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筋混凝土预制防浪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591792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24 17: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钢筋混凝土预制防浪桩,包括钢筋骨架(1)和混凝土(2),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的横截面由平行延伸的上边(3)和下边(4)以及垂直于上下边(4)并连接上下边(4)的连接部分(5)构成,桩身在垂直于横截面的轴向方向上延伸,连接部分(5)与上边(3)和下边(4)相垂直,上边(3)和下边(4)的宽度被连接部分(5)等分,其中所述防浪桩的上边(3)的宽度W1与连接部分的厚度T3的比值范围为2~3,下边(4)的宽度W2与连接部分的厚度T3的比值范围为4~4.72。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钢筋混凝土预制防浪桩在不增加材料消耗的情况下获得了更好的抗移动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混凝土预制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堤岸防浪的钢筋混凝土预制防浪粧。
技术介绍
我国水体众多,在山区和南方地区的汛期时经常会由于水量急剧增加而产生严重的自然灾害。堤岸被风浪冲击淘刷,堤外坡土粒易被水流冲走,轻则把堤坡冲刷成浪坎,使堤身发生崩塌险情;重则使堤身完全破坏造成溃口。较好的解决方法是构筑钢筋混凝土的堤坝来防御灾害,但其成本太高,耗时过长,在很多岸段不适合采用。因此,成本低廉且应用灵活的钢筋混凝土预制防浪粧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现有的钢筋混凝土预制防浪粧多为板粧、方粧等结构。方粧用料量大,成本较高,与土层的结合面积较小,相应地造成沉粧后容易发生移动。板粧成本相对方粧要低,但其结构为单层,抗冲击能力比较弱,也比较容易发生移动。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钢筋混凝土预制防浪粧,包括钢筋骨架和混凝土,所述粧体的横截面由平行延伸的上边和下边以及垂直于上下边并连接上下边的连接部分构成,粧身在垂直于横截面的轴向方向上延伸,连接部分与上边和下边相垂直,上边和下边的宽度被连接部分等分,其中所述防浪粧的上边的宽度与连接部分的厚度的比值范围为2?3,下边的宽度与连接部分的厚度的比值范围为4?4.72。优选地,所述防浪粧的上边的宽度与连接部分的厚度的比值为2.22,下边的宽度与连接部分的厚度的比值为4.72。优选地,所述防浪粧的连接部分的宽度与上边的厚度的比值范围为3?4,下边的厚度与上边的厚度的比值范围为I?2。优选地,所述防浪粧的连接部分的宽度与上边的厚度的比值为3.17,下边的厚度与上边的厚度的比值为1.25。优选地,防浪粧的上边的宽度为400mm,厚度为120mm ;下边的宽度为850mm,厚度为150mm ;连接部分的宽度为380mm,厚度为180mm。优选地,防浪粧的各个角部为圆弧形。优选地,圆弧角的角度为90°,圆弧半径为22-28mm。优选地,所述圆弧半径为25mm。优选地,上边和下边中各平行地均匀排列一排主筋,其中上边和下边中都有一根主筋设置在其宽度的等分点,上边和下边中的主筋分别通过箍筋连接在一起形成钢筋排;处于上边和下边宽度等分点的主筋通过另一组箍筋连接在一起,形成另一个钢筋排。优选地,连接部分中设置有两列主筋,上边和下边中各平行地均匀排列两排主筋,其中上边和下边中的每排主筋中都有两根设置在与连接部分中的两列主筋齐平的位置,上边和下边中的箍筋分别从所有主筋的外围将主筋连接在一起,分别在上边和下边中形成一个钢筋笼;上边和下边中的与连接部分的主筋齐平的主筋通过另一组箍筋与连接部分的主筋连接在一起,形成另一个钢筋笼。优选地,防浪粧在下边的两侧面上设置有连接槽,其中一侧的连接槽为凸起结构,另一侧的连接槽为凹陷结构,两侧的凸起结构和凹陷结构能够互相契合。优选地,所述凸起结构和凹陷结构契合后还留有一个空隙。优选地,所述空隙用于灌浆或加入止水材料。