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应用型光缆阻水填充油膏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368047 阅读:4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8 11: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冷应用型光缆阻水填充膏及其制备方法,该阻水膏含有基础油,高分子吸油树脂,高分子吸水树脂,增粘剂,增稠剂,抗氧剂,分散剂,增塑剂。其制备工艺为:在基础油中加入高分子吸油树脂和增粘剂,搅拌下加热到130~160℃使之熔融成均质,然后加入抗氧剂、分散剂及增塑剂,继续保温搅拌30~60min,降温至80℃以下,加入增稠剂和高分子吸水树脂,继续搅拌30~60min,脱气,出料。该生产工艺简单易操作,吸水速度快,吸水倍率高,分油量小,锥入度大,触变性能好,滴点高,抗氧化性能好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缆用填充材料,尤其涉及一种冷应用型光缆阻水填充油膏。
技术介绍
由于人们无法对其环境条件进行严格控制,室外铺设的光缆通常处于一种多变的环境条件下,由于环境温度湿度的变化会导致光缆护套内外产生压力差,进而引起环境湿气从光缆外部向内部发生不定向扩散,致使光缆内部处于高湿度状态,光缆内部的高湿度可能导致传输信号的损耗。另外,在光缆铺设过程中机械撞击可能导致护套破损,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光照、电击、水浸泡等也会导致护套老化开裂,也会导致湿气、水分等从护套破损开裂处进入光缆内部,同样也造成传输信号的损耗。由此,我们需要在光缆缆芯与护套之间额外增加一种保护层,以防止湿气或水分进入光缆内部。早期的光缆通常使用疏水性触变油膏填充于缆芯与护套之间对水分进行隔离,这种油膏仅仅利用本身的疏水性对水分进行隔阻,阻水效果较差。少量工艺采用凡士林基油膏或者橡胶型油膏进行高温热填充保护缆芯,该方式填充饱满、均匀,但是工艺复杂,且高温生产和填充会产生一定的污染,高温下产生的异味会导致人体产生不适感,甚至影响生产工人健康。目前大量光缆厂均开始采用膨胀阻水油膏进行填充,这类型的油膏填充在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冷应用型光缆阻水填充膏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阻水膏由基础油65%~80%,高分子吸油树脂3%~8%,高分子吸水树脂5%~10%,增粘剂2%~4%,增稠剂10%~18%,抗氧剂0.3%~0.8%,分散剂1%~2%,增塑剂1%~2%组成,并按如下工艺生产:在基础油中加入高分子吸油树脂和增粘剂,搅拌下加热到130~160℃使之熔融成均质,然后加入抗氧剂、分散剂及增塑剂,继续保温搅拌30~60min,降温至80℃以下,加入增稠剂和高分子吸水树脂,继续搅拌30~60min,脱气,出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应用型光缆阻水填充膏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阻水膏由基础油65 %~80 %,高分子吸油树脂3 %~8 %,高分子吸水树脂5 %~10 %,增粘剂2 %~4 %,增稠剂10%~18%,抗氧剂0.3%~0.8%,分散剂1%~2%,增塑剂1%~2%组成,并按如下工艺生产:在基础油中加入高分子吸油树脂和增粘剂,搅拌下加热到130~160°C使之熔融成均质,然后加入抗氧剂、分散剂及增塑剂,继续保温搅拌30~60min,降温至80°C以下,加入增稠剂和高分子吸水树脂,继续搅拌30~60min,脱气,出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缆阻水填充膏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阻水膏采用氢化的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作为高分子吸油树脂。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缆阻水填充膏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阻水膏采用二元乙丙橡胶或三元乙丙橡胶 作为增粘剂。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缆阻水填充膏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阻水膏采用合适粘度的加氢白油、润滑油基础油或者合成烯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文龙黄康宁姚黔禹姚小刚姚文东姚智超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畅达光电缆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