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栅壳和光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70927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8 1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栅壳,其具有至少一长形的、在光栅壳的纵向上延伸的基础部件,基础部件包括两个纵向延伸的、彼此横向间隔开的侧壁和在这些侧壁之间延伸的前壁,其中前壁具有多个光通道开口。所述光栅壳的特征在于,光通道开口以两个彼此横向间隔开的、在纵向上延伸的列来布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具有这种光栅壳的光栅。(*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栅壳和光栅
本技术涉及一种光栅壳,其具有至少一个长形的、在光栅壳的纵向上延伸的基础部件,该基础部件包括两个纵向延伸的、彼此横向间隔开的侧壁和在这些侧壁间延伸的前壁,其中该前壁具有多个光通道开口。本技术另外还涉及一种光栅,其具有一个或多个这种类型的光栅壳。
技术介绍
光栅被大量应用于输送轨道上的物体识别和测量、传送带上的行李检查、电梯门的控制、在加工机械处保护手或身体、人员和车辆的门禁控制等。光栅通常由具有光发送器的发送单元和具有光接收器的接收单元组成,所述光发送器被间隔地布置在条状的光栅壳中,所述光接收器被相应间隔地布置在同样条状的光栅壳中。光发送器发出光束,该光束打在光接收器上。光束的中断被检测到并被评估。对于发送单元,每个光发送器发出光,其被一个或多个下属的光学功能元件(例如透镜或光圈)在相对的接收单元中的各自相应分配的光接收器的方向上集束和引导。每个光接收器同样能具有一个或多个相应的光学功能元件,其收集光电转换器上的光。在光栅壳中,除了光发送器和光接收器之外,还必须额外装入控制电路和/或评估电路的电子组件。由于空间原因,力求实现尽可能紧凑的光栅壳构造方式,并且两个相邻的光发送器或光接收器的距离应被保持尽可能小,以便实现高空间分辨率,电子组件往往仅具有有限的安装空间或者光栅壳的尺寸需要被定得相对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完成一种光栅壳和一种光栅,其在具有紧凑尺寸的同时为光发送器和光接收器,若有可能也为其他的电子模块和所属光学元件(例如,光圈、镜筒(Tubus)、透镜、焦距)提供了足够的构造空间。该目的通过根据本技术的光栅壳和光栅实现。对于根据本技术的光栅壳,光通道开口布置在两个彼此横向间隔开的、在基础部件的纵向延伸的列中。在光栅或光栅壳的前侧上实现光入射或光出射,其中该前壁朝向前侧。前壁能够具有在其中可安装上述光学功能元件的凹进部分(Eintiefungen)、孔或其他插口,其中所述光学功能元件也能够具有不同的光学值(例如,用于发送器或接收器)对于根据本技术的光栅而言有利并且通常被设计成的是,两列光通道开口中仅一列装配相应的光发送器和光接收器,其中发送或接收单元大多位于光通道开口之下。在光栅壳的内部空间里的构造空间(其位于光通道开口的未使用的列之下)能被用于布置额外的电子组件。发送侧和接收侧的光栅壳的装配最好被实现为,光栅壳被分别分配成,一列(例如左边一列)为光发送器而另一列(例如右边一列)为光接收器。这样装配的光栅壳能被无横向偏移地彼此相对安装,由此始终确保由特定的光发送器发出的光束也无偏移地打在所分配的光接收器上。与只具有唯一的、布置在中心的光通道开口的光栅壳相比,由于根据本技术的光通道开口的两列布置,从而使得能够实现在光栅壳尺寸相同的情况下非对称地安置光发送器或光接收器,并由此能够实现明显更好的空间利用。由于根据本技术的光通道开口的两列式布置与所述具有单列式布置的光通道开口的光栅壳相比使得光通道开口被移近侧壁,因此在光通道开口的未被利用的列的区域中的横向距离被明显扩大。此外,在侧壁间的或在两个列间的中心区域中形成未被光通道开口占用的区域,其中能(有利地以对称方式)布置辅助装置(例如固定孔、指示元件或在光栅壳内设置的多个电路板间的插拔连接),而不必顾及计量两个在纵向上相邻的光通道开口之间的距离。因此,两个纵向上相邻的光通道开口间的最小距离仅通过在考虑所需的空间上的光栅分辨率的情况下测定所分配的光发送器或光接收器的尺寸来确定,而不是通过在可能情况下必需的光栅的辅助装置来确定。原则上也可设想的是,在单一光栅壳中既布置光发送器又布置光接收器并且该光栅与相对布置的作为反射光栅的反射元件配合工作。光通道开口最好在纵向上均匀地间隔开,其中原则上也可有不同的间距。