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如下:(I)本技术的钢筋混凝土预制防浪粧采用工字型截面,增加了与土层的接触面积,在不增加材料消耗的情况下获得了更好的抗移动能力;采用了特定的上下边与连接部的比例,从而能够以最佳的性价比提供上述性能。(2)本技术的钢筋混凝土预制防浪粧内部的钢筋骨架结构可以保证上下边和连接部分之间的结合力,有效防止粧身在外力作用下毁坏或阶梯,并且钢筋骨架有不同的选择,既有利于小型粧节约钢筋材料,又有利于大型粧获得足够的强度;(3)本技术的钢筋混凝土预制防浪粧之间的连接处设置了可以互相契合的结构,可以有效防止沉粧后粧与粧之间的位置发生移动;契合结构中间留有注浆的空隙,可以提高粧间的水密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钢筋混凝土预制防浪粧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钢筋混凝土预制防浪粧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钢筋混凝土预制防浪粧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两粧接合部位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钢筋混凝土预制防浪粧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的钢筋混凝土预制防浪粧的一个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所述钢筋混凝土预制防浪粧包括钢筋骨架I和混凝土 2。粧体的横截面呈工字型,粧身在垂直于横截面的轴向方向上延伸。粧体截面由平行延伸的上边3和下边4以及垂直于上下边并连接上下边的连接部分5构成。优选地,连接部分5与上边3和下边4相垂直,上边3和下边4的宽度被连接部分5等分。防浪粧的各个角部均为圆弧形。圆弧角的角度优选为90°,圆弧半径为22-28_,优选为25mm。在本专利技术中,为达到最佳的力学结构以及防浪效果,防浪粧的上边3的宽度Wl与连接部分的厚度T3的比值Wl/ T3范围为2?3,下边4的宽度W2与连接部分的厚度T3的比值W2/ T3范围为4?4.72。优选地,上边3的宽度Wl与连接部分的厚度T3的比值Wl/T3为2.22,下边4的宽度W2与连接部分的厚度T3的比值W2/ T3为4.72。连接部分5的宽度W3与上边3的厚度Tl的比值W3/ Tl范围为3?4,下边4的厚度T2与上边3的厚度Tl的比值T2/ Tl范围为I?2。优选地,连接部分5的宽度W3与上边3的厚度Tl的比值W3/ Tl为3.17,下边4的厚度T2与上边3的厚度Tl的比值T2/Tl 为 1.25。更为优选地,上边3的宽度Wl为400mm,厚度Tl为120mm ;下边4的宽度W2为850mm,厚度T2为150mm ;连接部分5的宽度W3为380mm,厚度T3为180mm。防浪粧的钢筋骨架I位于粧身中部,其外部覆盖混凝土 2形成粧体。钢筋骨架I由主筋11和辅筋12组成。主筋11可采用预应力钢筋,辅筋12可采用低碳冷拔钢丝。其中主筋11沿粧体延伸方向设置,辅筋12横向连接各主筋11,使整个钢筋骨架I成为一体。主筋11和辅筋12的连接方式可以是焊接或捆扎等。上边3和下边4中各平行地均匀排列一排主筋11,其中上边3和下边4中都有一根主筋11设置在其宽度的等分点,上边3和下边4中的主筋11分别通过箍筋12连接在一起,分别在上边3和下边4中形成一个钢筋排。处于上边3和下边4宽度等分点的主筋11通过另一组箍筋12连接在一起,这样就将上边3和下边4中的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筋混凝土预制防浪桩,包括钢筋骨架(1)和混凝土(2),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的横截面由平行延伸的上边(3)和下边(4)以及垂直于上下边(4)并连接上下边(4)的连接部分(5)构成,桩身在垂直于横截面的轴向方向上延伸,连接部分(5)与上边(3)和下边(4)相垂直,上边(3)和下边(4)的宽度被连接部分(5)等分,其中所述防浪桩的上边(3)的宽度W1与连接部分的厚度T3的比值范围为2~3,下边(4)的宽度W2与连接部分的厚度T3的比值范围为4~4.7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芳斌油妍利杨少华赵伟华
申请(专利权)人:建华建材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