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管桩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64575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7 20: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混凝土管桩生产线,整个车间由左、中、右三跨组成。其中,左跨车间沿车间纵向从前到后依次设置张拉区、离心区、蒸养区、放张区、边丝拆卸区、高压蒸养区;中跨车间沿车间纵向从前到后依次设置布料区、盖模存放区、笼筋堆放区、笼筋装配区、装笼区、吊桩及清模区、头尾板拆卸及产品检验区;右跨车间沿车间纵向从前到后依次设置拌合楼、滚焊区、墩头区、端头板制作区;左跨车间的边丝拆卸区延伸到中跨车间;右跨车间的滚焊区延伸到中跨车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管桩生产中的吊桩、清模、喷脱模剂、装笼等工序设置在链条机组上的不同的位置作业,与传统生产线相比,避免了人员集中作业,减少了人员避让吊机的次数,消除了安全隐患。(*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管粧生产线
本技术涉及一种混凝土管桩生产线
技术介绍
管桩生产属劳动密集型企业,传统的管桩生产线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安全隐患多。特别是在拆模区域,吊管模、拆边丝、拆头尾板、揭盖模、吊桩、喷脱模剂、装笼、装头尾板等多个工序交叉在一起,人员集中在一起作业,吊机在拆模区域来回穿梭,人员需频繁避让吊机,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近年有些管桩厂专利技术了管桩流水生产线,劳动强度大、安全隐患多的状况有所改善。但这些流水生产线投资大、对工人的素质要求高、设备的故障多、维护成本高、甚至会因某台设备发生故障而导致整条生产线停产几个小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克服现有生产线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劳动环境好、劳动强度低、安全隐患少、投资小的混凝土管桩生产线。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一种混凝土管桩生产线,整个生产线车间由左、中、右三跨组成,左跨车间沿车间纵向从前到后依次设置张拉区、离心区、蒸养区、放张区、边丝拆卸区、高压蒸养区;中跨车间沿车间纵向从前到后依次设置布料区、盖模存放区、笼筋堆放区、笼筋装配区、装笼区、吊桩及清模区、头尾板拆卸及产品检验区;右跨车间沿车间纵向从前到后依次设置拌合楼、滚焊区、墩头区、端头板制作区;左跨车间所述的边丝拆卸区延伸到中跨车间;右跨车间所述的滚焊区延伸到中跨车间;所述拌合楼下设有混凝土泵机,所述布料区设有计量布料车、管模输送机;所述边丝拆卸区内沿车间横向设有拆边丝链条机;在所述拆边丝链条机上设有拆边丝装置,拆边丝装置位于左跨车间与右跨车间的连接处;所述的吊桩及清模区和装笼区上沿车间纵向设有底模链条机组,在底模链条机组上设有底模自动喷脱模剂装置,所述底模自动喷脱模剂装置的安装方向与底模链条机组相垂直。当底模链条机组把底模送到自动喷脱模剂装置位置时,底模自动喷脱模剂装置自动对底模喷脱模剂;所述的盖模存放区上沿车间纵向设有盖模链条机组,在盖模链条机组上设有盖模自动喷脱模剂装置,所述盖模自动喷脱模剂装置的安装方向与盖模链条机组相垂直。当盖模链条机组把盖模送到盖模喷脱模剂位置时,盖模自动喷脱模剂装置自动对盖模喷脱模剂。所述的头尾板拆卸及产品检验区到笼筋装配区之间,一侧沿车间纵向设有头板输送机,另一侧沿车间纵向设有尾板输送机;在笼筋装配区,沿车间横向设有一台笼筋输送机。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在车间的中跨设置有底模链条机组和盖模链条机组,将管桩生产中的吊桩、清模、喷脱模剂、装笼等工序设置在链条机组上的不同的位置作业;在头尾板拆卸及产品检验区定点拆卸头尾板,再通过头尾板输送机将头尾板送到装笼区安装头尾板,与传统生产线相比,避免了人员集中作业,减少了人员避让吊机的次数,消除了安全隐患;2、整个车间布局合理,设备数量少,与自动化流水生产线相比,具有故障点少,投资小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生产线示意图。图中:1、拌合楼,2、布料区,3、张拉区,4、离心区,5、蒸养区,6、放张区,7、边丝拆卸区,8、高压蒸养区,9、头尾板拆卸及产品检验区,10、端头板制作区,11、吊桩及清模区,12、墩头区,13、装笼区,14、笼筋装配区,15、滚焊区,16、笼筋堆放区,17、盖模存放区。图中:101、拆边丝链条机,102、拆边丝装置,103、底模链条机组,104、底模自动喷脱模剂装置,105、盖模链条机组,106、盖模自动喷脱模剂装置,107、头板输送机,108、尾板输送机,109、笼筋输送机,110、泵机,111、计量布料车,112、管模输送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技术的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一步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混凝土管桩生产线,整个车间由左、中、右三跨组成,左跨车间从前到后依次设置张拉区3、离心区4、蒸养区5、放张区6、边丝拆卸区7、高压蒸养区8 ;中跨车间从前到后依次设置布料区2、盖模存放区17、笼筋堆放区16、笼筋装配区14、装笼区13、吊桩及清模区11、头尾板拆卸及产品检验区9 ;右跨车间从前到后依次设置拌合楼1、滚焊区15、墩头区12、端头板制作区10。