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废水回用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365569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7 2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医疗废水回用处理系统,包括有调节池、絮凝反应池、沉淀池、配水池、膜生物反应池以及回用水池,絮凝反应池、沉淀池和配水池设置在一起并依此直接联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医疗污水回用系统能够使医疗污水中的固体悬浮物和含磷物质彻底沉淀并浓缩;采用的膜生物组件能够提高活性污泥浓度,提高生物处理有机负荷,从而减少污水处理设施占地面积,并通过保持低污泥负荷减少剩余污泥量;出水为医院冲厕以及景观绿化提供用水,在减少污水排放量的同时,取得了显著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医疗废水回用处理系统
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设施
,涉及一种医疗废水回用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医疗污水来源及成分复杂,含有病原性微生物、有毒、有害的物理化学污染物和放射性污染等,具有空间污染、急性传染和潜伏性传染等特征,不经有效处理会成为一条疫病扩散的重要途径。同时医疗污水受到粪便、传染性细菌和病毒等病原性微生物污染,具有传染性,可以诱发疾病或造成伤害。根据环保部门的要求,这部分污水必须经过有效处理达到相应的排放标准后方可排放;现有的医疗废水处理回用系统处理后排放的废水,仍含有较多固体悬浮物,出水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医疗废水回用处理系统,解决现有的医疗废水回用处理系统处理后的出水固体悬浮物含量高、出水达不到回用标准的缺陷,能够适应医疗污水中不同类型的污染物处理,出水可以直接回用或直接排放。为了实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医疗废水回用处理系统,包括有调节池、絮凝反应池、沉淀池、配水池、膜生物反应池以及回用水池,絮凝反应池、沉淀池和配水池设置在一起并依次直接联通,调节池与膜生物反应池靠近底部的位置分别设置有预曝气装置和曝气装置,预曝气装置和曝气装置分别通过送风管道与鼓风机连接,调节池、膜生物反应池及回用水池底部分别设置有泄空阀A、泄空阀B以及泄空阀C,沉淀池与膜生物反应池底部分别设置有排泥装置A和排泥装置B ;调节池的污水入口处设置有格栅井,调节池后端靠近底部设置有潜污泵,潜污泵通过管道与絮凝反应池连接;絮凝反应池外接有加药装置,絮凝反应池内设置有搅拌装置;膜生物反应池内部设置有膜组件,膜组件上均匀布置有微生物菌落,膜组件的底端通过管道与配水池连接,膜组件的顶端通过抽吸泵与回用水池连接,膜生物反应池和回用水池的后端上部分别设置有溢流口 A和溢流口 B向外排水。本技术的特征还在于,回用水池上连接有消毒剂添加装置和自来水接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I)本技术的医疗污水回用系统能够使医疗污水中的固体悬浮物和含磷物质彻底沉淀并浓缩;采用的膜生物组件能够提高活性污泥浓度,提高生物处理有机负荷,从而减少污水处理设施占地面积,并通过保持低污泥负荷减少剩余污泥量;处理后的出水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中的预处理标准或者中水回用标准;2)本技术的回用水池不仅有调节水量的作用,同时为医院冲厕以及景观绿化提供用水,在减少污水排放量的同时,取得了显著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调节池,2.絮凝反应池,3.沉淀池,4.配水池,5.膜生物反应池,6.回用水池,7.预曝气装置,8.曝气装置,9.鼓风机,10.泄空阀A,11.泄空阀B,12.泄空阀C,13.排泥装置A,14.排泥装置B,15.格栅井,16.潜污泵,17.加药装置,18.搅拌装置,19.膜组件,20.抽吸泵21.溢流口 A,22.溢流口 B,23.斜板沉淀区,24.消毒剂添加装置,25.自来水接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技术提供一种医疗废水回用处理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有调节池1、絮凝反应池2、沉淀池3、配水池4、膜生物反应池5以及回用水池6,絮凝反应池2、沉淀池3和配水池4设置在一起并依次直接联通,调节池I与膜生物反应池5靠近底部的位置分别设置有预曝气装置7和曝气装置8,预曝气装置7和曝气装置8分别通过送风管道与鼓风机9连接,调节池1、膜生物反应池5及回用水池6底部分别设置有泄空阀A10、泄空阀Bll以及泄空阀C12,沉淀池3与膜生物反应池5底部分别设置有排泥装置A13和排泥装置B14 ;调节池I的污水入口处设置有格栅井15,调节池I后端靠近底部设置有潜污泵16,潜污泵16通过管道与絮凝反应池2连接;絮凝反应池2外接有加药装置17,絮凝反应池2内设置有搅拌装置18 ;膜生物反应池5内部设置有膜组件19,膜组件19上均匀布置有微生物菌落,膜组件19的底端通过管道与配水池4连接,膜组件19的顶端通过抽吸泵20与回用水池6连接,膜生物反应池5和回用水池6的后端上部分别设置有溢流口 A21和溢流口 B22向外排水。