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高效溶铜装置
本技术涉及高精度电子铝箔生产工艺中的装置,尤其涉及的是一种新型高效溶铜装置。
技术介绍
溶铜工序为电解铜箔生产中极为关键的第一道工序,其能否稳定且有效进行,直接影响到电解铜箔生产能否顺利进行。在电解铜箔的制造过程中,为了提高溶铜速度,常使用蒸汽对溶铜罐内的硫酸铜水溶液进行加热,以增加铜与硫酸和氧的化学反应速度。但现有技术中,浸泡式溶铜工艺效率低下,二传统喷淋式溶铜工艺采用的“鸭嘴”式喷淋,存在喷淋死角,影响溶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溶铜效率高、溶铜过程稳定的一种新型高效溶铜装置。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新型高效溶铜装置,包括溶铜罐、循环槽、供液泵、换热器、酸雾吸收塔,所述溶铜罐底端呈向内收的锥形状且开口,所述溶铜罐内下部设有带多个网孔的网板,所述循环槽位于所述溶铜罐的下方,所述循环槽顶部设有槽口且正对所述溶铜罐的底端;所述溶铜罐内上部设有作为喷淋管的且水平设置的内环状管和外环状管,所述内环状管位于外环状管内侧,所述内环状管和外环状管的下部均设有多个与垂直方向呈不同角度的喷淋孔,所述循环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高效溶铜装置,包括溶铜罐、循环槽、供液泵、换热器、酸雾吸收塔,所述溶铜罐底端呈向内收的锥形状且开口,所述溶铜罐内下部设有带多个网孔的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槽位于所述溶铜罐的下方,所述循环槽顶部设有槽口且正对所述溶铜罐的底端;所述溶铜罐内上部设有作为喷淋管的且水平设置的内环状管和外环状管,所述内环状管位于外环状管内侧,所述内环状管和外环状管的下部均设有多个与垂直方向呈不同角度的喷淋孔,所述循环槽通过第一管道依次连接有所述供液泵和所述换热器并连接到所述溶铜罐内的内环状管和外环状管中,所述溶铜罐上端一侧设有抽气口,所述抽气口通过抽风管连接到酸雾吸收塔中,所述溶铜罐顶部设有加料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高效溶铜装置,包括溶铜罐、循环槽、供液泵、换热器、酸雾吸收塔,所述溶铜罐底端呈向内收的锥形状且开口,所述溶铜罐内下部设有带多个网孔的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槽位于所述溶铜罐的下方,所述循环槽顶部设有槽口且正对所述溶铜罐的底端;所述溶铜罐内上部设有作为喷淋管的且水平设置的内环状管和外环状管,所述内环状管位于外环状管内侧,所述内环状管和外环状管的下部均设有多个与垂直方向呈不同角度的喷淋孔,所述循环槽通过第一管道依次连接有所述供液泵和所述换热器并连接到所述溶铜罐内的内环状管和外环状管中,所述溶铜罐上端一侧设有抽气口,所述抽气口通过抽风管连接到酸雾吸收塔中,所述溶铜罐顶部设有加料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高效溶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状管下部的喷淋孔为内喷淋孔,每个内喷淋孔的轴线均经过所述内环状管的中心,所述内喷淋孔分为三类:第一类内喷淋孔位于所述内环状管的最底部且其轴线为垂直方向,第二类内喷淋孔位于所述内环状管底部偏外侧且其轴线与垂直方向的夹角为45度,第三类内喷淋孔位于所述内环状管底部偏内侧且其轴线与垂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文斌,朱晓宏,王同,朱勇,贾金涛,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铜冠铜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