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温高效玉米秸秆降解复合菌系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72213 阅读:3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8 14: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低温高效玉米秸秆降解复合菌系及其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复合菌系包括细菌和真菌,所述细菌包括Cellvibrio、Azospira、Arcobacter、Azonexus、Clostridium、Paludibacter菌属,所述真菌包括Lotharella、Trichosporon菌属。本发明专利技术以特定组成的菌属为菌源样品,利用与之相适应的培养基,经过富集培养、继代培养、产酶活培养以及玉米秸秆降解培养,筛选驯化出由特定菌属组成的复合菌系,其能够在低温条件下高效降解玉米秸秆,弥补了现有微生物菌剂只能在中高温条件下降解秸秆的缺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温高效玉米秸秆降解复合菌系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低温高效玉米秸杆降解复合菌系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秸杆纤维素是地球上最丰富、来源最广泛的有机物质。玉米秸杆原位还田,不仅可提高玉米秸杆的综合利用率,而且是培肥改土、提高土壤肥力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但由于我国北方气候寒冷干燥,玉米秸杆在短期内的不易腐解,直接还田影响墒情和耕作,废弃和焚烧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而且引起环境污染。由于秸杆中含量达到40%~50%的纤维素大分子被木质素包围,而木质素分子很稳定,不易降解,这使得秸杆中的纤维素难于被分解利用,秸杆腐解速度慢、腐解效果差已成为限制秸杆资源利用的瓶颈。因此,实现大量玉米秸杆就地直接还田,加快秸杆腐解速度,是生产实践中提出的急切需要解决的课题。土壤中纤维素酶对秸杆降解有很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自然条件下土壤中纤维素酶的活性较低,通过利用秸杆降解菌,加快秸杆有机质的原位分解速度,是促进秸杆原位降解的新途径。为了提高秸杆降解效果,人们对在秸杆还田中应用微生物菌剂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出现了一些市售微生物菌剂,但这些微生物菌剂的适应温度均是中高温(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低温高效玉米秸秆降解复合菌系,其特征在于,包括细菌和真菌,所述细菌包括Cellvibrio、Azospira、Arcobacter、Azonexus、Clostridium、Paludibacter菌属,所述真菌包括Lotharella、Trichosporon菌属;其经以下步骤筛选驯化获得:步骤1、将包含有Cellvibrio、Azospira、Arcobacter、Azonexus、Clostridium、Paludibacter、Lotharella、Trichosporon菌属的样品,按100g/L的接种量接种到放置有滤纸条的富集培养基中富集培养,所述富集培养基包含5g/L蛋白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温高效玉米秸杆降解复合菌系,其特征在于,包括细菌和真菌,所述细菌包括Cellvibrio、Azospira、Arcobacter> Azonexus、Clostridium、Paludibacter 菌属,所述真菌包括 Lotharella、Trichosporon 菌属; 其经以下步骤筛选驯化获得: 步骤 1、将包含有 Cellvibrio、Azospira、Arcobacter> Azonexus、Clostridium、Paludibacter> Lotharella、Trichosporon菌属的样品,按100g/L的接种量接种到放置有滤纸条的富集培养基中富集培养,所述富集培养基包含5g/L蛋白胨、lg/L酵母提取粉、5g/L氯化钠、5g/L玉米稻杆、2.0g/L CaC03、10mL/L 土壤浸提液,其余成分为无菌水; 步骤2、培养15-20天至富集培养基颜色变深、滤纸条溃烂,取培养液按5-10%接种量接种到新鲜的步骤I所述富集培养基中继续富集培养; 步骤3、重复3-4次步骤2,取富集培养后的培养液按5-10%接种量接种到放置有滤纸条的继代培养基中25°C继代培养,培养至滤纸条黄化断裂时停止并记录滤纸条黄化断裂时间,所述继代培养基包含(NH4) 2S042.0g/L、K2HPO4L Og/L、MgSO4.7Η200.05g/L、CaC032.0g/L、NaC10.2g/L、5g/L玉米秸杆,余量为水; 步骤4、取继代培养后的培养液按5-10%接种量接种到新鲜的放置有滤纸条的所述继代培养基中25°C继代培养,培养至滤纸条黄化断裂时停止并记录滤纸条黄化断裂时间; 步骤5、重复步骤4至滤纸条黄化断裂时间恒定时,降低继代培养温度1_2°C,继续按照步骤4方法继代培养; 步骤6、继代培养温度降至4°C且滤纸条黄化断裂时间恒定时,取继代培养后的培养液按5-10%接种量接种到产酶培养基10°C培养,每隔24h测定一次酶活,连续测定12次,选取滤纸酶最高酶活大于1.lU/ml、内切酶最高酶活大于1.7U/ml的复合菌系培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聚林青格尔于晓芳胡树平闹干朝鲁孙继颖王振王志刚苏志军谢岷萨如拉高琳胡海红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