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中风的药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68700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8 11: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中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组份组成:地龙20-30、赤芍6-12、人参5-15、红花10-25、杜仲20-30、血全蝎10-25、地龙3-8、蜈蚣8-16、牛膝4-10、熟地8-14、穿山甲10-18、葛根10-22、僵蚕6-10、伸筋草15-25、鸡血藤10-20、水蛭20-30、附子10-20、黄芪10-20、甘草4-10、桂枝5-15、三七粉10-20、细辛4-10。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诸药合理配伍,互补协同,辩证治疗,对于中风、脑血栓、脑梗塞、偏瘫及脑病后遗症等病症有很好的疗效。治疗时,将该药物于早、午、晚分三次服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中风的药物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中风的药物。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和工作模式的改变,中风已经越来成为一种高发病率的病症,中风是脑血管病变引起急性或亚急性病的脑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以卒然昏倒,不省人事,言语蹇涩,半身不遂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变。多见于老年人,尤其是高血压或明显动脉硬化者。中风可分为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二大类。中风为当今老年人三大主要死亡原因(中风、心脏病和癌症)之一。因此需要引起足够重视,及早治疗。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中风的药物的技术方案。所述的一种治疗中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组份组成:地龙20-30、赤芍6-12、人参5-15、红花10-25、杜仲20-30、血全蝎10-25、地龙3_8、蜈蚣8_16、牛膝4-10、熟地8-14、穿山甲10-18、葛根10-22、僵蚕6-10、伸筋草15-25、鸡血藤10-20、水蛭20-30、附子10-20、黄芪10-20、甘草4-10、桂枝5-15、三七粉10-20、细辛4_10。所述的一种治疗中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组份组成:地龙22-28、赤芍8-10、人参8-12、红花15-20、杜仲23-27、血全蝎15-20、地龙4_7、蜈蚣10-14、牛膝6-8、熟地10-12、穿山甲12-16、葛根14-18、僵蚕7_9、伸筋草17-23、鸡血藤12-18、水蛭23-27、附子13-17、黄芪12-18、甘草6-8、桂枝8-12、三七粉14-16、细辛6-8。所述的一种治疗中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组份组成:地龙25、赤芍9、人参10、红花17、杜仲25、血全蝎18、地龙6、蜈蚣12、牛膝7、熟地11、穿山甲14、葛根16、僵蚕8、伸筋草20、鸡血藤15、水蛭25、附子15、黄芪15、甘草7、桂枝10、三七粉15、细辛7。本专利技术中诸药合理配伍,互补协同,辩证治疗,对于中风、脑血栓、脑梗塞、偏瘫及脑病后遗症等病症有很好的疗效。治疗时,将该药物于早、午、晚分三次服用。【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 一种治疗中风的药物,由以下重量份的组份组成:地龙20、赤苟12、人参15、红花25、杜仲30、血全蝎25、地龙8、蜈蚣16、牛膝10、熟地14、穿山甲18、葛根22、僵蚕10、伸筋草25、鸡血藤20、水蛭30、附子20、黄芪20、甘草10、桂枝15、三七粉20、细辛10。实施例 2 一种治疗中风的药物,由以下重量份的组份组成:地龙30、赤苟6、人参5、红花10、杜仲20、血全蝎10、地龙3、蜈蚣8、牛膝4、熟地8、穿山甲10、葛根10、僵蚕6、伸筋草15、鸡血藤10、水蛭20、附子10、黄芪10、甘草4、桂枝5、三七粉10、细辛4。实施例3 一种治疗中风的药物,由以下重量份的组份组成:地龙22、赤苟10、人参12、红花20、杜仲27、血全蝎20、地龙7、蜈蚣14、牛膝8、熟地12、穿山甲16、葛根18、僵蚕9、伸筋草23、鸡血藤18、水蛭27、附子17、黄芪18、甘草8、桂枝12、三七粉16、细辛8。实施例4 一种治疗中风的药物,由以下重量份的组份组成:地龙28、赤苟8、人参8、红花15、杜仲23、血全蝎15、地龙4、蜈蚣10、牛膝6、熟地10、穿山甲12、葛根14、僵蚕7、伸筋草17、鸡血藤12、水蛭23、附子13、黄芪12、甘草6、桂枝8、三七粉14、细辛6。实施例5 所述的一种治疗中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组份组成:地龙25、赤芍9、人参10、红花17、杜仲25、血全蝎18、地龙6、蜈蚣12、牛膝7、熟地11、穿山甲14、葛根16、僵蚕8、伸筋草20、鸡血藤15、水蛭25、附子15、黄芪15、甘草7、桂枝10、三七粉15、细辛7。取上述质量份数的中药混合均匀,加入清水,文火煎0.5-2小时,反复煎3次后,将3次煎液合并,过滤,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2 (50°C)的清膏,于50-60°C干燥后,粉碎成100-120目的药粉,装入胶囊中,灭菌消毒制得胶囊剂产品。 为验证本专利技术药物的实际疗效,应用本专利技术药物临床治疗中风病人100例。诊断标准: 1.缺血性中风:常于安静状态下发病,发病急骤,多数无明显头痛、呕吐等先兆症状;有颈动脉系统或(和)椎-基底动脉系统的症状和体征;脑血管造影检查显示不同部位脑动脉狭窄、闭塞或扭曲。造影摄片时应将颈部包含在内;急性脑缺血性中风发作24-48小时后,头部CT可显示缺血病灶。核磁共振检查提示动脉系统的狭窄和闭塞;局部脑血流测定,可提示局部脑缺血病变。2.出血性中风:既往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病史;突然出现意识障碍和偏瘫;CT表现为高密度影区,出血可破入脑室。临床上根据患者意识清醒与否、是否昏迷、偏瘫程度等将出血性中风分为三级。临床统计结果表明:治愈79例,治愈率为79%,明显好转16例,总有效率95%。临床试验结果证明,本专利技术药物效果明显,并且无毒副作用,临床应用安全可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中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组份组成:地龙20‑30、赤芍6‑12、人参5‑15、红花10‑25、杜仲20‑30、血全蝎10‑25、地龙3‑8、蜈蚣8‑16、牛膝4‑10、熟地8‑14、穿山甲10‑18、葛根10‑22、僵蚕6‑10、伸筋草15‑25、鸡血藤10‑20、水蛭20‑30、附子10‑20、黄芪10‑20、甘草4‑10、桂枝5‑15、三七粉10‑20、细辛4‑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中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组份组成:地龙20-30、赤芍6-12、人参5-15、红花10-25、杜仲20-30、血全蝎10-25、地龙3-8、蜈蚣8-16、牛膝4-10、熟地8-14、穿山甲10-18、葛根10-22、僵蚕6-10、伸筋草15-25、鸡血藤10-20、水蛭20-30、附子10-20、黄芪10-20、甘草4-10、桂枝5_15、三七粉10-20、细辛4_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中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组份组成:地龙22-28、赤芍8-10、人参8-12、红花15-20、杜仲23-27、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荣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康企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