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杰专利>正文

复方牡丹籽油制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0368868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8 11: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以牡丹籽油、生育三烯酚和红曲为原料制备复方牡丹籽油制剂的方法,以及该方法制备出的复方牡丹籽油制剂,和该复方牡丹籽油制剂的应用。该复方牡丹籽油制剂可以是液态、粉末、或进一步加工成颗粒冲剂、片剂、胶囊、口服液等形式,具有安全高效、生物利用度高、质量稳定、可以产业化的特点,且具有显著的降血脂、降血压、降低胆固醇、改善心脑血管疾病、抗肿瘤、抗疲劳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方牡丹籽油制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保健药品食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方牡丹籽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复方牡丹籽油制剂的应用。
技术介绍
天然维生素E是天然生育酚的复合物,包含生育酚和生育三烯酚,是一类脂溶性的维生素。生育三烯酚包括α-生育三烯酚、生育三烯酚、Y-生育三烯酚和S-生育三烯酚4种异构体,生育三烯酚主要存在于大麦、小麦等少数谷物中,尤其在米糠油、棕榈油、麦麸、胭脂树种子中含量较多。生育三烯酚与生育酚结构上的主要区别在于,生育三烯酚具有不饱和侧链,这使生育三烯酚的抗氧化能力更强,约是生育酚的40?60倍,并且具有降低胆固醇、抗癌、保护心血管和神经保护等独特的生理功能。生育三烯酚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诱导肿瘤细胞周期停滞、抑制HMG-CoA还原酶活性、抑制肿瘤新血管生成、降低端粒酶活性等,发挥它优于生育酚的生理功能。红曲,古代称丹曲,是用红曲霉属真菌接种于大米上经发酵制备而成的。红曲作为传统中药,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评价道:“消食活血,健脾燥胃;甘、温、无毒;此乃人窥造化之巧者也! ”。现代研究证实,红曲具有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抗肿瘤、抗疲劳等多种功效。红曲可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减少黏附分子的生成。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现代中药血脂康和脂必妥,主要成分即为红曲。牡丹籽油在2011年被卫生部批准为新资源食品,经国际权威检测机构PONY检测,牡丹籽油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高达92%以上,其中α -亚麻酸占42%,亚油酸占28%,油酸占22%,还含牡丹酚、牡丹皂甙等几十种生物活性物质,营养价值非常丰富,是一种极好的天然保健食品源。然而,牡丹籽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极易受外界光照、空气、温度、金属离子等物理以及化学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产生过氧化物、氢氧化物、醛、酮、低分子脂肪酸、反式脂肪酸等化学物质,不仅降低食品的营养价值和消化利用率,而且产生的物质对人体健康有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方牡丹籽油的制剂,及制备方法和相关应用。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复方牡丹籽油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方牡丹籽油制剂包括牡丹籽油和生育三烯酚,优选的,所述制剂进一步包括红曲。优选的,所述制剂为液态复方牡丹籽油制剂,或者通过微胶囊技术,将溶解有生育三烯酚或生育三烯酚和红曲的牡丹籽油包裹,制备成的粉末状复方牡丹籽油制剂。进一步,所述复方牡丹籽油制剂,包含有按重量份计的以下组分:生育三烯酚0.1%?60%、牡丹籽油40%?99.9%。或者生育三烯酚0.1%?50%、红曲1%?20%、牡丹籽油30%?98.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复方牡丹籽油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适当比例的牡丹籽油加热至50?80°C,加入上述比例的生育三烯酚或生育三烯酚和红曲,搅拌均匀,均质制备成均一稳定的液态复方牡丹籽油制剂。进一步,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粉末状复方牡丹籽油制剂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上述液态复方牡丹籽油制剂为芯材,下述组分之一为壁材,通过微胶囊技术制备粉末状复方牡丹籽油制剂:⑴酵母;(2)大豆分离蛋白和海藻酸钠;(3)牡丹饼柏蛋白和海藻酸钠;或(4)环糊精、麦芽糊精、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壳聚糖、乳糖、黄原胶、瓜尔豆胶、阿拉伯胶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方案(I),所述壁材为酵母,进一步,所述酵母为酿酒或抗生素厂的废酵母液,或者食用级干酵母。