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式砂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69975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8 12:32
一体式砂滤器,包括一本体、置于本体中的滤砂及密封配合在本体上部的多位阀,本体中心设有一连接在多位阀的纵向中心管,中心管下端外缘与本体内壁之间设有一透水板,滤砂是容置于中心管与本体内壁之间形成的腔室内,由透水板承托;多位阀一条水路与中心管相通,另一条水路与腔室相通;其中本体下部设有一容置腔,一压力泵配合于此容置腔中,压力泵进水口凸伸于本体之外,出水口连接一连接管,此连接管贯穿腔室,另一端密封配合于多位阀,多位阀的周缘设有出水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将压力泵与过滤器结合为一体,不仅结构紧凑,有效减少循环水路中处理装置的占用空间,而且可以实现循环水路中多种装置快速、简便的安装,并且外接管路更少更安全。(*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体式砂滤器
本技术有关一种泳池过滤器,特别是指一种一体式砂滤器。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休闲及娱乐的需求越来越高。而游泳不失为一种较好的休闲及娱乐锻炼的方式。然而以游泳来休闲锻炼的方式要求池水干净卫生,所以需要对池水进行循环过滤,以及时清除水中的毛发、皮屑、绿藻、悬浮物、胶体等杂质。目前常用的砂过滤器,其主要是由一本体、置于本体中的滤砂以及密封配合在本体上部的多位阀构成,本体的中心设有一连接在多位阀上的纵向中心管,中心管下端外缘与本体内壁之间设有一透水板,滤砂是容置于中心管与本体内壁之间形成的腔室内,并由透水板承托;多位阀的一条水路是与中心管相通,另一条水路是与腔室相通,而多位阀本体周缘上分别设有进水口、出水口及排污口,进水口处通过连接管与压力泵连接在一起,出水口处通过连接管与水池进水口连接。通过压力泵工作将水压入砂滤器中,再配合多位阀档位的选择以实现过滤功能或砂滤器的清洗功能。可见,目前砂滤器的使用必需外接压力泵才可以实现,必然存在使用繁琐、携行复杂及外接管路较多的诸多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安装快捷便利的一体式砂滤器。为实用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体式砂滤器,其包括一本体、置于本体中的滤砂及密封配合在本体上部的多位阀,本体中心设有一连接在多位阀的纵向中心管,中心管下端外缘与本体内壁之间设有一透水板,滤砂是容置于中心管与本体内壁之间形成的腔室内,并由透水板承托;多位阀的一条水路与中心管相通,另一条水路是与腔室相通;其中:本体下部并位于透水板下方设有一容置腔,一压力泵是配合于此容置腔中,压力泵的进水口是凸伸于本体之外,而出水口连接一连接管,此连接管是贯穿腔室,另一端密封配合于多位阀与多位阀的进水口形成通路,多位阀的周缘设有出水口。所述多位阀的阀体周缘分布有出水口及排污口,而在内部形成与阀腔相通的进水口,另在阀体上方设有控制阀芯转动的手柄。所述阀体中设有一接管,此接管的一端与连接管密封连接,另一端与阀腔的进水口配合。所述的接管贯穿阀体设置。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技术通过在本体的下部设置容置压力泵的容置腔中将压力泵与过滤器有效的结合在一起,配合穿过滤砂的连接管实现压力泵水路与多位阀进水口连接,进而实现过滤器的正常工作,因此,本技术有效将压力泵与过滤器结合为一体,不仅结构紧凑,有效减少循环水路中处理装置的占用空间,而且可以实现循环水路中多种装置快速、简便的安装,并且外接管路更少更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本技术揭示了一种一体式砂滤器,其包括一本体1、置于本体中的滤砂(图中未示出)及密封配合在本体I上部的多位阀3,在多位阀3下,本体I的中心设有一连接在多位阀3上的纵向中心管4,中心管4下端外缘与本体I内壁之间设有一透水板5,滤砂是容置于中心管4与本体I内壁之间形成的腔室12内,并由透水板5承托;多位阀3的一条水路与中心管4相通,另一条水路是与腔室12相通;本技术的关键在于:在本体I下部并位于透水板5下方设有一容置腔13,一压力泵6是配合于此容置腔13中,压力泵6的进水口 61是凸伸于本体I之外,而出水口 62连接一连接管7,此连接管7是贯穿腔室12,另一端是密封配合于多位阀3与多位阀3的进水口形成通路,多位阀3的周缘设有出水口 31及排污口 32。