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制造织物增强件的方法及传送带,所述织物增强件具有改善的剥离粘附力特性,其在增强环形带方面具有特殊价值,其中至少两层织物材料嵌入到织物增强件中,所述方法包括:(1)将织物材料在塑溶胶中浸渍粘合剂,以形成涂覆的织物材料;(2)在两层或多层的涂覆织物之间施加塑溶胶层,从而形成带芯;(3)将带芯连续地供给到双带挤压机中,所述双带挤压机以至少每平方英寸5磅(34,500帕)的压力用塑溶胶层将浸渍的织物材料挤压到一起,以便形成预成型的织物带芯;(4)将所述预成型的织物带芯加热至处于约360°F(182℃)至约450°F(232℃)范围内的温度为期至少6分钟;(5)将织物带芯从双带挤压机连续取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传送带
本专利技术涉及传送带以及制造这种传送带的新颖方法,所述传送带由热塑性聚合物制成且其包括织物带芯(fabriccarcass)。
技术介绍
在重负荷应用中使用的常规传送带通常包括作为顶层的硫化橡胶、作为底层的硫化橡胶、以及夹置于顶层和底层之间的织物增强层(带芯)。这种类型的橡胶传送带可提供优异的性能特性和相对长的使用寿命。然而,橡胶传送带制造起来是劳动密集的并需要硫化步骤,在所述硫化步骤中,将所述带的橡胶组分硫化(固化)成其最终的形式以便生成作为成品的带。本领域中已知用聚氯乙烯塑溶胶(plastisol)来粘合在传送带中所使用的织物增强带芯的各个组件。例如,美国专利4,813,533公开了一种平带,其包括延伸整个带长度和宽度的多个织物单层。所述层通过大致在带厚度方向上延伸的增强元件结合在一起。各个单层和增强元件封装在聚合的弹性体树脂(例如,聚氯乙烯)基体内。各个单层在其被结合到一起之前用形成弹性体的液态聚合物树脂饱和。增强元件例如可通过簇绒、缝纫、或缝编嵌入。一个或多个单织物层可为具有多根在带的纵向方向上延伸的大致平行纱线的机织物或其它织物。一个或多个所述单层织物可以是非织造物。在液态饱和剂为聚氯乙烯塑溶胶的情况下,树脂通过加热来进行胶凝(gelled)。在美国专利4,813,533中使用的术语“凝胶化(gelling)”意味着聚氯乙烯塑溶胶变成固态,并且此后在室温下将不会流动,但其物理性质尚未完全开发出来。无论如何,该参考文献表明聚氯乙烯塑溶胶的凝胶化可通过将液态塑溶胶加热到至少200°F(93℃)至220°F(104℃)的温度来实现。美国专利4,928,812公开了一种传送带,其具有高强度、耐撕裂性和阻燃性,且其特别适于在煤矿中使用。所述传送带包括热塑性弹性体树脂材料(例如PVC)基体,所述基体用铠甲增强,所述铠甲包括主要张力元件层和覆盖层,所述主要张力元件层在所述带的长度方向上大致呈直线延伸且由连续长丝构成,所述覆盖层由设置于所述主要张力元件两侧上的纱或线组成,以便赋予带横向方向上的连贯性,顶部和底部覆盖层通过把纱或线打结相连接。主要张力元件由芳纶缆线或帘线构成。相邻主要张力元件间隔开一定的间隙,所述间隙具有的宽度为主要张力元件外径的0.5至3倍,更具体为主要张力元件外径的2倍。所述间隙填充有一个或多个元件,诸如像棉缆线或帘线。美国专利4,928,812更具体地披露了一种传送带,其包括:(I)基于聚氯乙烯的基体;和(Ⅱ)嵌入到所述基体内的增强结构,所述增强结构包括复合机织物,所述复合机织物包括:(a)第一层,所述第一层包括:(i)多个主要的承载经纱构件,每个经纱构件由多根大致平行的由芳纶连续长丝构成的缆线或帘线形成,且在所述带的长度方向上呈直线延伸,每个所述主要承载构件具有外径D,所述主要承载构件的相邻主要承载构件彼此间隔开以便在其间形成间隔,所述间隔具有的宽度为所述主要承载构件的所述外径D的0.5至2.0倍;以及(ii)多个由第二非芳纶棉构成的填充经纱构件,所述填充经纱构件分别呈直线设置于所述主要承载构件之间的所述间隔内;(b)设置于所述第一层上侧上的第二层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层下侧上的第三层,所述第二层和第三层均包括粘附到所述聚氯乙烯基体的棉纱;以及(c)将所述第一层、所述第二层和所述第三层互连的多根粘合经纱或长丝。对于制造下述传送带的技术仍然存在长期的需求,所述传送带中不存在需要硫化周期的橡胶状聚合物,但仍能提供优异的性能特性且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但是,层间粘附力不足一直是阻碍现有技术状态改进的一项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用于制造传送带的方法,所述传送带不存在需要硫化的橡胶状聚合物,从而无需在硫化步骤中硫化传送带。这种技术以减少劳动力需求的连续过程执行。该方法提供了替代挤出涂布技术的显著简化的技术,且更重要的是提供下述带,所述带提供改进的可在重负荷应用中使用的带芯层间粘附。通过从所述过程摒弃硫化橡胶,通过允许回收修剪废料和其它废料使得回收成为一项可行的选择。因此,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方法,通过需要较少劳动力的更简单的过程可在更短的加工时间内制备改进的带。在许多情况下,通过降低能量需求并降低成本原材料还可降低制造成本。本专利技术更具体地公开了制造织物带芯的方法,所述织物带芯在增强环形带方面特别有价值,其中至少两层织物材料嵌入到织物增强件内,并且其中所述织物增强件显示出改善的剥离粘附特性,所述方法包括:(1)将织物材料在塑溶胶中用粘合剂浸渍,以形成经涂覆的织物材料,(2)在两层或多层经涂覆的织物之间施加塑溶胶层,从而创建带芯,(3)将所述带芯连续地供给到双带挤压机中,所述双带挤压机以至少5磅/平方英寸(34,500帕)的压力将所述经浸渍的织物材料与所述塑溶胶层挤压到一起,以形成预成型的织物带芯,(4)将所述预成型的织物带芯加热至处于约360°F(182℃)至约450°F(232℃)范围内的温度为期至少6分钟,(5)将所述织物带芯从所述双带挤压机连续取出。