根据一有利实施例,光通道开口的两个列在纵向上观察被无偏移地布置。因此将两个直接相邻的但分配到不同列的光通道开口置于一条直线上,该直线垂直于光栅壳或基础部件的纵向。光通道开口相应地形成正方形或长方形的栅格阵列,其中在由四个相邻的光通道开口所限定的长方形或正方形的中央处给出了上述辅助装置、安装孔或指示元件的可能位置。有利的是,为每个光通道开口分配包围该光通道开口的镜筒,其在基础部件的被侧壁所围绕的内部空间中从前壁延伸,其中优选地,每个镜筒与基础部件一体地形成。在每个镜筒的、与光通道开口相对的末端处能布置光发送器或光接收器,其中镜筒的所述末端能具有孔。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有利实施例,镜筒的至少一部分的壁直接地和/或通过接片(Steg)与跟相应镜筒相邻的侧壁连接。由此实现光栅壳的强化。在前者情况下,其中,镜筒的壁直接连接到侧壁,相应的间距和壁厚的尺寸能被确定使得至少在镜筒和所分配侧壁之间的间距的最小区域中,侧壁同时也是镜筒壁的一部分。优选地,镜筒的壁通过接片与在对角线方向上相邻的镜筒的壁连接。这样,被布置在某一列中的镜筒通过所述接片与另一列中的镜筒连接,其中,该两个相连的镜筒的距离在光栅壳的纵向上观察与在同一列中的两个相邻的光通道开口的距离不同。与纵向成对角延伸的接片导致光栅壳进一步加强,其中还可能的是,不同的接片相交。已证明是有利的是,基础部件具有至少一个安装通道,其在基础部件的两个相对的外壁之间延伸穿过基础部件。所述外壁既能为光栅壳的两个侧壁又能为光栅壳的前和后侦牝其中在为后者的情况下,安装通道优选地布置在侧壁间的中心。一个或多个安装通道用作容纳紧固件(例如螺钉),使用该紧固件能够将光栅壳或光栅固定在机器、汽车、墙等等上。紧固件还能被插入穿过光栅壳。没有必要的是,必须在光栅壳上形成或固定有额外的支撑板或类似物,或为了进行固定而必须将光栅壳打开。中心的布置确保了一种安装或钻孔的标准,该标准对发送侧和接收侧的光栅壳是相同的,其简化安装并且排除可能的误差源。安装通道优选地构成为使得光栅壳的内部空间相对安装通道是密封的。因此,安装通道不建立在光栅内部和周边环境之间的连接,由此防止湿气或污物进入光栅。在这方面有利的是,光栅壳具有不但在侧壁之间也在前后侧之间延伸的安装通道。因此,特别灵活地安装光栅壳是可能的。根据另一有利实施例,基础部件的背侧至少逐段地通过可单独使用的底部封板封闭。在安装光栅时,取出底部封板首先安装光发送器或光接收器和额外的元件(如电路板)。仅在安装好后,通过底部封板将基础部件封闭。虽然原则上,可提供覆盖多个基础部件的整体的底部封板,但优选的是,为每个基础部件分配单独的底部封板。优选地,基础部件的前壁由透明的前部封板覆盖。前部封板防止污物和湿气进入光栅壳并且同时保护可能设置在前壁中的光学功能元件,以防弄脏和损坏。优选地,能够为每个基础部件分配可单独安装的前部封板。安装好光栅后,底部封板和/或前部封板能与所分配的基础部件密封地连接,尤其是被焊接或粘合。上述的、穿过前侧和后侧延伸的安装通道有益地穿过底部或前部封板延伸。对于光栅壳的一个实施例,其中镜筒与基础部件一体式地连接,在装配过程中,只操纵三个壳部件,即基础部件、底部封板和前部封板,这对于在下面详述的模块化布置是尤其有利的。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有利实施例,光栅壳包括多个在纵向上顺序布置的、可通过相应的插拔连接来连接的壳模块,其中各个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栅壳,其具有至少一个长形的在所述光栅壳(14)的纵向上延伸的基础部件(20a、20b),所述基础部件(20a、20b)包括两个纵向延伸的、彼此横向间隔开的侧壁(42)和在所述侧壁(42)之间延伸的前壁(44),其中所述前壁(44)具有多个光通道开口(46),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通道开口(46)布置在两个彼此横向间隔开的、在纵向上延伸的列中。

【技术特征摘要】