优选的,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I)酵母纯化或灭活、(2)酵母自溶、(3)包囊。优选的,所述包囊步骤中,芯材:壁材质量比为1: 2?3:1。优选的,所述酵母纯化或灭活步骤为取酿酒或抗生素厂废酵母液,用2?3倍体积的无菌水清洗,用80目、100目的筛子分别筛分2次,除去酒花树脂和其他较大的杂质,3000?5000r/min常温下离心5?IOmin,弃上清液,再用无菌水清洗I?2次,至上清液无色无味即可,离心得到乳白色的酵母乳,经真空干燥或喷雾干燥,制得干酵母。活的食用级干酵母,65?70°C灭活20?30min,或者紫外灯照射灭活。优选的,所述酵母自溶步骤为取纯化或灭活后的干酵母,加入4?10倍的水制成悬浮液(即酵母:水为1: 4?1: 10),再加入自溶促进剂乙醇0.5?5%,并调整起始pH值为5?7,在40?60°C范围内变温自溶12?48h,于80?95°C下,灭酶10?15min,3000?5000r/min离心分离30?40min后,30?50°C真空干燥或冷冻干燥得酵母胞壁备用。优选的,所述包囊步骤为以液态复方牡丹籽油制剂为芯材,处理后的酵母为壁材,按芯材壁材质量比1: 2?3:1比例加入液态复方牡丹籽油制剂和酵母密封,放入50?80°C恒温水浴振荡器中,振荡频率80?160r/min,振荡6?12h,液态复方牡丹籽油制剂即可通过渗透扩散作用进入酵母细胞内部,形成微胶囊,真空抽滤回收未包入的液态复方牡丹籽油制剂,再用无水乙醇洗漆2?3次酵母表面残液,30?50°C真空干燥20?30min或冷冻干燥,即得粉末状复方牡丹籽油制剂。优选方案(2),所述壁材为大豆分离蛋白和海藻酸钠,进一步,所述大豆分离蛋白和海藻酸钠的质量比为2:1?5:1。优选的,所述方法包括以液态复方牡丹籽油制剂为芯材,大豆分离蛋白和海藻酸钠为壁材,经过如下步骤⑴乳化、⑵包囊、⑶固化、干燥制备而得。优选的,所述芯材和壁材质量比为1: 2?2:1。优选的,所述乳化步骤在于将大豆分离蛋白和蒸馏水按质量比1: 20?1: 30混合,加入一定的乳化剂60?80°C搅拌溶解,用碱调节溶液pH值至7?9,使得溶液与海藻酸钠具有相同的电荷。优选的,所述乳化剂为柠檬酸单甘酯、蔗糖酯、卵磷脂、大豆磷脂、脂肪酸单甘油酯的一种或几种,乳化剂添加量为微胶囊总质量的0.1?0.3%。优选的,所述包囊步骤在于在温度40?80°C,加入一定比例的液态复方牡丹籽油制剂,3000?6000r/min高速匀质5?IOmin形成均一的乳化液,用酸调节pH值到3?4(大豆分离蛋白的等电点为4.1),使得大豆分离蛋白与海藻酸钠带有相反电荷,并低速搅拌20?25min,壁材发生复凝聚反应产生的复凝聚相包裹在液态复方牡丹籽油制剂表面,形成微胶囊悬浮液,加水稀释置于冰浴中继续搅拌至10°C以下,使所得复合凝聚物凝胶化。优选的,所述固化、干燥步骤,在于加入固化剂,低速搅拌固化I?2h,静置分层,过滤、水洗后收集湿囊,经30?50°C真空冷冻干燥得到粉末状复方牡丹籽油制剂。优选的,所述固化剂为葡萄糖酸-δ-内酯、葡萄糖、果胶、单宁酸的一种或几种,固化剂的加入量为微胶囊总质量的0.8?2%。优选方案(3),所述壁材为牡丹饼柏蛋白和海藻酸钠,进一步,所述牡丹饼柏蛋白和海藻酸钠的质量比为2:1?5:1。优选的,所述方法包括以液态复方牡丹籽油制剂为芯材,牡丹饼柏蛋白和海藻酸钠为壁材,经过如下步骤⑴乳化、⑵包囊、⑶固化、干燥制备而得。优选的,所述芯材和壁材质量比为1: 2?2:1。优选的,所述乳化步骤在于将牡丹饼柏蛋白和蒸馏水按质量比1: 20?1: 30混合,加入一定的乳化剂60?80°C搅拌溶解,用碱调节溶液pH值至7?9,使得溶液与海藻酸钠具有相同的电荷。优选的,所述乳化剂为柠檬酸单甘酯、蔗糖酯、卵磷脂、大豆磷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方牡丹籽油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方牡丹籽油制剂包括牡丹籽油和生育三烯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方牡丹籽油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方牡丹籽油制剂包括牡丹籽油和生育三烯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方牡丹籽油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还包括红曲。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方牡丹籽油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包含有按重量份计的以下组分:生育三烯酚0.1 %?60%、牡丹籽油40%?99.9%。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方牡丹籽油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包含有按重量份计的以下组分:生育三烯酚0.1%?50%、红曲1%?20%、牡丹籽油30%?98.9%。5.如权利要求1-4任一的复方牡丹籽油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为液态复方牡丹籽油制剂,或者通过微胶囊技术,将溶解有生育三烯酚或生育三烯酚和红曲的牡丹籽油包裹,制备成粉末状复方牡丹籽油制剂或者进一步加工成颗粒冲剂、片剂、胶囊、口服液等形式。6.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杰胡良富
申请(专利权)人:李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