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T型高效滤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24007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4 1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T型高效滤池,所述T型高效滤池由进水管、V型配水渠、滤槽、横管、竖管、水管、出水管、反洗进水管、反洗进气管、排水槽、池体和长条形排水孔洞构成,所述V型配水渠、滤槽、横管、竖管从上至下依次安装在所述池体内,所述排水槽和进水管与所述池体的上部连接,所述排水槽和进水管分别安装在池体的两侧端,所述水管设置在排水槽的下方,所述水管与所述池体的下部连接,所述出水管、反洗进水管和反洗进气管与所述水管连通,所述排水槽设置在所述长条形排水孔洞外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T型高效滤池的优越效果在于:T型高效滤池采用纤维滤料保证了较高的过滤速度;截污能力强,出水水质好;气水反冲系统结构简单施工进度快,投资省。采用气水联合反冲洗,滤料反冲洗净度高、周期长。(*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T型高效滤池
本技术属于水质过滤
,具体涉及一种T型高效滤池。
技术介绍
气、水反冲洗技术已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给水工程滤池中,滤池中的反冲洗可采用气、水、气水混合反冲洗方式,以达到过滤介质重新激活循环利用的目的。滤板制作的精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滤池的反冲洗效果。根据滤池的设计要求,滤板安装在滤池中的水平误差应不超过2 mm,而目前普遍采用的滤板由于加工工艺的限制,均很难达到高的精度,而且滤板自身重量大,单块面积不能做大。在安装时,滤板之间,滤板与池壁之间的缝隙很难粘接严密,造成漏气,并且当滤池发生故障,需拆卸滤板检修时,而拆卸的滤板基本不能重新使用,必须另行制作,损失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T型高效滤池,以解决现有滤池施工复杂,过滤效果差,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T型高效滤池,所述T型高效滤池由进水管、V型配水渠、滤槽、横管、竖管、水管、出水管、反洗进水管、反洗进气管、排水槽、池体和长条形排水孔洞构成,所述V型配水渠、滤槽、横管、竖管从上至下依次安装在所述池体内,所述排水槽和进水管与所述池体的上部连接,所述排水槽和进水管分别安装在池体的两侧端,所述水管设置在排水槽的下方,所述水管与所述池体的下部连接,所述出水管、反洗进水管和反洗进气管与所述水管连通,所述排水槽设置在所述长条形排水孔洞外部。优选为,所述V型配水渠下部两侧设置有出水小孔,所述出水小孔的直径为20?30 mm,所述出水小孔之间的间距为120?200 mm,所述V型配水渠下部两侧的出水小孔错开布置。优选为,所述V型配水渠底部设置有纤维滤料拦截网。优选为,所述滤槽的内部装填有纤维滤料和纤维滤料拦截网。优选为,所述排水槽为不锈钢材料。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T型高效滤池采用纤维滤料保证了较高的过滤速度;截污能力强;出水水质好。相对于翻板滤池,取消了翻板阀,减少了机电设备的维护量。整个土建结构合理,T型滤池的反冲洗配水配气系统是由池底廊道、立管配水布气系统以及横管配水布气管系统组成。在正常过滤时,横竖向的配水、配气管就成了滤水的集水管,池底廊道就成了总集水槽。采用双层气垫层保证布水布气均匀,避免气水分配出现脉冲现象,影响反冲洗的效果。气水反冲系统结构简单施工进度快,投资省。采用气水联合反冲洗,滤料反冲洗净度高、周期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T型高效滤池的结构视图;图2是本技术T型高效滤池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T型高效滤池V型配水渠的结构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至图3所示,T型高效滤池由进水管1、V型配水渠2、滤槽3、横管4、竖管5、水管6、出水管7、反洗进水管8、反洗进气管9、排水槽10、池体11和长条形排水孔洞12构成。V型配水渠2、滤槽3、横管4、竖管5从上至下依次安装在池体11内,排水槽10和进水管I与池体11的上部连接,并且排水槽10和进水管I分别安装在池体11的两侧端,水管6设置在排水槽10的下方。水管6与池体11的下部连接,并且出水管7、反洗进水管8和反洗进气管9与水管6连通,V型配水渠2下部两侧设置有出水小孔21,V型配水渠2底部设置有纤维滤料拦截网22。出水小孔21的直径D为20?30 mm,出水小孔21之间的间距L为120?200 mm,并且V型配水渠2下部两侧的出水小孔21错开布置。滤槽3的内部装填有纤维滤料和纤维滤料拦截网。排水槽10设置在长条形排水孔洞12外部,排水槽10为不锈钢材料。水流通过进水管I流入池体11内,首先从V型配水渠2的出水小孔21中流入滤槽3内,装填在滤槽3内的纤维滤料对水流进行过滤,过滤完成后的水流通过横管4和竖管5并从水管6和出水管7中流出。打开反冲洗进气阀,开启风机,空气经气水分配暗管里的上部小孔均匀进入滤池底部,经配水布气管将滤料托起、冲散,滤料上附着的杂质通过气泡与滤料之间的摩擦、滤料之间的碰撞以及水流的剪切作用清洗下来并悬浮于水中,被表面扫洗水冲入排水槽10中。此过程只有反冲洗进风阀是打开的,其余的阀门都处于关闭状态。一般I一3分钟,气洗强度 23L/ (m2.S)。本技术T型高效滤池采用纤维滤料保证了较高的过滤速度;截污能力强;出水水质好。相对于翻板滤池,取消了翻板阀,减少了机电设备的维护量。整个土建结构合理,T型滤池的反冲洗配水配气系统是由池底廊道、立管配水布气系统以及横管配水布气管系统组成。在正常过滤时,横竖向的配水、配气管就成了滤水的集水管,池底廊道就成了总集水槽。采用双层气垫层保证布水布气均匀,避免气水分配出现脉冲现象,影响反冲洗的效果。气水反冲系统结构简单施工进度快,投资省。采用气水联合反冲洗,滤料反冲洗净度高、周期长。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T型高效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T型高效滤池由进水管、V型配水渠、滤槽、横管、竖管、水管、出水管、反洗进水管、反洗进气管、排水槽、池体和长条形排水孔洞构成,所述V型配水渠、滤槽、横管、竖管从上至下依次安装在所述池体内,所述排水槽和进水管与所述池体的上部连接,所述排水槽和进水管分别安装在所述池体的两侧端,所述水管设置在所述排水槽的下方,所述水管与所述池体的下部连接,所述出水管、反洗进水管和反洗进气管与所述水管连通,所述排水槽设置在所述长条形排水孔洞外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T型高效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T型高效滤池由进水管、V型配水渠、滤槽、横管、竖管、水管、出水管、反洗进水管、反洗进气管、排水槽、池体和长条形排水孔洞构成,所述V型配水渠、滤槽、横管、竖管从上至下依次安装在所述池体内,所述排水槽和进水管与所述池体的上部连接,所述排水槽和进水管分别安装在所述池体的两侧端,所述水管设置在所述排水槽的下方,所述水管与所述池体的下部连接,所述出水管、反洗进水管和反洗进气管与所述水管连通,所述排水槽设置在所述长条形排水孔洞外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一鸣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溢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