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静专利>正文

一种饲料发酵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3724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新型的饲料发酵生产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1)将牧草类秸秆切成15cm以下的长度;    (2)将玉米、芝麻渣等块状原料粉碎;    (3)混合步骤(1)和(2)得到的所有物料并搅拌;    (4)将搅拌好的物料装入密闭容器中,排出空气后封口发酵;    (5)发酵至符合饲料使用标准。(*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饲料发酵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的饲料发酵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农业的发展,在农村存在大量的牧草类农作物秸秆。在许多地区,它们被农民当作燃料烧掉。如何对它们进行充分利用,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利用秸秆来开发、生产饲料成为其中的重要利用方向,这也是最有经济效益的发展方向之一。利用化学、微生物学原理,可以使富含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的秸秆降解转化为含有丰富菌体蛋白、维生素等成分的生物蛋白饲料。目前国内已开发出秸秆青贮、微贮、氨化、盐化、碱化等饲料转化技术。同时,秸秆饲料适口性强,纤维降解率可达20%~35%,蛋白质含量增加50%以上,并含有多种氨基酸,可代替40%~50%的精饲料,用于饲喂猪、牛、羊、鸡、鸭、鱼等畜禽,效果十分显著。但是,目前现有的秸秆青贮、微贮、氨化、盐化、碱化等饲料转化技术,具有生产规模小、生物利用度低等缺点,难于扩大生产。同时,随着饲料工业的发展,人们发现对秸秆饲料进行预先发酵可以提高它们的生物利用度。但是,目前大多是采用挖地槽的发酵方法来进行生产,由于密封效果差,在发酵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有一部-->分空气进入发酵池,破坏厌氧环境;而且,制得饲料成品以后需要转入包装袋进行包装,操作工序麻烦,产品运输不便;由于在包装过程中接触到空气,产品容易腐坏变质,不易长期储存。如果能够开发出一种方便、实用、高效的饲料发酵生产方法,将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饲料发酵生产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1)将牧草类秸秆切成15cm以下的长度;(2)将玉米、芝麻渣等块状原料粉碎;(3)混合步骤(1)和(2)得到的所有物料并搅拌;(4)将搅拌好的物料装入密闭容器中,排出空气后封口进行发酵处理,避免物料与外界空气的接触,确保其厌氧环境;(5)发酵至符合饲料使用标准。在上述的饲料发酵生产方法步骤(2)中,块状原料粉碎后还可以过筛筛选,取细筛分。在上述的饲料发酵生产方法步骤(3)中,可以使用搅拌机进行混合搅拌,搅拌时间在3分钟以上。在上述的饲料发酵生产方法步骤(4)中,密闭容器可以是聚乙烯、聚丙稀等材料制成的塑料袋,在装入物料后排出空气封口扎紧。在上述的饲料发酵生产方法步骤(4)中,上述的塑料袋外面还可以再套有一层塑料袋,以增强其强度,适合用于大量物料的包装。外层塑料袋较佳的是吨袋。-->在上述的饲料发酵生产方法步骤(4)中,密闭容器还可以是塑料桶、不锈钢桶等。本专利技术的饲料发酵生产方法具有如下优点:(1)用农作物的秸秆制作饲料,提高农产品副料的综合利用;(2)利用食品加工业的下脚料进行发酵,可以变废为宝;(3)发酵过程中避免了物料与外界空气的接触,确保其厌氧环境,产品质量高,可使消化率提高15~20%,并且各种粗饲料均衡搭配,提高了饲料的蛋白比率,也提高了适口性;(4)产品成袋包装,可以成袋堆放发酵,节省空间;(5)产品容易移动、运输,制得产品以后可以直接装车;(6)原材料来源丰富、价格低廉,制造方法简单、容易,并且产品保存期较长,无公害、无污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的实施例将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解释,但是本专利技术并不仅仅局限于这些实施例,这些实施例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所做出的某些改变和调整也应认为属于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按照下述步骤制备发酵饲料:(1)取稻草、猫尾草、苜蓿草、羊草等牧草类秸秆共计30kg,切成15cm以下的长度;(2)将玉米、芝麻渣、啤酒粕、苹果粕等块状原料共计70kg,-->粉碎;(3)混合步骤(1)和(2)得到的所有物料并搅拌,混合均匀度之变异系数(CV)应不大于20%;(4)将搅拌好的物料装入聚乙烯塑料袋中,排出空气封口进行发酵处理,避免物料与外界空气的接触,确保其厌氧环境;(5)发酵至符合饲料使用标准时出仓销售,其判断标准为:黄绿色、条絮状、秸秆、牧草纤维分布均匀,色泽一致,有酸香气味,质地松散,潮湿不成团,无霉变及腐败气味,无肉眼可见的外来杂质和金属异物。