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初明进专利>正文

一种预制板的连接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68710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8 11: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预制板连接节点,属于建筑结构技术领域;该连接节点将第一预制板和第二预制板连成整体,所述第一预制板侧边预埋有半环状钢筋;所述第二预制板侧边预埋有半环状钢筋,半环状钢筋上挂有端部向上弯折的横向U形钢筋;将横向U形钢筋绕半环状钢筋转动,端部弯折部分插入第一预制板侧边与半环状钢筋的间隙中;在预制板之间的预留间隙下部支设模板,在预留间隙内浇筑混凝土将预制板连成整体;或者在预留间隙下部支设模板,在预留间隙内和预制板上部浇筑混凝土形成预制混凝土叠合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提高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促进建筑工业化的发展。(*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预制板的连接节点
本技术属于建筑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预制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的预制板的连接节点。
技术介绍
预制混凝土结构是适合工业化的结构形式,是住宅产业化发展的方向。预制混凝土结构中预制构件间的节点连接构造决定了结构整体性能。现有的预制混凝土结构节点一般是结构的薄弱环节,影响了受力性能,而且施工过程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施工方便、受力性能良好的预制板的连接节点。本技术提出的预制板的连接节点可保证预制混凝土板间连接整体性,方便施工,提高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的性能,提高建筑工业化水平。本技术提出的预制板的连接节点将第一预制板和第二预制板连成整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制板侧边预埋有充分锚固、露出部分为半环状的钢筋;所述第二预制板侧边预埋有充分锚固、露出部分为半环状的钢筋,其上挂有端部向上弯折的横向U形钢筋,横向U形钢筋可以在半环状钢筋上移动、转动,自由调整位置,方便预制板运输、吊装,方便横向U形钢筋定位,横向U形钢筋在在工厂挂在半环状钢筋上,减少施工现场钢筋工程量;所述横向U形钢筋绕第二预制板的半环状钢筋转动,端部弯折部分插入第一预制板侧边与半环状钢筋的间隙中,绑扎固定;在第一预制板和第二预制板之间的预留间隙下部支设模板,在预留间隙内浇筑混凝土将预制板连成整体;或者在预留间隙下部支设模板,在预留间隙内和预制板上部浇筑混凝土形成预制混凝土叠合板。横向U形钢筋与半环状钢筋连接可靠,保证横向U形钢筋充分发挥强度。本技术提出的预制板的连接节点的特征在于,所述横向U形钢筋端部向上弯折90。,或者其他角度,可增加横向U形钢筋在后浇混凝土内的锚固长度,增加预制板间的连接整体性。为了进一步改善预制板的连接整体性,在所述横向U形钢筋弯折处设置纵向钢筋。本技术提出的预制板的连接节点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制混凝土板和第二预制混凝土侧边的交错设置半环状钢筋和横向U形钢筋,即两侧预制板侧边都挂有横向U形钢筋,插入对侧预制板侧边与半环状钢筋的间隙。本技术提出的预制板的连接节点的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板侧边有横向凹槽,所述横向U形钢筋在横向凹槽处,或者所述横向U形钢筋在横向凹槽间的突起上。通过设置横向凹槽,可改善预制板间后浇混凝土与预制混凝土间连接整体性,并且横向U形钢筋的搭接长度有一部分在横向凹槽处,减少预留间隙,从而减少模板量。本技术提出的预制板连接节点的特征在于,所述横向U形钢筋端部弯折部分插入第一预制板侧边与半环状钢筋的间隙内后,将端部弯折部分弯折角度增大,例如从90。增加到120。或135。或180。,从而进一步增强连接强度。本技术提出的预制板连接节点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制板和第二预制板之上设置横向钢筋,穿过横向U形钢筋。横向钢筋与横向U形钢筋可形成骨架,增加横向U形钢筋的锚固,可结合叠合板后浇层内的钢筋一起考虑。本技术提出的预制板连接节点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制板或第二预制板侧边伸出混凝土薄板。可减少预制板间的模板量,增加新旧混凝土接触面积。本技术提出的连接节点可借鉴用于墙体的连接。即在第一预制板侧边预埋两行或两行以上充分锚固、露出部分为半环状的钢筋;所述第二预制板侧边预埋有预埋两行或两行以上充分锚固、露出部分为半环状的钢筋,其上挂有端部向内弯折的横向U形钢筋;所述横向U形钢筋绕第二预制板的半环状钢筋转动,端部弯折部分插入第一预制板侧边与半环状钢筋的间隙内;在第一预制板和第二预制板之间的预留间隙两侧支设模板,在预留间隙内浇筑混凝土将预制板连成整体。本技术的技术特点和优势。(I)本技术的横向U形钢筋挂在预制板侧面,可在一定范围内平动、转动,自由调整位置,方便预制板的运输、安装,方便预制板间的钢筋连接等。(2)本技术的预制板侧面有横向凹槽,提高新旧混凝土的结合性能。(3)本技术的横向U形钢筋在工厂内连到预制板上,将施工现场的部分钢筋工程转移到工厂,提高建筑工业化水平。