配合图1、2所示,该本体I为一筒形壳体,其上端形成敞口 11 ;其中心自敞口 11向下纵向设置中心管4 ;六位阀3是密封配合于本体I的敞口 11上。配合图1、2所示,该多位阀3的阀体30周缘分布有出水口 31及排污口 32,而在内部形成与阀腔相通的进水口 33,另在阀体30上方设有控制阀芯35转动的手柄34,多位阀3下端抵扣在中心管4的上端即形成一条水路与中心管4相通,多位阀3下端抵扣在敞口 11的上端,中心管4外缘与敞口 11之间为另一条水路是与中心管4与本体I内壁形成的腔室12相通。配合图1、2所示,当本技术工作时,进水管是连接在本体I下部压力泵6的进水口 61上,而出水管是连接在本体I上方多位阀3的出水口 31上,当进行正常过滤工作时,扳动手柄34对准过滤档位,则阀芯35控制着阀体30的过滤水路正常工作,即水通过压力泵6的作用,将水吸入砂滤器中,经压力泵6的出水口 62,通过连接管7输送至多位阀3中,水从进水口 31进入阀区,再进入本体I的腔室12,经滤砂过滤后,由中心管4向上由阀区流出,过滤后的水从出水口 32流出进入循环水路中,完成水的一个过滤过程,此时的六位阀3的排污口 32处于关闭状态。如图1所示的多位阀3是在阀体30中设有进水区域以连通阀腔的进水口,如此结构的多位阀3其上部周径较小;如欲进一缩小多位阀3的周径,如图2所示,可在阀体30中设置一接管8,此接管8的一端与连接管7密封连接,另一端与阀腔的进水口 33配合,此接管8可以贯穿阀体30设置,进而有效减少阀体30的体积。当过滤器使用一段时间后,如果对滤砂进行清洗时,将手柄34转动至反冲洗档位,打开排污口 32的控制开关,水从进水口 33进入阀区,再进入本体I的中心管4,从中心管4下端经透水板5进入腔室12,对腔室12中的滤砂2进行反向的冲洗后,水从阀区流出,冲洗后的污水从排污口 32排出,此时的出水口 31处于关闭状态,如此便完全过滤器的反冲洗过程。综上,本技术通过在本体I的下部设置容置压力泵6的容置腔13中将压力泵6与过滤器有效的结合在一起,配合穿过滤砂的连接管7实现压力泵6水路与多位阀3进水口连接,进而实现过滤器的正常工作,因此,本技术不仅结构紧凑,有效减少循环水路中处理装置的占用空间,而且可以实现循环水路中多种装置快速、简便的安装,并且外接管路更少更安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体式砂滤器,其包括一本体、置于本体中的滤砂及密封配合在本体上部的多位阀,本体中心设有一连接在多位阀的纵向中心管,中心管下端外缘与本体内壁之间设有一透水板,滤砂是容置于中心管与本体内壁之间形成的腔室内,并由透水板承托;多位阀的一条水路与中心管相通,另一条水路是与腔室相通;其特征在于:本体下部并位于透水板下方设有一容置腔,一压力泵是配合于此容置腔中,压力泵的进水口是凸伸于本体之外,而出水口连接一连接管,此连接管是贯穿腔室,另一端密封配合于多位阀与多位阀的进水口形成通路,多位阀的周缘设有出水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体式砂滤器,其包括一本体、置于本体中的滤砂及密封配合在本体上部的多位阀,本体中心设有一连接在多位阀的纵向中心管,中心管下端外缘与本体内壁之间设有一透水板,滤砂是容置于中心管与本体内壁之间形成的腔室内,并由透水板承托;多位阀的一条水路与中心管相通,另一条水路是与腔室相通;其特征在于:本体下部并位于透水板下方设有一容置腔,一压力泵是配合于此容置腔中,压力泵的进水口是凸伸于本体之外,而出水口连接一连接管,此连接管是贯穿腔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华乡许耀元
申请(专利权)人:明达实业厦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