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焦化煤气冷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315530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3 17: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焦化煤气冷却系统,包括初冷器,初冷器包括高温冷却部、中温冷却部和低温冷却部,中温冷却部具有第一冷却回路,低温冷却部具有第二冷却回路,第一冷却回路包括第一冷却塔和第一冷却水泵,第二冷却回路包括制冷机组,制冷机组分别通过两段管路与低温冷却部连接分别用于从低温冷却部接受冷却水和向低温冷却部输送冷却水,制冷机组还通过管路串联设置有第二冷却塔和第二冷却水泵,制冷机组和所述高温冷却部也通过两段管路连接,两段管路分别用于由制冷机组向高温冷却部输送冷却水以及由高温冷却部热交换后向制冷机组输送热水。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充分利用粗煤气中的余热,降低了一次能源的消耗量。(*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焦化煤气冷却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冷却系统,特别是一种焦化煤气冷却系统。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目前现有的焦炉焦化煤气冷却系统包括初冷器,所述初冷器包括高温冷却部1、中温冷却部2和低温冷却部3,所述中温冷却部2具有第一冷却回路,所述低温冷却3部具有第二冷却回路,所述第一冷却回路包括第一冷却塔5和用于将冷却水通过管路10泵送至所述第一冷却塔5的第一冷却水泵4,所述第二冷却回路包括制冷机组8,所述制冷机组8分别通过两段管路(管段11和管段12)与所述低温冷却部3连接分别用于从低温冷却部3接受冷却水并向低温冷却部3输送冷却水,所述制冷机组8还通过管路串联设置有第二冷却塔6和第二冷却水泵7。来自焦炉经循环氨水喷洒冷却的粗煤气通过气液分离器,气体和液体初步分离,煤气进入初冷器进行冷却,将煤气冷却至21°C左右。在初冷器高温冷却部,煤气与冷却管内的循环水换热,煤气从85°C左右冷却到50°C左右;初冷器中温冷却部2,利用冷却塔冷却煤气,冷却循环水温度由32°C升至40°C后去冷却塔冷却;煤气在初冷器低温冷却部3与冷却管内的冷水换热,煤气从40°C冷却至21°C,冷却水由16°C升至23°C再次返回制冷机组8进行冷却,以此完成一个循环。现有的焦化粗煤气初冷器冷却系统中,主要利用冷却塔和制冷机组来冷却粗煤气,未能充分利用粗煤气中包含的中品味热量,自然散热和制冷机组驱动热源方面存在大量能源损失。同时,冷却塔和制冷机组配套的冷却塔存在冷却水蒸发损失和飘水损失。环境温度随季节变化时,造成煤气冷却系统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充分利用粗煤气中的余热的焦化煤气冷却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焦化煤气冷却系统,包括初冷器,所述初冷器包括高温冷却部、中温冷却部和低温冷却部,所述中温冷却部具有第一冷却回路,所述低温冷却部具有第二冷却回路,所述第一冷却回路包括第一冷却塔和用于将冷却水通过管路泵送至所述第一冷却塔的第一冷却水泵,所述第二冷却回路包括制冷机组,所述制冷机组分别通过两段管路与所述低温冷却部连接分别用于从低温冷却部接受冷却水和向低温冷却部输送冷却水,所述制冷机组还通过管路串联设置有第二冷却塔和第二冷却水泵,其中,所述制冷机组和所述高温冷却部也通过两段管路连接,所述两段管路分别用于由制冷机组向高温冷却部输送冷却水以及由所述高温冷却部热交换后向制冷机组输送热水。作为优选,用于由高温冷却部向制冷机组输送热水的管路上设置有热水泵。作为优选,用于由制冷机组向低温冷却部输送冷水的管路上设置有冷水泵。作为优选,所述制冷机组为溴化锂吸收式热泵。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充分利用粗煤气中的余热,降低了一次能源的消耗量。2、减少了冷却塔的使用,有效降低冷却水的蒸发损失和飘水损失。