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T型高效滤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24007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4 1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T型高效滤池,所述T型高效滤池由进水管、V型配水渠、滤槽、横管、竖管、水管、出水管、反洗进水管、反洗进气管、排水槽、池体和长条形排水孔洞构成,所述V型配水渠、滤槽、横管、竖管从上至下依次安装在所述池体内,所述排水槽和进水管与所述池体的上部连接,所述排水槽和进水管分别安装在池体的两侧端,所述水管设置在排水槽的下方,所述水管与所述池体的下部连接,所述出水管、反洗进水管和反洗进气管与所述水管连通,所述排水槽设置在所述长条形排水孔洞外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T型高效滤池的优越效果在于:T型高效滤池采用纤维滤料保证了较高的过滤速度;截污能力强,出水水质好;气水反冲系统结构简单施工进度快,投资省。采用气水联合反冲洗,滤料反冲洗净度高、周期长。(*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T型高效滤池
本技术属于水质过滤
,具体涉及一种T型高效滤池。
技术介绍
气、水反冲洗技术已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给水工程滤池中,滤池中的反冲洗可采用气、水、气水混合反冲洗方式,以达到过滤介质重新激活循环利用的目的。滤板制作的精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滤池的反冲洗效果。根据滤池的设计要求,滤板安装在滤池中的水平误差应不超过2 mm,而目前普遍采用的滤板由于加工工艺的限制,均很难达到高的精度,而且滤板自身重量大,单块面积不能做大。在安装时,滤板之间,滤板与池壁之间的缝隙很难粘接严密,造成漏气,并且当滤池发生故障,需拆卸滤板检修时,而拆卸的滤板基本不能重新使用,必须另行制作,损失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T型高效滤池,以解决现有滤池施工复杂,过滤效果差,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T型高效滤池,所述T型高效滤池由进水管、V型配水渠、滤槽、横管、竖管、水管、出水管、反洗进水管、反洗进气管、排水槽、池体和长条形排水孔洞构成,所述V型配水渠、滤槽、横管、竖管从上至下依次安装在所述池体内,所述排水槽和进水管与所述池体的上部连接,所述排水槽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T型高效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T型高效滤池由进水管、V型配水渠、滤槽、横管、竖管、水管、出水管、反洗进水管、反洗进气管、排水槽、池体和长条形排水孔洞构成,所述V型配水渠、滤槽、横管、竖管从上至下依次安装在所述池体内,所述排水槽和进水管与所述池体的上部连接,所述排水槽和进水管分别安装在所述池体的两侧端,所述水管设置在所述排水槽的下方,所述水管与所述池体的下部连接,所述出水管、反洗进水管和反洗进气管与所述水管连通,所述排水槽设置在所述长条形排水孔洞外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T型高效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T型高效滤池由进水管、V型配水渠、滤槽、横管、竖管、水管、出水管、反洗进水管、反洗进气管、排水槽、池体和长条形排水孔洞构成,所述V型配水渠、滤槽、横管、竖管从上至下依次安装在所述池体内,所述排水槽和进水管与所述池体的上部连接,所述排水槽和进水管分别安装在所述池体的两侧端,所述水管设置在所述排水槽的下方,所述水管与所述池体的下部连接,所述出水管、反洗进水管和反洗进气管与所述水管连通,所述排水槽设置在所述长条形排水孔洞外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一鸣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溢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