具体实施时,沉淀池2底部设置有斜板沉淀区23,回用水池6上连接有消毒剂添加装置24和自来水接口 25。工作过程中,医疗污水经过化粪池预处理后进入污水管网并流进格栅井15,通过机械格栅拦截去除大块漂浮物及杂质,进入污水站的废水水质、水量、酸碱度或温度等水质指标随排水时间大幅度变动,为使处理构筑物或建筑物不受废水高峰水量或浓度的冲击,设立调节池I对污水水质进行调节,污水首先由格栅井15进入调节池1,调节池I在负荷过大的情况下能够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调节池I中设置有预曝气装置7,预曝气装置7与鼓风机9连接,通过向污水中吹气对污水进行均质调节。调节池I的底部设置有泄空阀A10,能够定期将调节池I中的污泥和沉淀物排空去除。随后污水通过潜污泵16提升并送至絮凝反应池2,絮凝反应池2外接有加药装置17,内部设置有搅拌装置18,通过投加PAC混凝剂搅拌后,絮凝沉淀废水中部分悬浮物以及含磷物质。经絮凝反应后的污水自流进入沉淀池3,沉淀池3的下部为斜板沉淀区23,污水在此进行固液分离,沉淀的污泥停留在沉淀池3底部的污泥浓缩区,絮凝沉淀后的污泥在此浓缩后含水率可降至96%以下,沉淀池3的底部设置有排泥装置13,经沉淀池3沉淀下来的剩余污泥定期排入污泥浓缩池,并定期通过厢式压滤机对污泥进行脱水,脱水后的污泥作为危废定期外运处理。从沉淀池3流出的污水直接流入配水池4,后自流进入深化处理系统膜生物反应池5利用膜分离设备截留水中的活性污泥与大分子有机物,以膜组件19取代传统生物处理技术的末端二沉池,膜组件19内均匀布置有微生物菌落截留水中的活性污泥与大分子有机物。膜生物反应池5靠近底部设置有与鼓风机9连接的曝气装置8,通过曝气装置8向膜生物反应池5内吹气进行水质调节。膜生物反应池5底部设置有泄空阀Bll和排泥装置B14,泄空阀Bll能够定期将膜生物反应池5中的污泥和沉淀物排空去除,排泥装置B14将沉淀的污泥排出做进一步处理,膜生物反应池5上方设置有溢流口 A20,上部清液能够由此流出,在系统负荷过大的情况下,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从膜组件19的出水经抽吸泵20抽至回用水池6,通过消毒剂添加装置23投加二氧化氯进行消毒,自动控制加药量,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中的预处理标准或者中水回用标准,回用水池6上方还设置有自来水接口 24,向回用水池6中补充水源。回用水池6上部设置有溢流口 B21,由此流出的出水直作为医院冲厕或绿化用水使用,回用水池6底部设置有泄空阀C12,能够定期对回用水池进行清理。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上述实施方式和说明书只是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内。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医疗废水回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调节池(1)、絮凝反应池(2)、沉淀池(3)、配水池(4)、膜生物反应池(5)以及回用水池(6),所述絮凝反应池(2)、沉淀池(3)和配水池(4)设置在一起并依次直接联通,所述调节池(1)与膜生物反应池(5)靠近底部的位置分别设置有预曝气装置(7)和曝气装置(8),所述预曝气装置(7)和曝气装置(8)分别通过送风管道与鼓风机(9)连接,所述调节池(1)、膜生物反应池(5)及回用水池(6)底部分别设置有泄空阀A(10)、泄空阀B(11)以及泄空阀C(12),所述沉淀池(3)与膜生物反应池(5)底部分别设置有排泥装置A(13)和排泥装置B(14);所述调节池(1)的污水入口处设置有格栅井(15),调节池(1)后端靠近底部设置有潜污泵(16),所述潜污泵(16)通过管道与絮凝反应池(2)连接;所述絮凝反应池(2)外接有加药装置(17),絮凝反应池(2)内设置有搅拌装置(18);所述膜生物反应池(5)内部设置有膜组件(19),膜组件(19)上均匀布置有微生物菌落,膜组件(19)的底端通过管道与配水池(4)连接,膜组件(19)的顶端通过抽吸泵(20)与回用水池(6)连接,膜生物反应池(5)和回用水池(6)的后端上部分别设置有溢流口A(21)和溢流口B(22)向外排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疗废水回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调节池(I)、絮凝反应池(2)、沉淀池(3)、配水池(4)、膜生物反应池(5)以及回用水池(6),所述絮凝反应池(2)、沉淀池(3)和配水池(4)设置在一起并依次直接联通,所述调节池(I)与膜生物反应池(5)靠近底部的位置分别设置有预曝气装置(7)和曝气装置(8),所述预曝气装置(7)和曝气装置(8)分别通过送风管道与鼓风机(9)连接,所述调节池(I)、膜生物反应池(5)及回用水池(6)底部分别设置有泄空阀A(IO)、泄空阀B(Il)以及泄空阀C(12),所述沉淀池(3)与膜生物反应池(5)底部分别设置有排泥装置A(13)和排泥装置B(14); 所述调节池(I)的污水入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虞发军孙翔刘亚东石金金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蓝鼎环保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