组间张力测量辊与带材接触时打滑的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热连轧机组在对带材进行轧制时,需要通过升起机架间的张力测量辊与带材进行接触。其目的在于一方面可对建张后的带材张力进行测量,另一方面由于张力测量辊升起后的高度略高于轧制标高线,可对带材起到一定的张紧作用。张力测量辊通过电机进行传动,但若电机传动张力测量辊的旋转速度与带材的速度不匹配时,张力测量辊与带材的下表面就会打滑,既损害了带材的下表面质量,又磨损了张力测量辊表面的镀层(一般采用碳化钨镀层),极大的减少了张力测量辊的使用寿命。因此,张力测量辊一般为空心辊,质量较轻,转动惯量小,这样可保证即使施加较小的力也能令其旋转,为建张后仅作为被动辊使用创造了条件,即建张后不再由电机传动,而由带材与其辊面接触并形成一定包角,进而利用相互之间的摩擦力传动。由于前滑等因素的存在,机架间带材的速度很难精确计算。因此,张力测量辊的速度控制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现有的一种方案是,在张力测量辊辊端与传动电机之间的联接轴上安装有电磁离合器,穿带时离合器处于连接状态,电机驱动张力测量辊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止张力测量辊相对于连轧带材打滑的控制方法,在前后两台轧机之间的张力测量辊上安装张力计,张力测量辊经电磁离合器与电机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测定带材与张力测量辊之间的摩擦力系数;B、测定张力测量辊空载时,由电机驱动张力测量辊的实测扭矩值;C、轧机机组开始穿带后,基础自动化控制系统通过调整各轧机的轧制速度使带材的张力逐渐趋于一预设定的张力值,并实时判断带材与张力测量辊之间是否存在打滑现象;是否存在打滑现象通过对张力值的临界条件来判断,其判别式如下:当张力实际值满足上式时,带材与张力测量辊不存在打滑现象;带材的张力实际值T的计算式为:联立上两式可得:经简化得张力计直接测量的数值的临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张力测量辊相对于连轧带材打滑的控制方法,在前后两台轧机之间的张力测量辊上安装张力计,张力测量辊经电磁离合器与电机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测定带材与张力测量辊之间的摩擦力系数/; B、测定张力测量辊空载时,由电机驱动张力测量辊的实测扭矩值; C、轧机机组开始穿带后,基础自动化控制系统通过调整各轧机的轧制速度使带材的张力逐渐趋于一预设定的张力值,并实时判断带材与张力测量辊之间是否存在打滑现象; 是否存在打滑现象通过对张力值的临界条件来判断,其判别式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磊刘栩蒋婷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柳州银海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许磊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