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污水处理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68935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8 12: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污水处理槽,包括污水处理槽本体,所述污水处理槽本体通过隔板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搅拌槽、厌氧滤床槽、接触曝气槽、沉淀槽和消毒槽,所述污水处理槽本体一端设置进水管,所述污水处理槽本体另一端连接设置出水管,所述搅拌槽内部设置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通过转轴与污水处理槽本体外侧设置的电机相连,所述搅拌杆上设置有若干个搅拌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巧妙,这样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搅拌槽充分搅拌污水的杂质,通过厌氧滤床槽对污水生化处理,通过鼓风机往接触曝气槽内曝气利用接触好氧微生物对污水进行生化处理,再通过沉淀槽处理生化处理之后水中的固体微生物,将水送到消毒槽之后通过出水管输出。(*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污水处理槽
本技术涉及水处理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效污水处理槽。
技术介绍
现有的一种高效污水处理槽,包括蓄水池,在所述水池下面设有排水管,在所述排水管上设有分水管,在所述分水管上设有水处理器,在所述水处理器下面设有储水桶,在所述排水管下面设有阀门。这种结构的高效污水处理槽上的排水管和分水管易被堵塞。现有的水处理装置,包括过滤器、沉淀容器和储水容器,过滤器、沉淀容器与储水容器从上到下竖直叠放设置,所述沉淀容器设有一体化的手动排水阀门和虹吸自动排水阀门。这种结构的水处理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沉淀容器内容易散发出一种臭味,而且在不使用的情况下无法观察储水容器中是否有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高效污水处理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高效污水处理槽,包括污水处理槽本体,所述污水处理槽本体通过隔板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搅拌槽、厌氧滤床槽、接触曝气槽、沉淀槽和消毒槽,所述污水处理槽本体一端设置进水管,所述污水处理槽本体另一端连接设置出水管,所述搅拌槽内部设置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通过转轴与污水处理槽本体外侧设置的电机相连,所述搅拌杆上设置有若干个搅拌叶,所述接触曝气槽内部设置有通气管,所述通气管顶管与设置在与污水处理槽本体上方的鼓风机相连,所述出水管与污水处理槽本体连接的管口内部设置过滤器,所述出水管另一端口上设置有水净化器,所述污水处理槽本体底部设置有沉淀物收集槽,所述过滤器上设置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的下面设有过滤腔,所述过滤腔对称的两侧从上从上到下依次设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每个第一通孔内设有隔板,所述每个隔板内设有第二通孔,所述每个第二通孔内设有过滤层。作为优选,所述相邻两个第一通孔间的距离相等。作为优选,所述接触曝气槽与沉淀槽之间通过隔板下方相连。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巧妙,这样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设置的搅拌槽充分搅拌污水的杂质,通过厌氧滤床槽进行对污水生化处理,通过设置的鼓风机往接触曝气槽内曝气利用接触好氧微生物对污水进行再一次的生化处理,再通过沉淀槽处理生化处理之后水中的固体微生物,将干净的水送到消毒槽,之后通过出水管输出,出水管内设置有过滤器和水处理器,进一步的过滤水质和净化水源,通过这一系列的工作快速得到干净放心的水源。【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过滤器16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其中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仅用来解释本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如图1-2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高效污水处理槽,包括污水处理槽本体1,所述污水处理槽本体I通过隔板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搅拌槽3、厌氧滤床槽4、接触曝气槽5、沉淀槽6和消毒槽7,所述污水处理槽本体I 一端设置进水管2,所述污水处理槽本体I另一端连接设置出水管8,所述搅拌槽3内部设置有搅拌杆10,所述搅拌杆10通过转轴与污水处理槽本体I外侧设置的电机12相连,所述搅拌杆10上设置有若干个搅拌叶11,所述接触曝气槽5内部设置有通气管,所述通气管顶管与设置在与污水处理槽本体I上方的鼓风机13相连,所述出水管8与污水处理槽本体I连接的管口内部设置过滤器16,所述出水管8另一端口上设置有水净化器15,所述污水处理槽本体I底部设置有沉淀物收集槽14,所述过滤器16上设置有固定套161,所述固定套I的下面设有过滤腔162,所述过滤腔162对称的两侧从上从上到下依次设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每个第一通孔内设有隔板163,所述每个隔板163内设有第二通孔,所述每个第二通孔内设有过滤层164。值得注意的是,所述相邻两个第一通孔间的距离相等。值得注意的是,所述接触曝气槽5与沉淀槽6之间通过隔板下方相连。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巧妙,这样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设置的搅拌槽充分搅拌污水的杂质,通过厌氧滤床槽进行对污水生化处理,通过设置的鼓风机往接触曝气槽内曝气利用接触好氧微生物对污水进行再一次的生化处理,再通过沉淀槽处理生化处理之后水中的固体微生物,将干净的水送到消毒槽,之后通过出水管输出,出水管内设置有过滤器和水处理器,进一步的过滤水质和净化水源,通过这一系列的工作快速得到干净放心的水源。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污水处理槽,其特征是,包括污水处理槽本体(1),所述污水处理槽本体(1)通过隔板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搅拌槽(3)、厌氧滤床槽(4)、接触曝气槽(5)、沉淀槽(6)和消毒槽(7),所述污水处理槽本体(1)一端设置进水管(2),所述污水处理槽本体(1)另一端连接设置出水管(8),所述搅拌槽(3)内部设置有搅拌杆(10),所述搅拌杆(10)通过转轴与污水处理槽本体(1)外侧设置的电机(12)相连,所述搅拌杆(10)上设置有若干个搅拌叶(11),所述接触曝气槽(5)内部设置有通气管,所述通气管顶管与设置在与污水处理槽本体(1)上方的鼓风机(13)相连,所述出水管(8)与污水处理槽本体(1)连接的管口内部设置过滤器(16),所述出水管(8)另一端口上设置有水净化器(15),所述污水处理槽本体(1)底部设置有沉淀物收集槽(14),所述过滤器(16)上设置有固定套(161),所述固定套(1)的下面设有过滤腔(162),所述过滤腔(162)对称的两侧从上从上到下依次设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每个第一通孔内设有隔板(163),所述每个隔板(163)内设有第二通孔,所述每个第二通孔内设有过滤层(16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污水处理槽,其特征是,包括污水处理槽本体(I),所述污水处理槽本体(I)通过隔板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搅拌槽(3)、厌氧滤床槽(4)、接触曝气槽(5)、沉淀槽(6)和消毒槽(7),所述污水处理槽本体(I) 一端设置进水管(2),所述污水处理槽本体(I)另一端连接设置出水管(8 ),所述搅拌槽(3 )内部设置有搅拌杆(10 ),所述搅拌杆(10 )通过转轴与污水处理槽本体(I)外侧设置的电机(12)相连,所述搅拌杆(10)上设置有若干个搅拌叶(II),所述接触曝气槽(5)内部设置有通气管,所述通气管顶管与设置在与污水处理槽本体(I)上方的鼓风机(13)相连,所述出水管(8)与污水处理槽本体(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成伟缪丽娜沈勤华汪文斌刘芳高骏唐金婷唐全沈艳方炜翔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南太湖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