2012.11.09 EP 12191929.41.一种光栅壳,其具有至少一个长形的在所述光栅壳(14)的纵向上延伸的基础部件(20a、20b),所述基础部件(20a、20b)包括两个纵向延伸的、彼此横向间隔开的侧壁(42)和在所述侧壁(42)之间延伸的前壁(44),其中所述前壁(44)具有多个光通道开口(46),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通道开口(46)布置在两个彼此横向间隔开的、在纵向上延伸的列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栅壳,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通道开口(46)的两个列在所述纵向上观察被无偏移地布置。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栅壳,其特征在于, 每个光通道开口(46 )被分配有包围所述光通道开口(46)的镜筒(58),所述镜筒(58)在所述基础部件(20a、20b)的由所述侧壁(42)限定的内部空间中从所述前壁(44)延伸,其中每个镜筒(58)与所述基础部件(20a、20b) —体地形成。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栅壳,其特征在于, 所述镜筒(58)的至少一部分的壁直接地和/或通过接片(62)与跟相应镜筒(58)相邻的侧壁(42)连接,和/或与在对角方向上相邻的镜筒(58)的壁连接。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栅壳,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础部件(20a、20b)具有至少一个安装通道(40a、40b),所述安装通道(40a、40b)在所述基础部件(20a、20b)的两个相对的外壁之间延伸穿过所述基础部件(20a、20b)。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栅壳,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础部件(20a、20b)的背侧至少逐段地通过可单独使用的底部封板(24)封闭。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栅壳,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础部件(20a、20b)的前壁(44)被透明的前部封板(22)覆盖。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栅壳,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栅壳(14)包括多个在所述纵向上顺序布置的、能通过相应的插拔连接来连接的壳模块(16a、16b、16c),其中各个壳模块(16a、16b、16c)包括所述基础部件(20a、20b)或封闭部件(30),其中所述封闭部件(30)具有至少两个在所述纵向上延伸的、彼此横向间隔开的侧壁且具有在所述侧壁之间延伸的、横向于所述纵向的前围板(34b)。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栅壳,其特征在于, 第一壳模块(16a、16b)在一个末端区域中具有插入部分(36),在所述插入部分(36)的区域中所述侧壁(42)分级地向内收缩,并且 第二壳模块(16b、16c)在一个末端区域中具有与所述第一壳模块(16a、16b)的插入部分(36)互补的容纳部分(38),其中所述第一壳模块(16a、16b)的插入部分(36)能插入所述第二壳模块(16b、16c)的容纳部分(38)。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栅壳,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壳模块(16a、16b)的侧壁(42)在所述插入部分(36)的区域中具有在其外侧上沿所述纵向延伸的引导部分(54),所述引导部分与互补的引导部分(56)共同起作用,所述互补的引导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二壳模块(16b、16c)的在所述容纳部分(38)的区域中的侧壁(42)的内侧。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光栅壳,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壳模块(16a、16b)包括底部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彼得·沃尔夫迈克尔·肖尔兹克里斯蒂安·克林格霍夫奥拉夫·亨克尔
申请(专利权)人:西克股份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