实施例2按照下述步骤制备发酵饲料:(1)取麦秸、燕麦草、苏丹草等牧草类秸秆共计10kg,切成15cm以下的长度;(2)取玉米、芝麻渣、大豆、大豆粕、油菜籽、向日葵粕、芝麻粕等块状原料共计90kg,粉碎,过筛,取细筛分;(3)混合步骤(1)和(2)得到的所有物料,并使用搅拌机进行搅拌,搅拌时间在3分钟以上,混合均匀度之变异系数(CV)应不大于20%;(4)将搅拌好的物料装入聚乙烯塑料袋中,排出空气后封口,避免物料与外界空气的接触,确保其厌氧环境,并在其外面再套一个聚丙稀塑料制成的吨袋,以增强其强度,然后进行发酵处理;(5)发酵至符合饲料使用标准时出仓销售,其判断标准为:黄-->绿色、条絮状、秸秆、牧草纤维分布均匀,色泽一致,有酸香气味,质地松散,潮湿不成团,无霉变及腐败气味,无肉眼可见的外来杂质和金属异物。实施例3按照下述步骤制备发酵饲料:(1)取羊草、麦秸、大麦草、谷草等牧草类秸秆共计50kg,切成15cm以下的长度;(2)取咖啡粕、甘蔗渣、菠萝渣、大豆粕、玉米粉,玉米、高粱、大麦、小麦、黑麦、燕麦、玉米芯等块状原料共计50kg,粉碎,过筛,取细筛分;(3)混合步骤(1)和(2)得到的所有物料,并使用搅拌机进行搅拌,搅拌时间在3分钟以上,混合均匀度之变异系数(CV)应不大于20%;(4)将搅拌好的物料装入不锈钢桶中,排出空气后封口,避免物料与外界空气的接触,确保其厌氧环境,然后进行发酵处理;(5)发酵至符合饲料使用标准时出仓销售,其判断标准为:黄绿色、条絮状、秸秆、牧草纤维分布均匀,色泽一致,有酸香气味,质地松散,潮湿不成团,无霉变及腐败气味,无肉眼可见的外来杂质和金属异物。实施例4把上述实施例1~3所得饲料喂给牛食用,分析牛第一胃内的微生物及与挥发性脂肪酸生成途径有关的细菌情况,并与饲喂常规饲料-->的牛进行对比,结果如表1所示。表1 牛第一胃微生物及挥发性脂肪酸生成途径的细菌情况  本专利技术饲料饲喂  配合饲喂  粗饲料中心原虫数105/ml    6.1    0.002    1.51总细菌数104/ml    16.1    30    15菌数104/ml    30.5    37.5    1.17pH    6.8-7.1    6以上    7.2以上从表1中可以看出,饲喂本专利技术方法所制得的饲料时,原虫的数量显著增加,胃内环境pH值稳定在6.8~7.1,可保持瘤胃内的消化,并且碳水化合物酶、蛋白质分解酶、先喂分解酶、脂肪分解酶的活性较高。分析牛第一胃内的挥发性脂肪酸的摩尔比,并与饲喂常规饲料的牛进行对比,结果如表2所示。表2 饲喂不同饲料时的挥发性脂肪酸的摩尔比VFA的摩尔比发酵饲料配合中心粗饲料中心乙酸68-70%50-60%70-80%丙酸18-20%30-45%10-18%丁酸10-13%10%10%从表2中可以看出,饲喂本专利技术方法所制得的饲料时,由于胃内环境pH值稳定在6.8~7.1,有利于挥发性脂肪酸生成途径的酶发挥活性,产生的乙酸、丙酸、丁酸的摩尔比约为7∶2∶1,而常规方法所产生的三种有机酸的摩尔比分别是6∶3∶1和8∶1∶1,可见饲喂本专利技术方法所制得的饲料效果最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饲料发酵生产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1)将牧草类秸秆切成15cm以下的长度;(2)将玉米、芝麻渣等块状原料粉碎;(3)混合步骤(1)和(2)得到的所有物料并搅拌;(4)将搅拌好的物料装入密闭容器中,排出空气后封口发酵;(5)发酵至符合饲料使用标准。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饲料发酵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步骤(2)中,块状原料粉碎后过筛,取细筛分。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饲料发酵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步骤(3)中,使用搅拌机进行搅拌,搅拌时间在3分钟以上。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饲料发酵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所述的密闭容器是塑料袋,在装入物料后排出空气封口扎紧。5.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木下博保
申请(专利权)人:杨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