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水循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363423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7 19: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冷却水循环系统,包括冷却塔、蓄水池、水泵及增压泵管网,蓄水池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水泵的入水口连接,水泵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待冷却设备的入水口连接,冷却塔中设置有水轮机、布水器及风叶,水轮机包括壳体、叶轮、第一入水口、第二入水口及出水口,第一入水口与第二入水口的液体流入方向相反;风叶设置在冷却塔的顶部并通过一传动轴连接至叶轮的中心;所述增压泵管网用于对待冷却设备的出水口流出的液体进行增压,并将增压后的液体分两路分别流向水轮机的第一入口及第二入口;所述水轮机的出水口连接至冷却塔的布水器,冷却塔的出水口连接至蓄水池。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冷却水循环系统,实现了较佳冷却效果的同时,降低了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冷却水循环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玻璃制造行业冷却
,特别是涉及一种冷却水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传统的玻璃工业冷却水循环系统,其冷却塔是电动风机型的,即由电机带动风叶转动进行抽风,需要用电。冷却塔一般是用电动机通过联轴器、传动轴、减速机来驱动冷却塔的风机,风机的抽风使进入冷却塔的水流快速散热冷却,然后又由水泵加压将水流输送到玻璃熔窑锡槽生产车间的水包管道中,使用后(变成热水)再引入冷却塔冷却,周而复始进行循环水的冷却处理。由于循环过程中使用了热水泵、风机电动机等,都需要消耗巨大的电量,从而使得冷却水循环系统的能耗大及运行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传统的冷却水循环系统的能耗大及运行成本高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冷却水循环系统。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提供一种冷却水循环系统,包括至少一冷却塔、蓄水池、水泵及增压泵管网,所述冷却塔设置在所述蓄水池的上方,所述蓄水池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水泵的入水口连接,所述水泵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待冷却设备的入水口连接;所述冷却塔中设置有水轮机、布水器及风叶,所述水轮机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中的叶轮、第一入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冷却水循环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冷却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冷却塔、蓄水池、水泵及增压泵管网,所述冷却塔设置在所述蓄水池的上方,所述蓄水池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水泵的入水口连接,所述水泵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待冷却设备的入水口连接;所述冷却塔中设置有水轮机、布水器及风叶,所述水轮机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中的叶轮、第一入水口、第二入水口及出水口,所述第一入水口、第二入水口及出水口形成在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一入水口与第二入水口的液体流入方向相反;所述风叶设置在冷却塔的顶部并通过一传动轴连接至叶轮的中心;所述增压泵管网用于对所述待冷却设备的出水口流出的液体进行增压,并将增压后的液体分两路分别流向所述水轮机的第一入口及第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璃工业冷却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冷却塔、蓄水池、水泵及增压泵管网,所述冷却塔设置在所述蓄水池的上方,所述蓄水池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水泵的入水口连接,所述水泵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待冷却设备的入水口连接;所述冷却塔中设置有水轮机、布水器及风叶,所述水轮机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中的叶轮、第一入水口、第二入水口及出水口,所述第一入水口、第二入水口及出水口形成在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一入水口与第二入水口的液体流入方向相反;所述风叶设置在冷却塔的顶部并通过一传动轴连接至叶轮的中心;所述增压泵管网用于对所述待冷却设备的出水口流出的液体进行增压,并将增压后的液体分两路分别流向所述水轮机的第一入口及第二入口;所述水轮机的出水口连接至所述冷却塔的布水器,所述冷却塔的出水口连接至所述蓄水池,所述待冷却设备为玻璃窑炉锡槽;所述增压泵为变频增压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泵管网包括一增压泵及双回水管道,所述待冷却设备的出水口与所述增压泵的入水口连接,所述增压泵的出水口通过所述双回水管道分别与所述水轮机的第一入口及第二入口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水循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文耀郑钢谭果纯李涛何大庆王业凤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醴陵旗滨玻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