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导光板的改良结构,该导光板具有用以接收光源发出的光线并将该入射光线导入至导光板内部的入光面,对进入所述导光板内部的光线进行反射的反射面,及供所述导光板内部光线射出的出光面,其改进在于:所述入光面具有沿其长度方向排列设有的复数个导光槽,所述导光槽呈弧形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导光板的改良结构,通过在入光面上设置呈弧形的导光槽,提高了导光板上出光面射光光线的均匀度及亮度,避免出现光束、光晕及暗区现象。(*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导光板的改良结构
本技术涉及导光板,尤其涉及一种可以提高均匀度及亮度的导光板的改良结构。
技术介绍
导光板是将线光源转变为面光源的科技产品,它是光学级压克力(PMMA)/PC为基材,运用IXD显示屏及笔记本电脑的背光模组技术,透过导光点的高光线传导率,经电脑对导光点计算,使导光板光线折射成面光源均光状态。导光板一般具有入光面、出光面及反射面,入光面上一般设有微结构,这种微结构一般为V型槽,光源发出的光线经入光面进入导光板内部传输,经反射面发射后,从出光面射出,这种V型槽结构的缺陷在于:光线被入光面分光后容易产生光束、光晕、甚至是暗区,最终导致出光面射出的光线不均匀,即导致电子产品屏幕亮度不均匀,严重影响了背光性能。此外,通常的导光板的出光面为平面结构,这种平面结构,光线损失较多,出光量相对较小,整体亮度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了一种导光板的改良结构。本技术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导光板的改良结构,该导光板具有用以接收光源发出的光线并将该入射光线导入至导光板内部的入光面,对进入所述导光板内部的光线进行反射的反射面,及供所述导光板内部光线射出的出光面,其改进在于:所述入光面具有沿其长度方向排列设有的复数个导光槽,所述导光槽呈弧形结构。下面对上述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进一步的,所述出光面沿其长度方向排列设有复数个条形凸起。进一步的,所述条形凸起的截面呈三角形。进一步的,所述条形凸起的截面呈弧形。进一步的,所述反射面分布有复数个网点结构。进一步的,所述的导光板呈平板形或锲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导光板的改良结构,在入光面上设有呈弧形的导光槽,光源发出的光线经入光面入射时,弧形的导光槽使得入射的光线散射,如此,入射光线更加均匀地射入导光板内部,提高了导光板上出光面射光光线的均匀度,即亮度更加均匀,不会出现光束、光晕及暗区现象,此外,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出光面设置条形凸起的结构,这种条形凸起具有透镜的效果,使得出光面出光量增大,较少了光线损失,提高了出光的亮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主视图;图4是本技术与FPCB安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与FPCB安装的主视图;图中:入光面10 ;导光槽101 ;反射面20 ;网点结构201 ;出光面30 ;条形凸起301 ;FPCB40 ;光源 41。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以便更清楚、直观地理解本技术的专利技术实质。参照图1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导光板的改良结构,该导光板具有一入光面10、一反射面20及一出光面30,其中,入光面10用于接收光源41发出的光线,并将该光线导入至导光板内部,反射面20与入射面垂直,用于对进入导光板内部的光线进行反射,而出光面30与反射面20相对,进入导光板内部的光线经由反射面20反射后,最终从出光面30射出。该入光面10具有沿其长度方向排列设有的复数个导光槽101,导光槽101呈弧形结构,弧形结构的导光槽101的中心轴线彼此平行。参照图4至图5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导光板,在使用过程中,FPCB40对应安装于导光板上入光面10所在的一端,而FPCB40上的光源41对应位于入光面10的前方。由于入光面10具有弧形结构的导光槽101,光源41发出的光线经入光面10入射时,弧形的导光槽101使得入射的光线散射,如此,入射光线更加均匀地射入导光板内部,提高了导光板上出光面30射光光线的均匀度,即亮度更加均匀,不会出现光束、光晕及暗区现象。参照图1至图3所示,在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中,出光面30沿其长度方向排列设有复数个条形凸起301,每个条形凸起301沿导光板的宽度方向延伸,而且各个条形凸起301的轴线彼此平行,这种条形凸起301具有透镜的效果,如此,导光板内部的光线,在透镜的作用下,沿垂直于出光面30射出,较少了光线损失,使得出光面30出光量增大,提高了出光的亮度。条形凸起301的形状可以设置成多种形状,作为优选地,条形凸起301的截面呈三角形(如图3所示)或呈弧形(如图1、2所示),这种三角形或弧形的条形凸起301使得出射的光线分布更加均匀,出光效果更好。此外,反射面20分布有复数个网点结构201,这种网点结构201,可以进一步增强导光板的出光亮度以及均匀度。在本实施例中,导光板呈平板形(如图3所示)或锲形(如图1、2所示)。综上,本技术提供的导光板的改良结构,通过在入光面10上设置呈弧形的导光槽101,提高了导光板上出光面30射光光线的均匀度及亮度,避免出现光束、光晕及暗区现象,此外,通过在出光面30设置条形凸起301的结构,增大出光面30的出光量增大,较少了光线损失,进一步提高了出光亮度。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导光板的改良结构,该导光板具有用以接收光源发出的光线并将该入射光线导入至导光板内部的入光面,对进入所述导光板内部的光线进行反射的反射面,及供所述导光板内部光线射出的出光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光面具有沿其长度方向排列设有的复数个导光槽,所述导光槽呈弧形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光板的改良结构,该导光板具有用以接收光源发出的光线并将该入射光线导入至导光板内部的入光面,对进入所述导光板内部的光线进行反射的反射面,及供所述导光板内部光线射出的出光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光面具有沿其长度方向排列设有的复数个导光槽,所述导光槽呈弧形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导光板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光面沿其长度方向排列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兰芝,
申请(专利权)人:锦湖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