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电加热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61631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7 17: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电加热塞,包括:壳体、发热体、接线螺杆、接线接头及端子插头;壳体通过过盈配合包在发热体和接线螺杆外部;发热体的前端裸露在壳体外部,发热体头部的形状是与发动机缸盖内腔对应的圆锥形状,发热体内密封有三螺旋并行串联电加热丝,发热体外壳是金属材料;接线螺杆设在发热体尾部,与电加热丝在发热体尾部的一端连接,电加热丝在发热体头部的一端与发热体外壳连接,构成闭合回路;接线螺杆与接线接头螺旋连接,端子插头与接线接头对插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新型电加热塞在辅助燃油等发动机在低温下起动性能,并优化缸内燃烧的基础上,提供一种寿命更长、安装拆卸方便、安全性更强、低温启动速度更快的新型电加热塞产品。(*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电加热塞
本技术涉及柴油发动机低温启动系统
,具体为辅助柴油发动机在极度严寒的低温情况下使用的发动机缸内电加热点燃式产品。
技术介绍
随着中国的汽车和发动机产业迅猛发展,柴油发动机技术却在很多方面相对落后于其他国家,在改善柴油发动机低温起动性能的电热塞技术方面,在电热塞的使用过程中就遇到了很多的问题及挑战,如:电加热塞的使用寿命,电加热塞的快速升温以有利于减少发动机的启动等待时间,电加热塞的安全使用性,电加热塞在失效后的有效减少物资损失及便捷拆卸更换等问题,都对目前使用的电热塞产品造成了很到的挑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柴油机低温起动及优化缸内燃烧的问题提供一种寿命更长、安装拆卸方便、安全性更强、低温启动速度更快的的一种新型电加热塞产品。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方案:一种新型电加热塞,包括:壳体、发热体、接线螺杆、接线接头及端子插头;所述壳体通过过盈配合包在发热体和接线螺杆外部;发热体的前端裸露在壳体外部,发热体头部的形状是与发动机缸盖内腔对应的圆锥形状,发热体内密封有三螺旋并行串联电加热丝,所述电加热丝包括的2根补偿线圈和I根加热线圈;发热体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电加热塞,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发热体、接线螺杆、接线接头及端子插头;所述壳体通过过盈配合包在发热体和接线螺杆外部;发热体的前端裸露在壳体外部,发热体头部的形状是与发动机缸盖内腔对应的圆锥形状,发热体内密封有三螺旋并行串联电加热丝,所述电加热丝包括的2根补偿线圈和1根加热线圈;发热体外壳是金属材料;所述接线螺杆设在发热体尾部,与补偿线圈在发热体尾部的一端连接,加热线圈在发热体头部的的一端与发热体外壳连接,构成闭合回路;接线螺杆与接线接头螺旋连接,端子插头与接线接头对插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电加热塞,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发热体、接线螺杆、接线接头及端子插头;所述壳体通过过盈配合包在发热体和接线螺杆外部;发热体的前端裸露在壳体外部,发热体头部的形状是与发动机缸盖内腔对应的圆锥形状,发热体内密封有三螺旋并行串联电加热丝,所述电加热丝包括的2根补偿线圈和I根加热线圈;发热体外壳是金属材料;所述接线螺杆设在发热体尾部,与补偿线圈在发热体尾部的一端连接,加热线圈在发热体头部的的一端与发热体外壳连接,构成闭合回路;接线螺杆与接线接头螺旋连接,端子插头与接线接头对插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加热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呈圆柱形筒状,内设有空腔,空腔一端开口,另一端封头,开口一端在发热体的尾部,封头一端在发热体头部,封头的一端在中间留有小孔,加热线圈插入小孔内与发热体外壳焊接在一起;空腔内充满氧化镁粉,氧化镁粉把加热线圈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龙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朗劲风能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