左跨车间所述的边丝拆卸区7延伸到中跨车间的头尾板拆卸及产品检验区9 ;右跨车间所述的滚焊区15延伸到中跨车间的笼筋堆放区16和盖模存放区17之间。拌合楼I下设有两台混凝土泵机110,布料区2设有两台计量布料车111、一台管模输送机112 ;所述管模输送机112位于布料区2内靠近盖模存放区17的一侧。所述混凝土泵机110沿车间横向设有泵送管,计量布料车111下沿车间横向设有轨道。工作时,把管模吊到计量布料车111上,计量布料车111移动的过程中完成管模的布料。边丝拆卸区7上沿车间横向设有两台拆边丝链条机101 ;在该拆边丝链条机的中部,即左跨车间与右跨车间的连接处,设有拆边丝装置102。工作时,吊机将放张后的管模吊到拆边丝链条机101上,拆边丝链条机101行走时,工人在拆边丝装置102上拆边丝,当拆边丝链条机101把管模送到车间中跨时,管模上的边丝就可以拆卸完毕。吊桩及清模区11和装笼区13上沿车间纵向设有底模链条机组103,在底模链条机组103的中部设有底模自动喷脱模剂装置104,底模自动喷脱模剂装置104的安装方向与底模链条机组103相垂直。工作时,吊机将拆完边丝的管模吊到底模链条机组103上,并将盖模吊到盖模链条机组105上,管桩则吊到头尾板拆卸及产品检验区9上拆卸头尾板。当底模链条机组103把底模送到底模自动喷脱模剂装置104位置时,底模自动喷脱模剂装置104自动对底模喷脱模剂。喷好脱模剂的底模由底模链条机组103继续往前送,当把底模送到装笼区13时,吊机把装好头尾板的笼筋吊入底模。这样便把拆边丝、拆头尾板、装笼等工序分开在不同的地点作业。盖模存放区17上沿车间纵向设有盖模链条机组105,该盖模链条机起存放并输送盖模的作用。在盖模链条机组的中部设有盖模自动喷脱模剂装置106,盖模自动喷脱模剂装置106的安装方向与盖模链条机组105相垂直。当盖模链条机组105把盖模送到盖模自动喷脱模剂106位置时,盖模自动喷脱模剂装置106自动对盖模喷脱模剂。在头尾板拆卸及产品检验区9到笼筋装配区14之间,左侧沿车间纵向设有一台头板输送机107,右侧沿车间纵向设有一台尾板输送机108 ;在笼筋装配区14,沿车间横向设有一台笼筋输送机109。在尾板拆卸及产品检验区9,工人定点把管桩上的头板和尾板拆卸后分别放到头板输送机107和尾板输送机108上,由输送机把头板和尾板送到笼筋装配区14。在笼筋装配区14,头板安装工人可先安装头板,然后通过笼筋输送机109把已装好头板的笼筋送到尾端,再由尾板安装工人安装尾板,从而达到在该区域的固定位置上安装头尾板并避让吊机的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混凝土管桩生产线,整个生产线车间由左、中、右三跨组成,左跨车间沿车间纵向从前到后依次设置张拉区(3)、离心区(4)、蒸养区(5)、放张区(6)、边丝拆卸区(7)、高压蒸养区(8);中跨车间沿车间纵向从前到后依次设置布料区(2)、盖模存放区(17)、笼筋堆放区(16)、笼筋装配区(14)、装笼区(13)、吊桩及清模区(11)、头尾板拆卸及产品检验区(9);右跨车间沿车间纵向从前到后依次设置拌合楼(1)、滚焊区(15)、墩头区(12)、端头板制作区(10);左跨车间所述的边丝拆卸区(7)延伸到中跨车间;右跨车间所述的滚焊区(15)延伸到中跨车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拌合楼(1)下设有混凝土泵机(110),所述布料区(2)设有计量布料车(111)和管模输送机(112);所述边丝拆卸区(7)内沿车间横向设有拆边丝链条机(101);在所述拆边丝链条机(101)上设有拆边丝装置(102),所述拆边丝装置(102)位于左跨车间与右跨车间的连接处; 所述吊桩及清模区(11)和装笼区(13)上沿车间纵向设有底模链条机组(103),在底模链条机组(103)上设有底模自动喷脱模剂装置(104),所述底模自动喷脱模剂装置(104)的安装方向与底模链条机组(103)相垂直; 所述盖模存放区(17)上沿车间纵向设有盖模链条机组(105),在盖模链条机组(105)上设有盖模自动喷脱模剂装置(106),所述盖模自动喷脱模剂装置(106)的安装方向与盖模链条机组(105)相垂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管桩生产线,整个生产线车间由左、中、右三跨组成,左跨车间沿车间纵向从前到后依次设置张拉区(3)、离心区(4)、蒸养区(5)、放张区(6)、边丝拆卸区(7)、高压蒸养区(8);中跨车间沿车间纵向从前到后依次设置布料区(2)、盖模存放区(17)、笼筋堆放区(16)、笼筋装配区(14)、装笼区(13)、吊桩及清模区(11)、头尾板拆卸及产品检验区(9);右跨车间沿车间纵向从前到后依次设置拌合楼(I)、滚焊区(15)、墩头区(12)、端头板制作区(10);左跨车间所述的边丝拆卸区(7)延伸到中跨车间;右跨车间所述的滚焊区(15)延伸到中跨车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拌合楼(I)下设有混凝土泵机(110),所述布料区(2)设有计量布料车(111)和管模输送机(112);所述边丝拆卸区(7)内沿车间横向设有拆边丝链条机(101);在所述拆边丝链条机(1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立军马进元张钊茂
申请(专利权)人:建华建材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