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将汽车尾气管热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370556 阅读:3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8 12:53
一种可将汽车尾气管热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它包括安装在尾气管上的热电换能部分、无线电能发射部分、无线电能接收部分和USB输出端口;其中,所述热电换能部分由温差发电片和双面导热硅胶片组成,所述温差发电片的热端经双面导热硅胶片固定在尾气管的外壁上;所述温差发电片的电能输出端与无线电能发射部分电连接,经无线电能接收部分耦合传输后与USB输出端口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整体重量较轻和成本较低等优势,所以在将其安装到尾气管后,并不会存在增加发动机负荷等问题。(*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将汽车尾气管热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将热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特别是一种能够利用汽车尾气管的废弃热量而产生电能的装置,属于汽车发电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对于车辆的节能问题也越来越受关注。其中,内燃机所消耗的燃油,其60%以上的能量是无法得到有效的利用,绝大部分以汽车尾气余热的形式排放到大气中,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能源浪费。经测试,汽车行驶中排放的尾气,其温度可达600°C以上,若能对这部分热量进行合理的回收利用,能够有效地实现节能减排和增强能源利用率的目的。目前,市场上部分生产商通过利用温差发电技术,来实现回收汽车行进中的尾气热量。将温差发电片安装在内燃机的尾气管上,能够将内燃机运行余热直接转换为电能,供汽车内电气设备使用。中国专利CN201523345U和CN201277082Y分别公开了使用与尾气管外形契合的导热平台的汽车尾气管温差发电装置,虽然避免了使用弧形热电片,减小了生产和使用难度。但是,会大量增加整个装置的重量,增加发动机负荷,抵消尾气发电的节能效果,同时由于各型号汽车的尾气管外径均不相同,需要对各种型号的尾气管单独设计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将汽车尾气管热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安装在尾气管(1)上的热电换能部分、无线电能发射部分、无线电能接收部分和USB输出端口(6);其中,所述热电换能部分由温差发电片(3)和双面导热硅胶片(2)组成,所述温差发电片(3)的热端经双面导热硅胶片(2)固定在尾气管(1)的外壁上;所述温差发电片(3)的电能输出端V+与无线电能发射部分电连接,经无线电能接收部分耦合传输后与USB输出端口(6)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将汽车尾气管热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安装在尾气管(I)上的热电换能部分、无线电能发射部分、无线电能接收部分和USB输出端口(6);其中,所述热电换能部分由温差发电片(3 )和双面导热硅胶片(2 )组成,所述温差发电片(3 )的热端经双面导热硅胶片(2)固定在尾气管(I)的外壁上;所述温差发电片(3)的电能输出端V+与无线电能发射部分电连接,经无线电能接收部分耦合传输后与USB输出端口(6)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将汽车尾气管热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电能发射部分包括振荡信号发生器(5)、开关管(VT)、第一可调电容(Cl)和第一电感圈(LI);所述振荡信号发生器(5)采用555时基芯片,其第8管脚和第I管脚分别与温差发电片(3)的正负极连接,第3管脚与开关管(VT)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可调电容(Cl)和第一电感圈(LI)并联组成振荡电路,振荡电路的一端接V+,另一端接开关管(VT)的集电极,开关管(VT)的发射极接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将汽车尾气管热能转化为电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宇晗王资博马玉龙
申请(专利权)人: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