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延峰专利>正文

环保水产饲料粘合剂及其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662 阅读:2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环保水产饲料粘合剂,所用原料为尿素、甲醛、豆粉,以质量浓度为37%的甲醛溶液计,甲醛与尿素的重量配比为1∶1.2~1.75,豆粉加入量为由尿素和甲醛进行缩聚反应形成的二羟甲基脲胶液总重量的10~20%,二羟甲基脲胶液的粘度为100~400s。甲醛、尿素是通过三次加料缩聚反应形成二羟甲基脲粘合剂,甲醛含量低,同时由于加入豆粉,降低了二羟甲基脲粘合剂中的甲醛含量,其甲醛含量可达到0.06%以下。本发明专利技术工艺简单易操作,不污染工作环境,对操作人员无甲醛毒害,对由粘合剂制作的水产饲料投入到水中无甲醛污染。粘合饲料时用量少,保持饲料在水中的要求时间涨而不散。(*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环保水产饲料粘合剂及其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饲料粘合剂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水产饲料粘合剂主要由尿素、甲醛两种原料,分二次投料通过加聚、缩聚反应形成羟甲基脲、亚甲基脲粘合剂,对制作饲料有一定效果,耐水时间也较长。但其缺点是羟甲基脲粘合剂、亚甲基脲粘合剂甲醛含量较高,对其粘合的水产饲料甲醛含量也较高,投入到水中有一定的水质甲醛污染,其产品在操作过程中对环境和操作人员也有一定甲醛污染。目前国内市场大力提倡绿色、环保、无公害的饲料,因此提供环保、无公害型饲料粘合剂是非常必须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环保水产饲料粘合剂及其生产工艺,粘合剂中甲醛含量低。本专利技术的环保水产饲料粘合剂,其特征在于所用原料为尿素、甲醛、豆粉,以质量浓度为37%的甲醛溶液计,甲醛与尿素的重量配比为1∶1.2~1.75,豆粉加入量为由尿素和甲醛进行缩聚反应形成的二羟甲基脲胶液总重量的10~20%,二羟甲基脲胶液的粘度为100~400s(涂4杯法),优选200~300s。其它浓度的甲醛的量按照上述浓度折合计算。甲醛与尿素的最佳重量配比为1∶1.2~1.45,使得到的粘合剂中的甲醛含量更低。加入豆粉的作用是降低粘合剂中甲醛含量,尿素与甲醛通过缩聚反应形成二羟甲基脲。因此生产环保水产饲料粘合剂的工艺,是由尿素分三次加入与甲醛进行缩聚反应形成二羟甲基脲粘合剂再与豆粉混合而成,在全部配方量的甲醛溶液中先加入尿素总重量的65~80%,进行第一次缩聚反应,然后再加入尿素总量的10~25%进行第二次缩聚反应,最后加入剩余的尿素,其量为尿素总量的5~10%进行第三次缩聚反应,缩聚反应后得到的胶液粘度控制在100~400s,优选200~300s。-->具体的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将全部配方量的甲醛溶液在搅拌下用碱调节其PH值为7.5~8.0,加入第一次尿素总重量的65~80%,进行第一次缩聚反应,加热均匀升温至85~90℃,在85~90℃下当反应液达到浑浊点时立即用酸调节PH值为5~6,直到缩聚至粘度达到18~20s(涂4杯法)后,再用碱调节PH值为7.0~7.5;(2)冷却反应液温度为50~60℃,加入尿素总量的10~25%在50~60℃、控制PH值在7.0~7.5下进行第二次缩聚反应;(3)加入剩余的尿素,其量为尿素总量的5~10%,在温度为50~60℃,PH值在7.0~7.5下进行第三次缩聚反应,直至尿素全部溶解;(4)在50~60℃下真空脱水,当粘度达到200~300s时停止脱水,冷却至30℃以下加入豆粉,搅拌直至豆粉完全溶解到液胶中;(5)干燥得到粉状产品。本专利技术调节PH的碱优选采用氢氧化钠溶液,酸优选采用甲酸溶液。通过本专利技术得到的粘合剂添加到水产饲料中,使用方法不改变,添加量为饲料重量的0.2~0.8%,耐水时间长达2~12小时涨而不散。本专利技术的优点:甲醛、尿素通过三次加料缩聚反应形成二羟甲基脲粘合剂,甲醛含量低,同时由于加入豆粉,又降低了二羟甲基脲粘合剂中的甲醛含量,其甲醛含量可达到0.06%以下。本专利技术工艺简单易操作,不污染工作环境,对操作人员无甲醛毒害,对由粘合剂制作的水产饲料投入到水中无甲醛污染。粘合饲料时用量少,保持饲料在水中的要求时间涨而不散。                            