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患者手术上肢支撑器具。
技术介绍
1、在上肢手术中,无论是对病人进行神经探查,还是进行固定、矫形和肿瘤切除等操作,均要将病人上肢置于支撑架上,并摆放至合适体位。但是现有的上肢手术支架结构简单,仅起到抬高患者上肢的作用,无法根据患者的舒适摆放姿势进行调整,且由于术中需要对上肢进行不同角度等的操作,现有的支架无法辅助上肢不同角度的摆放,术中通常需要助手抬起上肢完成一系列角度摆放,进而方便术者进行操作,此方式不但增加了助手的劳动强度,且给患者带来不适感。另外,上肢手术通常需要患者将上肢完全裸露后置于支架上,但由于手术室温度较低,故对患者来说上肢比较容易寒冷,从而给患者带来心里抵触的同时,影响术者的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患者手术上肢支撑器具,以解决现有的上肢手术支架功能单一,无法根据患者舒适摆姿或术中要求而随意调整上肢摆放角度,以及无保温功能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患者手术上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患者手术上肢支撑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调节杆(1)和放置槽(2);固定调节杆(1)包括底部固定座(11)、第一连接杆(12)、第一升降杆(13)、第一转动杆(14)和第二转动杆(15);第一连接杆(12)底部与底部固定座(11)表面固定连接,且第一连接杆(12)上部设有第一调节旋钮(121);第一升降杆(13)设于第一连接杆(12)上方且与第一连接杆(12)之间为可上下调节结构;第一升降杆(13)上部设有第二调节旋钮(131);第一转动杆(14)呈弯曲形结构,一端与第一升降杆(13)顶部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转动杆(15)前端转动连接;第二转动杆(15)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患者手术上肢支撑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调节杆(1)和放置槽(2);固定调节杆(1)包括底部固定座(11)、第一连接杆(12)、第一升降杆(13)、第一转动杆(14)和第二转动杆(15);第一连接杆(12)底部与底部固定座(11)表面固定连接,且第一连接杆(12)上部设有第一调节旋钮(121);第一升降杆(13)设于第一连接杆(12)上方且与第一连接杆(12)之间为可上下调节结构;第一升降杆(13)上部设有第二调节旋钮(131);第一转动杆(14)呈弯曲形结构,一端与第一升降杆(13)顶部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转动杆(15)前端转动连接;第二转动杆(15)上设有第三调节旋钮(151);放置槽(2)底部与第二转动杆(15)之间为固定连接结构;放置槽(2)中部固定,前后两侧为可伸缩结构;放置槽(2)内部侧壁设有一层保暖垫(21);放置槽(2)两侧外围设有固定扣(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患者手术上肢支撑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部固定座(11)呈凹型结构,且设有螺纹旋钮(1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患者手术上肢支撑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升降杆(13)外表面还设有调节套(3);调节套(3)与第一升降杆(13)之间设有第一调节钮(31);调节套(3)上还通过可折叠杆(32)连接有置物框(3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患者手术上肢支撑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放置槽...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