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封式球座浮箍和完井管串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61682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7 17: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永封式球座浮箍,包括密封体、活动杆和下堵头,其中:密封体为中空结构,其上端内壁向内凸起形成一上锥形孔和一下锥形孔,活动杆设置在密封体内,下堵头通过螺纹安装在密封体的下端,活动杆的下端伸入盲孔内,活动杆向下运动时复位弹簧进一步压缩以促使半球形杆头复位;密封体上设有多个循环孔,其外壁上开槽并在槽内设有一卡簧,密封体从套管上方装入后与套管的内壁配合形成密封并通过剪销定位,密封体上的循环孔与套管上的循环孔连通,剪销剪断后密封体向下滑动至封堵套管的循环孔、且卡簧与套管上的循环孔配合对密封体进行定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完井管串结构。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完井后管串与井底永久封隔。(*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永封式球座浮箍和完井管串结构
本技术涉及钻探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永封式球座浮箍和一种完井管串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石油天然气钻采技术发展,为了降低钻井及地面成本,提高油气开采效益,长水平段钻穿多层油气或者单层分段技术需求越来越多,这也对固井完井和选择性分段工具提出了更高更多要求。尤其是为了确保各层段的相互独立,必须要求完井后管串与井底永久封隔,而现有的配套工具无论是球座还是浮箍等都不能满足这种要求。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方案,能够实现完井后管串与井底永久封隔。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永封式球座浮箍,能够实现完井后管串与井底永久封隔。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 一种永封式球座浮箍,用于安装在套管内,所述套管上设有多个第一循环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永封式球座浮箍包括密封体、活动杆和下堵头,其中:所述密封体为中空结构,其上端内壁向内凸起形成一锥面朝上的上锥形孔和一锥面朝下的下锥形孔,所述活动杆设置在所述密封体内,所述下堵头通过螺纹安装在所述密封体的下端,所述下堵头的上表面开有一盲孔,所述活动杆的下端伸入所述盲孔内,所述活动杆的上端为与所述下锥形孔配合的半球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永封式球座浮箍,用于安装在套管(1)内,所述套管(1)上设有多个第一循环孔(9a),其特征在于,所述永封式球座浮箍包括密封体(5)、活动杆(6)和下堵头(10),其中: 所述密封体(5)为中空结构,其上端内壁向内凸起形成一锥面朝上的上锥形孔和一锥面朝下的下锥形孔,所述活动杆(6)设置在所述密封体(5)内,所述下堵头(10)通过螺纹安装在所述密封体(5)的下端,所述下堵头(10)的上表面开有一盲孔,所述活动杆(6)的下端伸入所述盲孔内,所述活动杆(6)的上端为与所述下锥形孔配合的半球形杆头(61),所述半球形杆头(61)与所述下堵头(10)之间设置有一处于压缩状态的复位弹簧(7),所述活动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永封式球座浮箍,用于安装在套管(I)内,所述套管(I)上设有多个第一循环孔(9a),其特征在于,所述永封式球座浮箍包括密封体(5 )、活动杆(6 )和下堵头(10 ),其中: 所述密封体(5)为中空结构,其上端内壁向内凸起形成一锥面朝上的上锥形孔和一锥面朝下的下锥形孔,所述活动杆(6)设置在所述密封体(5)内,所述下堵头(10)通过螺纹安装在所述密封体(5)的下端,所述下堵头(10)的上表面开有一盲孔,所述活动杆(6)的下端伸入所述盲孔内,所述活动杆(6)的上端为与所述下锥形孔配合的半球形杆头(61),所述半球形杆头(61)与所述下堵头(10)之间设置有一处于压缩状态的复位弹簧(7),所述活动杆(6 )向下运动时所述复位弹簧(7 )进一步压缩以促使所述半球形杆头(61)复位; 所述密封体(5)上设有多个第二循环孔(9b),所述密封体(5)的外壁上开槽并在槽内设有一卡簧(4 ),所述密封体(5 )从所述套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俊然王益山董赵朋郭超田晓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