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甲醛溶液(质量浓度37%)与尿素的重量配比为1∶1.3。(1)将全部配方量的甲醛溶液(质量浓度37%)加入反应釜中,开动搅拌器,在搅拌下用3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为7.5~8.0,加入第一次尿素总重量的80%,进行第一次缩聚反应,开通蒸汽,在40分钟内使反应釜内温度均匀升温至90℃,停止加热,在90℃下保温20分钟,每隔5分钟取液用烧杯接干净温水测浑浊点(白色浑浊为浑浊点)。当反应液达到浑浊点时立即用50%的甲酸溶液调节PH值为5~6,在90℃下-->保温缩聚至粘度达到18~20s(涂4杯法)后,再用3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为7.0~7.5;(2)冷却反应液温度为50~60℃,加入尿素总量的15%进行第二次缩聚反应,在50~60℃下保温40分钟,控制PH值在7.0~7.5;(3)加入剩余的5%的尿素,保持釜内温度为50~60℃,PH值在7.0~7.5的条件下进行第三次缩聚反应,直至尿素全部溶解;(4)在50~60℃下开动真空泵,进行真空脱水,脱水1.5小时,停止脱水(此时胶液粘度达到200~300s),冷却至30℃加入豆粉(豆粉需120目),豆粉加入量为脱水后胶液重量的15%,搅拌直至豆粉完全溶解到液胶中后放料;(5)上述胶液已反应完,开始进一步干燥,以达到粉状产品。可采用高速离心喷雾干燥机,胶在干燥器内形成雾状,干燥机内温度升至180℃,开动喷雾器,干燥器出风口温度要求达到100℃,得到粉状粘合剂。实施例二:按照实施例一的工艺。浓度为37%的甲醛溶液与甲醛的重量配比为1∶1.2,第一缩聚反应,尿素加入量为尿素总量的70%,第二次缩聚反应,尿素加入量为尿素总量的20%,第三次缩聚反应,尿素加入量为尿素总量的10%。缩聚反应后经过脱水形成的二羟甲基脲胶液中加入豆粉的量为胶液量的10%。实施例三:按照实施例一的工艺。浓度为37%的甲醛溶液与甲醛的重量配比为1∶1.45,第一缩聚反应,尿素加入量为尿素总量的65%,第二次缩聚反应,尿素加入量为尿素总量的25%,第三次缩聚反应,尿素加入量为尿素总量的10%。缩聚反应后经过脱水形成的二羟甲基脲胶液中加入豆粉的量为胶液量的20%。实施例四:按照实施例一的工艺。浓度为37%的甲醛溶液与甲醛的重量配比为1∶1.75,第一缩聚反应,尿素加入量为尿素总量的80%,第二次缩聚反应,尿素加入量为尿素总量的13%,第三次缩聚反应,尿素加入量为尿素总量的7%。缩聚反应后经过脱水形成的二羟甲基脲胶液中加入豆粉的量为胶液量的1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环保水产饲料粘合剂,其特征在于所用原料为尿素、甲醛、豆粉,以质量浓度为37%的甲醛溶液计,甲醛与尿素的重量配比为1∶1.2~1.75,豆粉加入量为由尿素和甲醛进行缩聚反应形成的二羟甲基脲胶液总重量的10~20%,二羟甲基脲胶液的粘度为100~400s。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保水产饲料粘合剂,其特征在于所用原料为尿素、甲醛、豆粉,以质量浓度为37%的甲醛溶液计,甲醛与尿素的重量配比为1∶1.2~1.75,豆粉加入量为由尿素和甲醛进行缩聚反应形成的二羟甲基脲胶液总重量的10~20%,二羟甲基脲胶液的粘度为100~400s。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合剂,其特征在于甲醛与尿素的重量配比为1∶1.2~1.4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合剂,其特征在于二羟甲基脲胶液的粘度为200~300s。4、一种生产权利要求1所述环保水产饲料粘合剂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是由尿素分三次加入与甲醛进行缩聚反应形成二羟甲基脲粘合剂再与豆粉混合而成,在全部配方量的甲醛溶液中先加入尿素总重量的65~80%进行第一次缩聚反应,然后再加入尿素总量的10~25%进行第二次缩聚反应,最后加入剩余的尿素,其量为尿素总量的5~10%进行第三次缩聚反应,缩聚反应后得到的胶液粘度控制在100~400s。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延峰李守军
申请(专利权)人:张延峰李守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