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15812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5: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系统,包括物化处理段、化学处理段和生物处理段,物化处理段包括物化管路依次连接的粗滤池、降解池、调节池、曝气池、沉淀池和回流泵房,粗滤池通过物化管道连接有原水池,化学处理段包括二沉池,生物处理段包括管道依次连接的酸化池、反应池和三沉池,生物处理段通过管道连接有过滤池,过滤池通过管道连接有出水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提供了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系统,通过物化反应、化学反应和生物反应相结合,能够对废水进行充分的处理,将难以将难降解的有机物能够有效的降解,当废水浓度过高时,仍能达到很好的降解效果。能达到很好的降解效果。能达到很好的降解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废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有机废水包括有机合成中会产生各种废水,如生活废水、工艺废水、化验废水、事故应急收集废水和雨水等,上述废水均不能直接排放,而是需要经过废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现有的废水处理系统将各种废水收集在一个废水池中,再通过预处理、均化、pH调节、氧化、A/O处理和沉淀后外排,经检索,公告号为:CN 210261372 U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系统,包括有调节池、第一提升泵、氧化反应池、气动隔膜泵、压滤机、第二提升泵和反应沉淀池,压滤机下方设有过渡水池,调节池和氧化反应池通过第一提升泵连接,氧化反应池和反应沉淀池通过气动隔膜泵连接压滤机,压滤机连接过渡水池,过渡水池通过第二提升泵连接反应沉淀池。
[0003]经过探索分析,该专利实际使用时,存在以下缺点:
[0004]该系统仅仅通过加入药剂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初步降解,难以将难降解的有机物进一步氧化到无机物质,水中仍残留少量的难生物降解有机物,当废水浓度过高时,降解能力有限。
[0005]综上所述,本申请现提出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系统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系统以解决该系统仅仅通过加入药剂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初步降解,难以将难降解的有机物进一步氧化到无机物质,水中仍残留少量的难生物降解有机物,当废水浓度过高时,降解能力有限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系统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8]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系统,包括物化处理段、化学处理段和生物处理段,物化处理段包括物化管路依次连接的粗滤池、降解池、调节池、曝气池、沉淀池和回流泵房,粗滤池通过物化管道连接有原水池,化学处理段包括二沉池,生物处理段包括管道依次连接的酸化池、反应池和三沉池,生物处理段通过管道连接有过滤池,过滤池通过管道连接有出水池。
[0009]优选的,粗滤池中设置有多组格栅,粗滤池中产生的栅渣通过处理管道流至污泥消化池。
[0010]优选的,曝气池与污泥消化池管道连接。
[0011]优选的,沉淀池与污泥消化池管道连接,沉淀池通过回流泵房管道连通曝气池。
[0012]优选的,二沉池通过管道连接污泥消化池。
[0013]优选的,反应池通过管道连通污泥消化池,三沉池通过回流管道连通反应池。
[0014]优选的,三沉池通过管道连通过滤池,过滤池中设置有用于监控水质的离子检测
仪,离子检测仪监控水质并控制回流管道上阀门的开闭。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中,提供了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系统,通过物化反应、化学反应和生物反应相结合,能够对废水进行充分的处理,将难以将难降解的有机物能够有效的降解,当废水浓度过高时,仍能达到很好的降解效果。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标记:1、物化处理段,11、粗滤池,12、栅渣,13、降解池,14、调节池,15、曝气池,16,沉淀池,17、回流泵房,2、化学处理段,21、二沉池,3、生物处理段,31、酸化池,32、反应池,33、三沉池,4、污泥消化池,5、过滤池,6、原水池,7、出水池。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0020]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系统,包括物化处理段1、化学处理段2和生物处理段3,物化处理段1包括物化管路依次连接的粗滤池11、降解池13、调节池14、曝气池15、沉淀池16和回流泵房17,粗滤池11通过物化管道连接有原水池6,粗滤池11中设置有多组格栅,粗滤池11中产生的栅渣12通过处理管道流至污泥消化池4,通过物化处理段1对有机废水进行初步预处理,对一些难生物降解物进行处理,从而达到去除有机物,提高生化性,降低生化处理负荷,提高处理效率。
[0021]进一步说明,在物化处理段1中,降解池13采用超声波进一步降解水体中有机污染物,尤其是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该技术利用超声辐射产生的空化效应,将水中的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分解为环境可以接受的小分子物质,不仅操作简便、降解速度快,还可以单独或与其它水处理技术联合使用,是一种极具产业前景的清洁净化方法,超声波能在水中引起空化,产生约4 000K和100MPa的瞬间局部高温高压环境(热点),同时以约110m/s的速度产生具有强烈冲击力的微射流和冲击波,水分子在热点达到超临界状态,并分解成羟基自由基、超氧基等,羟基自由基是目前所发现的最强的氧化剂,有机物在热点发生化学键断裂、水相燃烧、高温分解、超临界水氧化、自由基氧化等反应。
[0022]进一步说明,调节池14采用差流方式调节,采用差流方式进行强制调节,使不同时间和不同浓度的污水进行水质自身水力混合,通过调节池14提高对有机负荷的缓冲能力,防止处理系统负荷的急剧变化;同时减少进入处理系统污水流量的波动,使处理污水时所用化学品的加料速率稳定,适合加料设备的能力,通过调节池14控制废水的PH值,进行下一步处理。
[0023]通过调节池14,调节后,废水进入曝气池15进行反应,同时根据废水中含盐类型不同,曝气池选择也应有所不同,生物处理含CaCL2较高的废水,应采用传统曝气方式,钙离子
能增加活性污泥的絮体强度,高CaCL2可使污泥中灰分达到40%~50%,污泥密度增加,曝气池中的污泥浓度可在5000mg/L以上
[0024]在采用曝气方法时,应采用提升力较大的传统曝气、深井曝气、流化床曝气等曝气方法,曝气也应选用气泡较大、提升力较强的散流曝气器等曝气方式,不可采用气泡较小的微孔曝气器和可变孔曝气器,防止曝气孔被无机盐堵塞,不利于曝气池的搅动,在水量小于1000m3条件下也可以采用射流曝气,射流曝气氧的传递效率高,而且不易堵塞曝气设备,曝气强度也应大于普通生物处理,在10m3/(m2
·
h)左右,或用中心管来增加提升和搅拌能力。
[0025]更具体的说明,通过曝气池15产生的污泥通过管道流通至污泥消化池4,对曝气池15内产生的污泥进行处理,在进行曝气处理后,废水流入沉淀池16内进行沉淀,沉淀产生的污泥流入污泥消化池4内,通过控制回流泵房17,可以对沉淀池16内的废水回流进行多次曝气,提高污泥产出率。
[0026]经过物化处理段1后的废水呈酸性,通过管道进行化学处理,化学处理段2包括二沉池21,二沉池21中采用UV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物化处理段(1)、化学处理段(2)和生物处理段(3),所述物化处理段(1)包括物化管路依次连接的粗滤池(11)、降解池(13)、调节池(14)、曝气池(15)、沉淀池(16)和回流泵房(17),所述粗滤池(11)通过物化管道连接有原水池(6),所述化学处理段(2)包括二沉池(21),所述生物处理段(3)包括管道依次连接的酸化池(31)、反应池(32)和三沉池(33),所述生物处理段(3)通过管道连接有过滤池(5),所述过滤池(5)通过管道连接有出水池(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粗滤池(11)中设置有多组格栅,所述粗滤池(11)中产生的栅渣(12)通过处理管道流至污泥消化池(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金婷张泓潘丽芳王佳敏朱思敏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南太湖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