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网印刷机输出口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65724 阅读:2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7 23:44
一种丝网印刷机输出口结构,包括水平传送带、托架以及与所述水平传送带传动连接的驱动机构,所述水平传送带设置于托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传动带与输送网带之间设置有过渡衔接带。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水平传动带与输送网带之间设置有过渡衔接带,在太阳能电池片运输至水平传动带与输送网带之间时,在过渡衔接带的导向作用下,太阳能电池片得以平稳、准确的滑入输送网带上,以便于下一道工序的顺利进行;由于设置了过渡衔接带,大大降低了太阳能电池片自水平传动带滑入输送网带上的冲力,这就有效降低了太阳能电池片的破碎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产效率,增强了市场竞争力。(*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丝网印刷机输出口结构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电池片丝网印刷
,具体指一种丝网印刷机输出口结构。
技术介绍
太阳能电池片的丝网印刷工艺中一般需要一台印刷机在硅片背面用银浆印刷上背极,另需要一台印刷机在硅片上通过铝浆印刷成背场,还需要一台印刷机在硅片表面用银浆印刷上正栅,而每道印刷工艺的完成后都需要经过丝网印刷输出口由输送网带将太阳能电池片运输进入下一道工序。现有运输工艺中,一般是在丝网印刷机的输出口处设置一水平传送带,在该水平传送带的末端即为输送网带,为了减少太阳能电池片与输送网带之间的接触面积,输送外带的两侧对应设置有能将太阳能电池片的两侧架起的支架,经丝网印刷完成的太阳能电池片经水平传送带输出,在水平传送带的末端处滑入输送网带上的支架上,从而运输至下一道工序处。采用上述运输结构,由于太阳能电池片质轻,在经过水平传送带与传送网带的衔接处时,极易因衔接处存在空隙、运行不平稳而发生歪曲,导致太阳能电池片在输送网带的支架上放置不规则,进而影响下一道工序的进行;另外,太阳能电池片在经过水平传送带与传送网带的衔接处时,也极易因冲力过大而导致太阳能电池片破碎,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使太阳能电池片平稳、准确的运送至输送网带上的丝网印刷机输出口结构。本技术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有效降低太阳能电池片的损毁率的丝网印刷机输出口结构。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丝网印刷机输出口结构,包括水平传送带、托架以及与所述水平传送带传动连接的驱动机构,所述水平传送带设置于托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传动带与输送网带之间设置有过渡衔接带。作为改进,所述的过渡衔接带的为两条,所述过渡衔接带的前端分别对称布置于水平传动带的两侧并与托架粘结为一体,后端分别延伸至输送网带上。较好的,所述输送网带的两侧对应设置有能将太阳能电池片的两侧架起的支架,所述过渡衔接带搁置在对应一侧的支架上。作为优选,所述过渡衔接带的后端自上而下逐渐变薄,且所述过渡衔接带的后端末端为圆角结构。所述托架上位于水平传送带的两侧分别对应设置有防止太阳能电池片运行歪斜的限位件,以保证太阳能电池片在传送带上运送平稳;优选地,所述过渡衔接带长为8cm?15cm,宽为 0.5cm ?2cm。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技术在水平传动带与输送网带之间设置有过渡衔接带,在太阳能电池片运输至水平传动带与输送网带之间时,在过渡衔接带的导向作用下,太阳能电池片得以平稳、准确的滑入输送网带上,以便于下一道工序的顺利进行;由于设置了过渡衔接带,大大降低了太阳能电池片自水平传动带滑入输送网带上的冲力,这就有效降低了太阳能电池片的破碎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产效率,增强了市场竞争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丝网印刷机输出口结构包括水平传送带1、托架2以及与水平传送带I传动连接的驱动机构,水平传送带I设置于托架2上,托架2上位于水平传送带I的两侧分别对应设置有防止太阳能电池片运行歪斜的限位件21,以保证太阳能电池片100在水平传送带I上运送平稳;水平传动带I与输送网带3之间设置有过渡衔接带4,本实施例中的过渡衔接带4的为两条,两过渡衔接带4的前端分别对称布置于水平传动带I的两侧并与托架2粘结为一体,两过渡衔接带4的后端延伸至输送网带3上,输送网带3的两侧对应设置有能将太阳能电池片的两侧架起的支架31,以减少太阳能电池片与输送网带3之间的接触面积,尽可能降低太阳能电池片的磨损率,过渡衔接带4对应搁置在位于同一侧的支架31上。采用上述结构,在太阳能电池片100运输至水平传动带I与输送网带3之间时,在过渡衔接带4的导向作用下,太阳能电池片100得以平稳、准确的滑入输送网带3上、架设在支架31上,并随着输送网带3的运动向前运行,以进入下一道处理工序中;同时,过渡衔接带4的设置大大降低了太阳能电池片自水平传动带I滑入输送网带3上的冲力,有效降低了太阳能电池片的破碎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产效率,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过渡衔接带4的后端自上而下逐渐变薄,采用这样的结构,可以进一步降低太阳能电池片滑到支架31上的冲力,将太阳能电池片的破碎率降至最低;过渡衔接带4的末端为圆角结构41,以减少过渡衔接带4与太阳能电池片之间的摩擦。本实施例中过渡衔接带4长为8cm?15cm,宽为0.5cm?2cm,以便于在将太阳能电池片成功导向至输送网带3上的同时,避免过渡衔接带4过长、过宽而增加其对太阳能电池片造成的摩擦。较好的,本实施例的过渡衔接带4采用硅胶材料制成,利用硅胶质软及富有弹性的特点,降低太阳能电池片在脱离过渡衔接带4时的振动力,避免太阳能电池片运输歪曲或碎裂。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软质材料,只要能实现本实施例的目的即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丝网印刷机输出口结构,包括水平传送带(1)、托架(2)以及与所述水平传送带(1)传动连接的驱动机构,所述水平传送带(1)设置于托架(2)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传动带(1)与输送网带(3)之间设置有过渡衔接带(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丝网印刷机输出口结构,包括水平传送带(I)、托架(2)以及与所述水平传送带(I)传动连接的驱动机构,所述水平传送带(I)设置于托架(2)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传动带(I)与输送网带(3)之间设置有过渡衔接带(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网印刷机输出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渡衔接带(4)的为两条,所述过渡衔接带(4)的前端分别对称布置于水平传动带(I)的两侧并与托架(2)粘结为一体,后端分别延伸至输送网带(3)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丝网印刷机输出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网带(3)的两侧对应设置有能将太阳能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竺峰赵国成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富星太阳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