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和框架构件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362091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7 18:11
显示装置具备支撑显示面板(2)的周缘部的多个框架构件(15a~15f)连结而形成的框架(15),多个框架构件中的第1框架构件(15a)的缓冲部件(17a)具有朝向被连结的第2框架构件(15b)突出的凸部(Ta)和向内侧凹陷的凹部(Ha),第2框架构件(15b)的缓冲部件(17b)与第1框架构件的缓冲部件(17a)的凸部(Ta)对应而向内侧凹陷的凹部(Hb)和与第1框架构件(15a)的缓冲部件(17a)的凹部(Ha)对应而突出的凸部(T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显示装置和框架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支撑显示面板的框架的显示装置的结构。
技术介绍
近年来,作为计算机、电视机等电器的显示部,广泛使用例如液晶显示装置等平面型的显示装置(平板显示器)。在这样的显示装置中,由框架支撑显示面板的周缘部,由此背光源单元等台部和显示面板的位置关系被固定。在支撑显示面板的周缘部的框架设置有缓冲构件。例如,在下述专利文献I记载的液晶显示元件中,在边框和液晶显示面板之间设置有缓冲构件。由此,在广泛的温度范围内实现抑制显示质量的降低。现有技术文献_5] 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特开2009-9271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_7]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有时优选使多个框架构件组合而形成支撑显示面板的框架。例如,优选使分割的P底座组合而形成支撑大型的显示面板的框架。在该情况下,能将缓冲橡胶这样的缓冲构件贴附于各框架构件。由于贴附精度的问题等,缓冲构件有余量地贴附于框架构件。这是因为当缓冲构件从框架构件露出时,框架构件的组装变得困难。这样,比框架构件小了余量程度地形成缓冲构件时,在框架构件的接缝中,产生缓冲构件的间隙。从显示面板的显示面可看到该间隙,显示质量降低。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难以看到支撑显示面板的框架的缓冲部件的间隙,提高显示质量。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具备:显示面板;以及框架,其由支撑显示面板的周缘部的多个框架构件连结而形成,在上述多个框架构件分别设置有缓冲部件,上述多个框架构件中的第I框架构件的缓冲部件在端部具有朝向与上述第I框架构件连结的第2框架构件突出的凸部和向内侧凹陷的凹部,上述第2框架构件的缓冲部件具有与上述第I框架构件的缓冲部件的凸部对应而向内侧凹陷的凹部和与上述第I框架构件的缓冲部件的凹部对应而突出的凸部。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难以看到支撑显示面板的框架的缓冲部件的间隙,提高显示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I的液晶显示单元的图。图2(a)是示出构成框架的框架构件中的相邻的2个构成例的图。图2 (b)是示出图2(a)中示出的框架构件连结的状态的图。图2(c)是示出由图2(a)中示出的框架构件构成的框架的构成例的图。图3(a)、(b)和(C)是示出在缓冲部件的端部没有设置凸部的情况的构成例的图。图4(a)是示出缓冲部件从框架构件的连结侧的端部露出的情况的例子的图。图4(b)是示出图4(a)中示出的框架构件连结的状态的图。图5是示出在缓冲部件没有设置台阶的构成的例子的图。图6 (a)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2个框架构件和缓冲部件的构成例的图。图6 (b)是示出使用图6(a)中示出的框架构件形成的框架的例子的图。图7(a)是示出构成框架的框架构件中的相邻的2个框架构件和缓冲部件的构成例的图。图7(b)是示出图7(a)中示出的框架构件连结的状态的例子的图。图8(a)和(b)是示出缓冲部件的另一变形例的图。图9(a)和(b)是示出缓冲部件的再一变形例的图。图10(a)和 (b)是示出缓冲部件的再一变形例的图。图11(a)和(b)是示出缓冲部件的再一变形例的图。图12(a)是示出实施方式3中的2个框架构件和缓冲部件的构成例的图。图12(b)是示出将图12(a)中示出的框架构件连结的状态的图。图13是示出连结的框架构件的长度方向为直角的情况的缓冲部件的构成例的图。【具体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中,在第I框架构件和第2框架构件的连结部,第I框架构件的缓冲部件的凸部与第2框架构件的缓冲部件的凹部相对地配置,第I框架构件的缓冲部件的凹部与第2框架构件的缓冲部件的凸部相对地配置。因此,即使在第I框架构件的缓冲部件和第2框架构件的缓冲部件之间产生间隙,第I框架构件的缓冲部件的凸部和第2框架构件的缓冲部件的凹部的间隙的位置与第I框架构件的缓冲部件的凹部和第2框架构件的缓冲部件的凸部的间隙的位置也错开。其结果是,从显示面侧难以看到框架的缓冲部件的间隙。在上述显示装置中,能为如下方式--第I框架构件的缓冲部件的上述凸部在上述显示面板的显示面侧沿着上述显示面设置。根据上述构成,在框架构件的连结部,缓冲部件的凸部沿着显示区域设置,因此该凸部和对应的凹部的间隙也沿着显示区域。因此,间隙更加不明显。