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内蒙古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DTN的卫星远程教育系统及其交互式通信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362541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7 18: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DTN的卫星远程教育系统及其交互式通信方法,包括:(1)分布式资源服务器群;(2)管理服务器;(3)播发服务器;(4)IPDVB网关;(5)终端节点;(6)移动通信节点:车载嵌入式计算机系统或便携式通信设备,支持802.11b/g无线通信;与终端节点通信,获取bundle消息,并将收储的消息,在获得互联网接入机会时发送给IPDTN网关;(7)IPDTN网关:连接DTN网络与IP网络,对终端节点的bundle消息解封装,以IP数据包的形式提交给播发服务器;众多的终端节点分散部署在边远地区的各个中小学或个人用户家中。进一步推进远程教育的发展,优化边远地区的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DTN的卫星远程教育系统及其交互式通信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基于DTN(DTN:Delay Tolerant Network,延迟容忍网络)的卫星远程教育系统及其交互式通信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异大,教育发展不平衡。远程教育对于促进边远地区的教育发展至关重要,是我国非常重视的长期发展战略。卫星远程教育充分发挥了广播优势,以较低的费用实现广大区域内大数据量的分发,降低了远程教育的实施成本,特别适合于地理分布广、人口密度低、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用来实现教育信息化、分享优质教育资源。现有的卫星远程教育信息化系统,由资源库、卫星广播网络和终端节点三部分组成。其中资源库可以存储于互联网或局域网上,通常包括数据库服务器、媒体服务器等,用来实现教育资源的编辑、制作、存储和管理。终端节点是地理上分散的远程教育用户,配置单台计算机或小型局域网,以视频、音频、多媒体课件等信息化方式来提供教学服务。卫星广播网络由播发服务器、irovB网关、卫星信道和接收端系统组成,任务是将教育资源以ip数据包的形式分发到远程用户的计算机上。卫星远程教育系统在利用卫星传输数据时一般米用IP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DTN的卫星远程教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1)分布式资源服务器群;(2)管理服务器;(3)播发服务器:根据用户需求进行资源定制,制定内容下发策略,构造IP数据包,向IPDVB网关发送;(4)IPDVB网关:将从播发服务器收到的IP数据包,转换成TS后利用卫星信道进行卫星数据广播;(5)终端节点:终端节点配置DVB‑S卫星数据接收卡和支持802.11b/g的无线局域网网卡,采用单向卫星地面站,具有卫星数据接收能力,同时可以基于802.11b/g的Ad Hoc模式与数百米内的其他节点进行无线通信;接收卫星数据广播,在本地进行远程教学;提交交互式服务请求,以DTN消息即bundle封装,...

【技术特征摘要】
2013.11.28 CN 201310634383.31.一种基于DTN的卫星远程教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1)分布式资源服务器群;(2)管理服务器;(3)播发服务器:根据用户需求进行资源定制,制定内容下发策略,构造IP数据包,向II3DVB网关发送;(4) IPDVB网关:将从播发服务器收到的IP数据包,转换成TS后利用卫星信道进行卫星数据广播;(5)终端节点:终端节点配置DVB-S卫星数据接收卡和支持802.llb/g的无线局域网网卡,采用单向卫星地面站,具有卫星数据接收能力,同时可以基于802.llb/g的Ad Hoc模式与数百米内的其他节点进行无线通信;接收卫星数据广播,在本地进行远程教学;提交交互式服务请求,以DTN消息即bundle封装,在本地存储;在合适的时机,利用802.llb/g无线接口向移动通信节点发送;(6)移动通信节点:车载嵌入式计算机系统或便携式通信设备,支持802.llb/g无线通信;与终端节点通信,获取bundle消息,并将收储的消息,在获得互联网接入机会时发送给II3DTN网关;(7) IPDTN网关:连接DTN网络与IP网络,对终端节点的bundle消息解封装,以IP数据包的形式提交给播发服务器;其中,管理服务器、播发服务器、IroVB网关和IroTN网关,都部署在卫星网络播发中心,属于同一个可信域;众多的终端节点分散部署在边远地区的各个中小学或个人用户家中。2.基于DTN的卫星远程教育系统的交互式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终端节点的用户在使用远程教育系统学习时,利用终端节点的卫星数据接收系统来接收卫星播发中心广播的资源;当用户需要进行信息发送时,如果附近没有移动通信节点,终端节点则将其缓存在本地的硬盘中;终端节点检测到移动通信节点无线信号时,与移动通信节点构成自组织网络进行数据通信,提交终端节点上存储的信息;移动通信节点接收信息并存储,携带着信息继续移动;当移动通信节点到达具有互联网接入的地点时,将携带的信息利用互联网传递给卫星播发中 心,从而实现终端节点用户的反向回传通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互式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互式通信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1:播发服务器将教育资源清单及常用的教学资源组织成IP数据包的形式,周期性地向IrovB网关发送; S1.2 =IPDVB网关将IP数据包封装到TS流后,利用DVB-S卫星信道传输; S1.3:终端节点通过DVB-S接收系统收到TS流,解封装后形成IP包,将其组织成教育资源,在本地的终端教学软件系统中以网页、视频、声音、图片形式进行教学; S1.4:远程教育用户在学习过程中,将其需要交流的信息或资源请求等通过教学软件界面向系统提交; S1.5:终端节点将用户提交的请求信息以bundle消息封装,存储在本地; S1.6:终端节点周期性地查找无线通信范围内是否有移动通信节点存在; S1.7:终端节点发现无线通信范围内存在移动通信节点时,与移动通信节点使用无线网络建立Ad Hoc连接; S1.8:终端节点与移动通信节点之间进行认证,确认其身份是否合法; S1.9:认证失败,终端节点被视为不可信任节点,请求信息发送失败; S1.10:认证成功,终端节点将存储的bundle消息转发给移动通信节点; S1.11:移动通信节点携带bundle消息继续移动,并收储其他终端节点发送的bundle消息; S1.12:移动通信节点到达具有互联网接入的地点(如邮局等),将存储的bundle消息通过互联网一起发送给IPDTN网关; . 51.13 =IPDTN网关将收到的bundle消息解封装,还原为用户的请求信息,再封装入IP数据包中,发送给播发服务器,供其处理。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互式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节点发送消息的过程包括以下步骤S2.1~S2.12: . 52.1:终端节点接收用户提交的请求信息; S2.2:终端节点根据请求信息的数据量大小进行分片,以bundle格式封装,生成一个或多个bundle消息; S2.3:终端节点将bundle消息设置优先级,存储在本地的发送队列中; S2.4:终端节点定期通告其节点标识,等待无线通信范围内移动通信节点的连接与认证; S2.5:终端节点与移动通信节点建立无线Ad Hoc连接后,移动通信节点对终端节点进行认证; S2.6:终端节点未通过认证,消息发送失败; S2.7:终端节点通过认证后,将发送队列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翔宇吴承勇李茹邢熠黄艳君王淑芳李钢小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