3、利用制冷机组,可以使煤气冷却系统运行稳定,不受天气变化影响。【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焦化煤气冷却系统的原理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焦化煤气冷却系统的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焦化煤气冷却系统,包括初冷器,所述初冷器包括高温冷却部1、中温冷却部2和低温冷却部3,所述中温冷却部2具有第一冷却回路,所述低温冷却部具有第二冷却回路,所述第一冷却回路包括第一冷却塔5和用于将冷却水通过管路10泵送至所述第一冷却塔5的第一冷却水泵4,所述第二冷却回路包括制冷机组8,所述制冷机组8分别通过管路11和管路12与所述低温冷却部3连接,分别用于从低温冷却部3接受冷却水和向低温冷却部3输送冷却水,所述制冷机组8还通过管路16串联设置有第二冷却塔6和第二冷却水泵7,其中,所述制冷机组8和所述高温冷却部I也通过管路14和管路15连接,所述两段管路分别用于由制冷机组8向高温冷却部I输送冷却水以及由所述高温冷却部I热交换后向制冷机组8输送热水。在夏季粗煤气冷却工艺中,来自焦炉的粗煤气依次通过初冷器的高温冷却部1、中温冷却部2以及低温冷却部3完成换热,最后降低至21°C后排出;在高温冷却部I与粗煤气换热升温后的换热冷却水(约75°C )用作可以经由管路14传送至制冷机组8,经制冷机组8降温至65°C后再循环回高温冷却部1,满足高温冷却部I粗煤气冷却需求。在本技术中,制冷机组8优选可以为溴化锂吸收式热泵;在中温冷却部2与粗煤气换热升温后的冷却水通过第一冷却水泵4输送至第一冷却塔5中进行降温,降温后循环回中温冷却部2 ;低温冷却部3的管路11和管路12与制冷机组8连接,通过制冷机组输出的16°C冷水来满足吸收粗煤气余热的需求。另外,如图2所示,作为优选,可以分别在所述制冷机组8至所述低温冷却部3之间的管路12上设置冷水泵9用于将通过制冷机组输出的16°C的冷水输送到低温冷却部3 ;同时,可以在高温冷却部I至制冷机组8之间的管路14上设置热水泵13用于将经过高温冷却部I加热的热水输送至制冷机组8。作为优选,用于由制冷机组向低温冷却部输送冷水的管路上设置有冷水泵。经过实验测试,本技术的焦化煤气冷却系统相比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充分利用粗煤气中的余热,降低了一次能源的消耗量。2、减少了冷却塔的使用,有效降低冷却水的蒸发损失和飘水损失。3、利用吸收式热泵机组,可以使煤气冷却系统运行稳定,不受天气变化影响。当然,以上所述是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焦化煤气冷却系统,包括初冷器,所述初冷器包括高温冷却部、中温冷却部和低温冷却部,所述中温冷却部具有第一冷却回路,所述低温冷却部具有第二冷却回路,所述第一冷却回路包括第一冷却塔和用于将冷却水通过管路泵送至所述第一冷却塔的第一冷却水泵,所述第二冷却回路包括制冷机组,所述制冷机组分别通过两段管路与所述低温冷却部连接分别用于从低温冷却部接受冷却水和向低温冷却部输送冷却水,所述制冷机组还通过管路串联设置有第二冷却塔和第二冷却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机组和所述高温冷却部也通过两段管路连接,所述两段管路分别用于由制冷机组向高温冷却部输送冷却水以及由所述高温冷却部热交换后向制冷机组输送热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焦化煤气冷却系统,包括初冷器,所述初冷器包括高温冷却部、中温冷却部和低温冷却部,所述中温冷却部具有第一冷却回路,所述低温冷却部具有第二冷却回路,所述第一冷却回路包括第一冷却塔和用于将冷却水通过管路泵送至所述第一冷却塔的第一冷却水泵,所述第二冷却回路包括制冷机组,所述制冷机组分别通过两段管路与所述低温冷却部连接分别用于从低温冷却部接受冷却水和向低温冷却部输送冷却水,所述制冷机组还通过管路串联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兴原魏曼曼康益军刘兵黄琳
申请(专利权)人:同方川崎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