在上述显示装置中,能为如下方式:上述第I框架构件的缓冲部件的上述凸部沿着上述显示面设置在上述显示面板的显示面侧,上述第I框架构件的缓冲部件的上述凸部的厚度比上述第I框架构件的缓冲部件的其它部分的厚度小。根据上述构成,在框架构件的连结部沿着显示面设置的第I框架构件的缓冲部件的凸部和对应的第2框架构件的缓冲部件的凹部之间的间隙比第I框架构件的缓冲部件的凸部以外的部分小。因此,从显示面看到的间隙更小。在上述显示装置中,能为如下方式:上述第I框架构件的缓冲部件的上述凸部沿着上述显示面设置在上述显示面板的显示面侧,上述凸部为随着远离显示面而突出变大的形状,与上述凸部对应的上述第2框架构件的缓冲部件的凹部为随着远离显示面而向内侧的凹陷变小的形状。根据上述构成,沿着显示面的缓冲部件的凸部和与其对应的缓冲部件的凹部的间隙随着从显示面变深而变小。因此,间隙更加不明显。在上述显示装置中,能为如下方式:在将上述I框架构件和上述2框架构件连结的状态下,上述I框架构件的缓冲部件的凸部和上述第2框架构件的缓冲部件的凹部的间隙与上述I框架构件的缓冲部件的凹部和上述第2框架构件的缓冲部件的凸部的间隙不重叠地配置。根据上述构成,由第I框架构件的缓冲部件的凸部引起的间隙和由凹部引起的间隙的位置以不重叠的方式错开而形成。由此,为缓冲部件间的间隙不贯通框架的内侧和外侧的构成。因此,防止粉尘从外侧向内侧侵入。在上述显示装置中,可以为如下方式:上述框架设置在上述显示面板和向显示面板照射光的照明单元之间,上述缓冲部件设置在上述框架和上述照明单元之间。另外,上述显示面板可以是液晶显示面板。另外,上述显示装置中使用的框架构件也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的一个。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的优选的实施方式。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例示适用于透射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情况说明本专利技术。另外,各图中的构成构件的尺寸不是忠实地表示实际的构成构件的尺寸和各构成构件的尺寸比率等。[实施方式I](液晶显示装置的构成例)图1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I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图。在图1中,在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I中,设置有作为显示信息的显示面板的一例的液晶面板2和作为照明单元的一例的背光源装置3。并且,在液晶显示装置I中,液晶面板2利用来自背光源装置3的照明光进行信息显示。该液晶面板2和背光源装置3 —体化为透射型的液晶显示装置。液晶面板2具备液晶层和作为夹持该液晶层的一对基板的有源矩阵基板和彩色滤光片基板(未图示)。在有源矩阵基板中,根据液晶面板2的显示面中所包含的多个像素,在与上述液晶层之间形成有像素电极、薄膜晶体管(TFT:Thin Film Transistor)等。另一方面,在彩色滤光片基板上,在与上述液晶层之间形成有彩色滤光片、共用电极等(未图示)O另外,在液晶面板2中设置有进行该液晶面板2的驱动控制的控制部22 (例如,源极驱动器),通过按像素单位使上述液晶层动作来按像素单位驱动显示面,在该显示面上显示希望的图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显示面板;以及框架,其由支撑显示面板的周缘部的多个框架构件连结而形成,在上述多个框架构件分别设置有缓冲部件,上述多个框架构件中的第1框架构件的缓冲部件在端部具有朝向与上述第1框架构件连结的第2框架构件侧突出的凸部和向内侧凹陷的凹部,上述第2框架构件的缓冲部件具有与上述第1框架构件的缓冲部件的凸部对应而向内侧凹陷的凹部和与上述第1框架构件的缓冲部件的凹部对应而突出的凸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1.12.26 JP 2011-283828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显示面板;以及 框架,其由支撑显示面板的周缘部的多个框架构件连结而形成, 在上述多个框架构件分别设置有缓冲部件, 上述多个框架构件中的第I框架构件的缓冲部件在端部具有朝向与上述第I框架构件连结的第2框架构件侧突出的凸部和向内侧凹陷的凹部,上述第2框架构件的缓冲部件具有与上述第I框架构件的缓冲部件的凸部对应而向内侧凹陷的凹部和与上述第I框架构件的缓冲部件的凹部对应而突出的凸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第I框架构件的缓冲部件的上述凸部在上述显示面板的显示面侧沿着上述显示面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I框架构件的缓冲部件的上述凸部在上述显示面板的显示面侧沿着上述显示面设置,上述第I框架构件的缓冲部件的上述凸部的厚度比上述第I框架构件的缓冲部件的其它部分的厚度小。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I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I框架构件的缓冲部件的上述凸部在上述显示面板的显示面侧沿着上述显示面设置,上述凸部为随着远离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近藤和也
申请(专利权)人:夏普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