【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例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例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例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例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例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例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例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例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预制板的一种实施例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二预制板的一种实施例示意图。图1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二预制板的另一种实施例示意图。图1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预制板的另一种实施例示意图。图1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二预制板的另一种实施例示意图。图1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预制板的另一种实施例示意图。附图中的标记含义为:1第一预制板2第二预制板3第一预制板的半环状钢筋4横向U形钢筋5后浇混凝土 6横向凹槽7纵向钢筋8横向钢筋9混凝土薄板10第二预制板的半环状钢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预制板的连接节点进行详细的描述。本技术提出的预制板的连接节点的一种实施例,如图1,第一预制板I侧边预埋有充分锚固、露出部分为半环状的钢筋3 ;第二预制板2侧边预埋有充分锚固、露出部分为半环状的钢筋,所述半环状钢筋上挂有端部向上弯折的横向U形钢筋4,横向U形钢筋可以在半环状钢筋上移动、转动,自由调整位置,方便预制板运输、吊装,方便横向U形钢筋定位,横向U形钢筋在可在工厂挂在半环状钢筋上,减少施工现场钢筋工程量;将横向U形钢筋4绕第二预制板的半环状钢筋转动,端部弯折部分插入第一预制板I侧边与半环状钢筋3的间隙中,固定;在第一预制板I和第二预制板2之间的预留间隙下部支设模板,在预留间隙内浇筑混凝土将预制板连成整体。横向U形钢筋与半环状钢筋连接可靠,保证横向U形钢筋充分发挥强度。本技术提出的预制板连接节点的另一种实施例,如图2、图6,在预留间隙内和预制板I和预制板2上部浇筑混凝土形成预制混凝土叠合板。横向U形钢筋4有不同的形状,如图1、图6。图1示意图翻转180度可得本技术另一实施例,即第一预制板I的半环状钢筋3设置于靠近预制板I上皮的位置;对应的,第二预制板2侧边的半环状钢筋设置在靠近预制板2上皮的位置,横向U形钢筋4端部向下弯折。这一实施例可用于楼板负弯矩区域的连接。本技术提出的预制板的连接节点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横向U形钢筋4端部向上弯折90。,如图1或图2或图3。或者所述横向U形钢筋4端部向上弯折其他角度,可增加横向U形钢筋在后浇混凝土内的锚固长度,增加预制板间的连接整体性。为了进一步改善预制板的连接整体性,在所述横向U形钢筋弯折处设置纵向钢筋7,如图5。为进一步提高连接整体性,所述横向U形钢筋4端部弯折部分插入第一预制板侧边与半环状钢筋的间隙内后,将用钢筋弯折设备将横向U形钢筋4端部弯折部分弯折角度增大,例如从90。增加到120。或135。或180。,从而进一步增强连接强度。本技术提出的预制板连接节点的一种实施例中,第一预制板I侧面或第二预制板2侧面设置横向凹槽6,如图3、图4 ;第一预制板I和第二预制板2的横向凹槽6相对布置,如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预制板的连接节点,包括第一预制板和第二预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制板侧边预埋有充分锚固、露出部分为半环状的钢筋;所述第二预制板侧边预埋有充分锚固、露出部分为半环状的钢筋,所述半环状钢筋上挂有端部向上弯折的横向U形钢筋;所述横向U形钢筋绕第二预制板的半环状钢筋转动,端部弯折部分插入第一预制板侧边与半环状钢筋的间隙内;在第一预制板和第二预制板之间的预留间隙下部支设模板,在预留间隙内浇筑混凝土将预制板连成整体;或者在预留间隙下部支设模板,在预留间隙内和预制板上部浇筑混凝土形成预制混凝土叠合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板的连接节点,包括第一预制板和第二预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制板侧边预埋有充分锚固、露出部分为半环状的钢筋;所述第二预制板侧边预埋有充分锚固、露出部分为半环状的钢筋,所述半环状钢筋上挂有端部向上弯折的横向U形钢筋;所述横向U形钢筋绕第二预制板的半环状钢筋转动,端部弯折部分插入第一预制板侧边与半环状钢筋的间隙内;在第一预制板和第二预制板之间的预留间隙下部支设模板,在预留间隙内浇筑混凝土将预制板连成整体;或者在预留间隙下部支设模板,在预留间隙内和预制板上部烧筑混凝土形成预制混凝土叠合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板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U形钢筋端部向上弯折90。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预制板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U形钢筋弯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初明进
申请(专利权)人:初明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