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建筑节能
,涉及一种新型高强预制地热能混凝土管桩。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浅层地热能的利用成为一种新型节能方式,地热能不但可以节约化石能源,还能减少污染的排放,是未来新型能源的一种。目前,地源热泵技术利用换热井中埋管技术可以实现换热和能量存储提取,但是,传统的地热交换系统需要占用大量场地和地下空间,且初期投资高、安装难度大,制约了地热能资源的广泛应用。近年来,在传统地源热泵技术的基础上,将其与桩基协同施工和工作,形成一种全新的建筑节能技术—“能量桩”,能量桩将传统的地热交换系统的地埋管浇筑在桩基混凝土中,使其兼具结构构件和换热器双重功能,系统造价低。能量桩将环保的概念融入到桩基工程中,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但是,现有的能量桩中埋设换热管,大大削弱基桩的竖向承载能力,为了满足安全要求,传统能量桩桩型一般采用直径较大的钻孔灌注桩,现场工序繁杂、工期长、成本高。因此,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工期短、成本低、安全度高的新型结构的能量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寻求设计提供一种新型高强预制管桩能量桩,在现有预制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高强预制地热能混凝土管桩,其特征在于主体结构包括预制管桩桩体、预制管桩桩端、下部钢筋笼、上部钢筋笼、PE热交换管、管芯填充介质、桩基承台、管桩端头板和保护套管;预制管桩桩体为预制钢筋混凝土管桩或钢管桩;预制管桩桩体嵌入式安装在桩基承台的底部;预制管桩桩体的底端为预制管桩桩端,预制管桩桩端为闭口结构或在预制管桩桩端安装闭口桩尖;下部钢筋笼和上部钢筋笼组合构成支架,下部钢筋笼和上部钢筋笼的分界线距离预制管桩桩体的顶端设计标高2m,下部钢筋笼由直径6mm、间距200mm的箍筋和四根直径10mm的纵筋绑扎构成;上部钢筋笼由直径8mm、间距150mm的箍筋和六根直径20mm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高强预制地热能混凝土管桩,其特征在于主体结构包括预制管桩桩体、预制管桩桩端、下部钢筋笼、上部钢筋笼、PE热交换管、管芯填充介质、桩基承台、管桩端头板和保护套管;预制管桩桩体为预制钢筋混凝土管桩或钢管桩;预制管桩桩体嵌入式安装在桩基承台的底部;预制管桩桩体的底端为预制管桩桩端,预制管桩桩端为闭口结构或在预制管桩桩端安装闭口桩尖;下部钢筋笼和上部钢筋笼组合构成支架,下部钢筋笼和上部钢筋笼的分界线距离预制管桩桩体的顶端设计标高2m,下部钢筋笼由直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秀霞,刘俊伟,李晓玲,朱娜,尚文昌,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