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四通道气流控制阀及其金属板材涂印设备,金属板材涂印设备的炉口进料装置和落料装置分别包括有四通道气流控制阀。所述四通道气流控制阀,包括阀体、能相对阀体转动的转动阀门和驱动所述转动阀门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阀体设有上、下、左、右四个接口,且上、下、左、右四个接口通过阀体的中腔相互连通,其中一个接口连接至预置的风机的吸气端,所述转动阀门装在所述阀体的中腔,通过转动阀门控制所述四个接口分别选择两两相通以形成相互不连通的两个气流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金属板材涂印设备通过应用四通道气流控制阀,使金属板材涂印设备的生产维修成本更低,维修更简便。(*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四通道气流控制阀及其金属板材涂印设备
本技术涉及一种四通道气流控制阀及其金属板材涂印设备。
技术介绍
常规金属板材(马口铁、铝板、镀铬板)涂印后进入烘房时会遇到一个难题:板材经涂印后输送出的速度为1.5?4米/秒,快速移动的板材要停止在花铁架上,因板材有惯性会产生撞击,会破坏板材的平整性。常规的做法是在花铁架的根部位置架装弹性钢板,或弹性橡胶材料。这种方法生产中的效果不好,弹性胶材易损,钢板会反弹。并且限制了印涂的速度,速度70张/分以下为宜。常规金属板材涂印后的收料过程如图1所示,板材I’经过输送皮带2’送出,因惯性作用,成抛物线下落,经缓冲定位挡板3’限位落到料台4’上,在此过程中,板材I’会撞击缓冲定位挡板3’,在机台速度较快时(70张/分钟)容易造成板材I’变形、凹陷,并且印刷及涂层容易擦伤、刮伤、这种常规收料方式限制了板材的印刷及涂布的速度,限制了生产效率。也有设备生产厂家引进了电磁条吸附板材水平落料收料技术,以改善收料问题,但电磁吸附收料不适用铝板涂印,电磁吸附收料工作过程中会出现剩磁和静电干扰,板材会出现掉落慢或掉不下,造成板材打架收料不整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四通道气流控制阀及其金属板材涂印设备,通过应用四通道气流控制阀,使金属板材涂印设备的生产维修成本更低,维修更简便。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其中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四通道气流控制阀,包括阀体、能相对阀体转动的转动阀门和能驱动所述转动阀门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阀体设有上、下、左、右四个接口,且上、下、左、右四个接口通过阀体的中腔相互连通,其中一个接口连接至预置的风机的吸气端,所述转动阀门装在所述阀体的中腔,通过转动阀门控制所述四个接口分别选择两两相通以形成相互不连通的两个气流通道。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为气缸,所述转动阀门的转轴部分伸出所述阀体外并固接有一连接部分,所述气缸的推杆铰接在所述连接部分的末端,所述推杆上下移动驱动所述连接部分上下摆动从而带动所述转动阀门在所述阀体的中腔内转动,以控制所述四个接口分别选择两两相通以形成相互不连通的两个气流通道。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第二种技术方案是:一种金属板材涂印设备,包括炉口进料装置,所述炉口进料装置包括进料输送带、花铁架传送带、如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四通道气流控制阀和第一电控系统,所述进料输送带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花铁架传送带的输入端,所述进料输送带上设有一前一后两个吸风嘴,两个吸风嘴分别与所述四通道气流控制阀上其中两个相对的接口相连通;所述第一电控系统包括传动控制所述进料输送带的第一伺服电机、进料输送带上的第一接近开关、第二接近开关和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接近开关和第二接近开关分别装在对应于进料输送带上的预置位置以实现对板材的感应,所述第一伺服电机控制所述进料输送带停止或移动,所述第一电磁阀控制所述转动阀门转动,以控制所述两个吸风嘴分别对进料输送带上的板材进行吸风或释放。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第三种技术方案是:一种金属板材涂印设备,包括落料装置,所述落料装置包括出料输送带、板材堆料台、吸附传送带、真空吸附腔、如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四通道气流控制阀和第二电控系统,所述出料输送带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板材堆料台,所述吸附传送带和所述真空吸附腔安装在所述板材堆料台的上方,所述吸附传送带的周长上一圈设有均匀排列的气流孔,所述真空吸附腔的下端设有气流槽,所述真空吸附腔的下端紧贴安装在吸附传送带上,并且所述气流孔在所述吸附传送带传动时分别与所述气流槽相连通,所述四通道气流控制阀的其中一对相对的接口分别与风机的吸气端和出气端相连通,所述四通道气流控制阀的另一对相对的接口分别与所述真空吸附腔的上端和大气相连通,所述第二电控系统包括传动控制所述吸附传送带的第二伺服电机、第三接近开关和第二电磁阀,通过所述第三接近开关装在对应于出料输送带的预置位置以实现对板材的感应,所述第二伺服电机控制所述吸附传送带停止或移动,所述第二电磁阀控制所述转动阀门转动,以控制所述真空吸附腔的气流槽对吸附传送带上的板材进行吸气吸附或吹气下压。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吸附传送带有四条,所述真空吸附腔对应有四个,四个吸附传送带并列设置并同步转动,四个真空吸附腔的上端相连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的金属板材涂印设备的炉口进料装置采用四通道气流控制阀后,板材到达花铁架位置准确,停止平稳;速度快,可达到100张/分钟的进料速度;采用双吸风嘴控制,当前一张板材未托起时,后一张板材会延时等候,只有前一张板材被花铁架托起,后一张才能被送进,这就避免了因花铁架或花铁架输送链条变形而产生板材撞击花架,板材送不进花架掉落影响后面的板材通道,产生生产故障;与现有技术相比,生产维修成本更低,维修更简便。