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蒋国水专利>正文

手扶斜卧式微耕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66077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8 01: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扶斜卧式微耕机,属于农业耕耘机械技术领域,其包括机身,机身的前端设有旋耕轴,旋耕轴设有若干旋耕刀,机身的后端设有动力机及手扶杆,动力机与旋耕轴之间通过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机身的中部设有支撑轮;所述机身斜角为15°~45°。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更为合理,耕作质量和效益突出,耕作更为平稳,能耕坡度为30°左右的斜坡地,能跨越600mm宽的深沟,能提高转速细化土块和锄草,其结构简单,强度牢固,耐久可靠,外观新颖,使用维修方便,适用于山区小块平地、梯田、蔬菜地、果园地、花木地、大棚地及斜坡地耕作。(*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手扶斜卧式微耕机
本技术涉及农耕机械
,尤其是涉及一种手扶斜卧式微耕机。
技术介绍
微耕机主要用于水田、旱地、园艺设施、农业等土地的耕耘作业,因其具有切土和碎土功能等特点,在我国应用十分广泛。虽然目前市场上微耕机解决了狭小地块的机械化作业问题,但市场上的微耕机工作时存在以下诸多问题:1、进、出作业场地麻烦;2、耕作质量差,效率低下;3、耕作时操作不够灵活;4、不能够耕作斜坡地;5、操控不易,不能跨沟渠;6、不能在低矮的树冠下耕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能够适宜各种工作环境的新型微耕机,如30度左右的坡地、600_宽的深沟跨越、可在低矮的树冠下耕作、田间转移、各种死角等普通微耕机不能够作业的环境。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扶斜卧式微耕机,包括机身,机身的前端设有旋耕轴,旋耕轴设有若干旋耕刀,机身的后端设有动力机及手扶杆,动力机与旋耕轴之间通过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机身的中部设有支撑轮;所述机身斜角为15°?45°。其中,所述支撑轮包括横向垂直于机身设置的轮轴以及设于轮轴两端的双轮,机身位于双轮之间。其中,所述机身前端的重量重于机身后端的重量。进一步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皮带轮、变速器、三角带和传动链,所述动力机与皮带轮连接,皮带轮与变速器通过三角带传动连接,变速器与所述旋耕轴通过传动链传动连接。更进一步的,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与所述三角带配合的离合器。其中,所述机身的前端还设有弧形挡泥板。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1、场地转换方便,操作轻松、简单、灵活;2、能够适应各种工作环境,不留死角,功效高;3、比市场上现有的微耕机其工作效率能高出I?2倍,且耕作效果更好;4、使用维修方便,外观新颖,结构合理,耐久可靠。【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身;2:旋耕轴;3:旋耕刀;4:动力机;5:手扶杆;6:轮轴;7:双轮;8:皮带轮;9:变速器;10:三角带;11:传动链;12:离合器;13:挡泥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见图1至图2所示:一种手扶斜卧式微耕机,包括机身1,机身I的前端设有旋耕轴2及弧形挡泥板13,挡泥板13用于阻挡耕作时泥土溅洒,旋耕轴2设有若干旋耕刀3,机身I的后端设有动力机4及手扶杆5,动力机4可选用汽油机,动力机4与旋耕轴2之间通过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机身I的中部设有支撑轮;机身I斜角为15°?45°。机身I斜角在15°?45°,较佳的机身I斜角为22°,所述机身I斜角是指机身I与地面的夹角,使得机身I呈斜卧姿态,机身I斜卧的作用:降低本微耕机整体高度,防止侧翻;由于高度降低,因而可在果园地、花木地自由行走;可耕坡度为30°左右的坡地;可在低矮的树冠下耕作。支撑轮包括横向垂直于机身I设置的轮轴6以及设于轮轴6两端的双轮7,机身I位于双轮7之间,支撑轮安装于旋耕刀3后面与动力机4前面两者之间偏后的机身I下方位置,机身I前端的重量重于机身I后端的重量,本微耕机采用前重后轻的不平衡结构,可实现切削破碎的目的。采用双轮7结构,其中双轮7为被动轮,耕作时在旋耕刀3的带动下被动行进,主要用于支撑机身1,还可跨越600_宽的深沟,跨越深沟时下压手扶杆5,使位于机身I前端的旋耕刀3抬起,向前推进,然后放下旋耕刀3,双轮7在旋耕刀3带动下即可轻松跨越深沟。传动机构包括皮带轮8、变速器9、三角带10和传动链11,动力机4与皮带轮8连接,皮带轮8与变速器9通过三角带10传动连接,变速器9与旋耕轴2通过传动链11传动连接。传动机构还包括与三角带10配合的离合器12,离合器12采用张紧轮,当离合器12将三角带10张紧时,皮带轮8带动变速器9运行,当离合器12将三角带10放松时,皮带轮8与变速器9脱离传动。动力机4经皮带轮8、三角带10、离合器12、变速箱、传动链11驱动旋耕轴2转动,进而带动旋耕刀3高速旋转实现耕作目的,旋耕轴2的转速可到每分钟800-1500转,提高转速可实现细化土块、锄草深浅随心所欲,实现高速、高效、高质耕作。若干旋耕刀3平行地设置于旋耕轴2上,旋耕轴2平行于地面横向设置,轮轴6设置在旋耕刀3后与动力机4前两者之间的适当位置,作用是使机身I形成前重后轻的不平衡结构。工作时用手将手扶杆5轻轻向上提起,由于旋耕刀3向前滚动的拉力作用,旋耕机就向前推进,需要后退时双手轻轻往回一拉就立即后退,如此简单操作即可进退自如,耕作非常轻松。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扶斜卧式微耕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1),机身(1)的前端设有旋耕轴(2),旋耕轴(2)设有若干旋耕刀(3),机身(1)的后端设有动力机(4)及手扶杆(5),动力机(4)与旋耕轴(2)之间通过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机身(1)的中部设有支撑轮;所述机身(1)斜角为15°~4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扶斜卧式微耕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1),机身(I)的前端设有旋耕轴(2),旋耕轴(2)设有若干旋耕刀(3),机身(I)的后端设有动力机(4)及手扶杆(5),动力机(4)与旋耕轴(2)之间通过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机身(I)的中部设有支撑轮;所述机身(I)斜角为15°?4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扶斜卧式微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轮包括横向垂直于机身(I)设置的轮轴(6 )以及设于轮轴(6 )两端的双轮(7 ),机身(I)位于双轮(7 )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扶斜卧式微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I)前端的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国水
申请(专利权)人:蒋国水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