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再充电电池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再充电电池。
技术介绍
与未被设计为再充电的一次电池不同,可再充电电池可重复地充电和放电。具有小容量的可再充电电池可用于诸如移动电话、膝上型电脑和/或可携式摄像机的小型便携式电子设备,大容量电池广泛用作用于驱动混合车辆等的马达的电源。现在,已经研发了使用高能量密度的非水电解质的高功率可再充电电池,通过串联联接多个可再充电电池,高功率可再充电电池被形成为大容量可再充电电池,以便用于驱动设备的马达,例如,需要大量电力的电动车辆的马达。这种可再充电电池可形成为圆柱形形状或方形形状。当诸如钉子、锥子等导电外来物从外部入侵(或刺穿)到可再充电电池中时,在可再充电电池中可能发生内部短路。当发生短路时,可再充电电池中的温度可快速增加,由此可能引起可再充电电池起火或爆炸。在该
技术介绍
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增强对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介绍
的理解,因此它可能包含不构成在该国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各实施例已经致力于提供一种具有改进的安全性的可再充电电池。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的可再充电电池包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再充电电池,包括:多个电极组件,包括第一电极组件和第二电极组件;容纳所述多个电极组件的壳体;位于所述第一电极组件与所述壳体之间的第一导电板;以及将所述第一导电板电联接到所述第二电极组件的第一接触件。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2.27 US 61/770,168;2013.06.20 US 13/923,3551.一种可再充电电池,包括: 多个电极组件,包括第一电极组件和第二电极组件; 容纳所述多个电极组件的壳体; 位于所述第一电极组件与所述壳体之间的第一导电板;以及 将所述第一导电板电联接到所述第二电极组件的第一接触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其中所述第二电极组件比所述第一电极组件距所述第一导电板更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其中所述第一导电板不被电联接到所述第一电极组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进一步包括位于所述第二电极组件与所述壳体之间的第二导电板;以及 将所述第二导电板电联接到所述第一电极组件的第二接触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其中所述第一电极组件比所述第二电极组件距所述第二导电板更远。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其中所述第二导电板不被电联接到所述第二电极组件。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进一步包括覆盖所述壳体的开口的盖板,其中所述第二接触件在所述盖板附近的位置处电联接到所述第二导电板。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其中所述第一接触件电联接到所述第二电极组件的负电极。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进一步包括联接到所述负电极的集流接线片,其中所述负电极将所述第一接触件电联接到所述集流接线片。10.根...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