2、本技术的金属板材涂印设备的落料装置采用四通道气流控制阀后,适应性广,适用于马口铁、铝板、镀铬板印涂生产线的收料;制造成本低,产品制造容易;运行稳定,气动控制系统反应灵敏,动作准确,维护及维修成本低;运行速度快,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企业的经济效益。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一种四通道气流控制阀及其金属板材涂印设备不局限于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金属板材涂印设备的落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四通道气流控制阀的部分剖视图一。图3是本技术的四通道气流控制阀的部分剖视图二。图4是本技术的金属板材涂印设备的炉口进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金属板材涂印设备的落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吸附传送带和真空吸附腔的结构示意图。标记说明:阀体11,接口 112、接口 114、接口 113、接口 111,转动阀门12,气缸13,连接部分14,风机15,电磁阀16,进料输送带21,花铁架传送带22,花铁架221,吸风嘴23、吸风嘴24,第一接近开关25,第二接近开关26,出料输送带31,板材堆料台32,吸附传送带33,气流孔331,真空吸附腔34,气流槽341,第三接近开关35。【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参见图2至图3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四通道气流控制阀,包括阀体11、能相对阀体11转动的转动阀门12和能驱动所述转动阀门12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阀体11设有上、下、左、右四个接口 112、114、113、111,且上、下、左、右四个接口 112、114、113、111通过中腔互相连通,其中一个接口 111连接至预置风机15的吸气端,所述转动阀门12装在所述阀体11的中腔,通过转动阀门12转动控制所述四个接口 112、114、113、111分别选择两两相通以形成相互不连通的两个气流通道,如图2所示,接口 112和接口 113相连通,接口 111和接口 114相连通,分别形成互不相通的两个气流通道;如图3所示,接口 111和接口 112相连通,接口 113和接口 114相连通,分别形成互不相通的两个气流通道。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为气缸13和电磁阀16,所述转动阀门12的转轴部分伸出所述阀体11外并固接有一连接部分14,所述气缸13的推杆铰接在所述连接部分14的末端,所述电磁阀16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四通道气流控制阀,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阀体、能相对阀体转动的转动阀门和能驱动所述转动阀门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阀体设有上、下、左、右四个接口,且上、下、左、右四个接口通过阀体的中腔相互连通,其中一个接口连接至预置的风机的吸气端,所述转动阀门装在所述阀体的中腔,通过转动阀门转动控制所述四个接口分别选择两两相通以形成相互不连通的两个气流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四通道气流控制阀,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阀体、能相对阀体转动的转动阀门和能驱动所述转动阀门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阀体设有上、下、左、右四个接口,且上、下、左、右四个接口通过阀体的中腔相互连通,其中一个接口连接至预置的风机的吸气端,所述转动阀门装在所述阀体的中腔,通过转动阀门转动控制所述四个接口分别选择两两相通以形成相互不连通的两个气流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通道气流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为气缸,所述转动阀门的转轴部分伸出所述阀体外并固接有一连接部分,所述气缸的推杆铰接在所述连接部分的末端,所述推杆上下移动驱动所述连接部分上下摆动从而带动所述转动阀门在所述阀体的中腔内转动,以控制所述四个接口分别选择两两相通以形成相互不连通的两个气流通道。3.一种金属板材涂印设备,包括炉口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口进料装置包括进料输送带、花铁架传送带、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四通道气流控制阀和第一电控系统,所述进料输送带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花铁架传送带的输入端,所述进料输送带上设有一前一后两个吸风嘴,两个吸风嘴分别与所述四通道气流控制阀上其中两个相对的接口相连通;所述第一电控系统包括传动控制所述进料输送带的第一伺服电机、进料输送带上的第一接近开关、第二接近开关和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接近开关和第二接近开关分别装在对应于进料输送带上的预置位置以实现对板材的感应,所述第一伺服电机控制所述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允辉,
申请(专利权)人:陈允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