本专利技术还披露了制造带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1)将织物材料在塑溶胶中用粘合剂浸渍,以形成涂覆的织物材料,(2)在两层或多层经涂覆的织物之间施加塑溶胶层,从而创建带芯,(3)将所述带芯连续地供给到双带挤压机中,所述双带挤压机以至少5磅/平方英寸(34,500帕)的压力将所述经浸渍的织物材料与所述塑溶胶层挤压到一起,以形成预成型的织物带芯,(4)将所述预成型的织物带芯加热至处于约360°F(182℃)至约450°F(232℃)范围内的温度为期至少6分钟,(5)将所述织物带芯从所述双带挤压机连续取出;(6)将热塑性弹性体树脂组合物分散到所述织物带芯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7)通过将织物增强件连续供给到保持在至少340°F(171℃)的温度和至少5磅/平方英寸(34,500帕)的压力的第二双带挤压机内来将所述热塑性弹性体树脂组合物挤压到所述织物带芯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以及(8)从所述第二双带挤压机连续地取出成品带。附图说明图1是可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制成的传送带的横截面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方法的第一步骤中,在塑溶胶中用粘合剂连续地浸渍所述织物以形成涂覆的织物材料。所用的织物将通常包括棉、聚酯、尼龙、或其共混物。例如,所述聚酯可以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在某些情况下,所述聚酯可以是共聚酯,所述共聚酯包含从对苯二甲酸和间苯二甲酸或它们的二甲酯所衍生的重复单元。在这种情况下,所述共聚酯将通常包含至少约95%(重量)的对苯二甲酸和至多约5%(重量)的间苯二甲酸。更典型地,所述共聚酯将包含至少约97%(重量)的对苯二甲酸和至多约3%(重量)的间苯二甲酸。所述聚酯织物可任选由聚酯短纤纱制成,以改善粘附特性。能够与本专利技术结合使用的尼龙织物可几乎包括任何类型的尼龙,诸如尼龙-6,6、尼龙-6,12、尼龙-6,10、尼龙-6,9、尼龙-6、尼龙-11或尼龙-12。出于商业原因,所述尼龙将典型地是尼龙-6,6或尼龙-6。在任何情况下,所述织物材料将通常是机织物(wovenfabric)。经浸渍的织物表面是将要接触分开的塑溶胶层(无粘合剂)的表面,所述分开的塑溶胶层也将接触构成织物带芯的所述织物的其它层,所述织物带芯最终将用作传送带的带芯。在任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制造织物增强件的方法,所述织物增强件在增强环形带方面特别有价值,其中至少两层织物材料嵌入到所述织物增强件中,并且其中所述织物增强件显示出改善的剥离粘附特性,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织物材料在塑溶胶中用粘合剂浸渍,以形成经涂覆的织物材料;(2)在两层或多层经涂覆的织物之间施加塑溶胶层,从而创建带芯;(3)将所述带芯连续地供给到双带挤压机中,所述双带挤压机以至少每平方英寸5磅的压力将所述经浸渍的织物材料与所述塑溶胶层挤压到一起,以产生预成型的织物带芯;(4)将所述预成型的织物带芯加热至处于182℃至232℃范围内的温度为期至少6分钟;(5)将所述织物带芯从所述双带挤压机连续取出。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2.27 US 61/769,8321.用于制造织物增强件的方法,所述织物增强件适用于增强环形带,其中至少两层织物材料嵌入到所述织物增强件中,并且其中所述织物增强件显示出改善的剥离粘附特性,所述方法包括:(1)将织物材料在塑溶胶中用粘合剂浸渍,以形成经涂覆的织物材料;(2)在两层或多层经涂覆的织物之间施加塑溶胶层,从而创建带芯;(3)将所述带芯连续地供给到双带挤压机中,所述双带挤压机以至少每平方英寸5磅的压力将所述经浸渍的织物材料与所述塑溶胶层挤压到一起,以产生预成型的织物带芯;(4)将所述预成型的织物带芯加热至处于360℉至450℉范围内的温度为期至少6分钟;和(5)将所述织物带芯从所述双带挤压机连续取出。2.制造带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1)将织物材料在塑溶胶中用粘合剂浸渍,以形成经涂覆的织物材料;(2)在两层或多层经涂覆的织物之间施加塑溶胶层,从而创建带芯;(3)将所述带芯连续地供给到双带挤压机中,所述双带挤压机以至少每平方英寸5磅的压力将所述经浸渍的织物材料与所述塑溶胶层挤压到一起,以产生预成型的织物带芯;(4)将所述预成型的织物带芯加热至处于360℉至450℉范围内的温度为期至少6分钟;(5)将所述织物带芯从所述双带挤压机连续取出;(6)将热塑性弹性体树脂组合物分散到所述织物带芯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7)通过将所述织物带芯连续供给到保持在至少340℉的温度下和至少每平方英寸5磅的压力下的第二双带挤压机内来将所述热塑性弹性体树脂组合物挤压到所述织物带芯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和(8)从所述第二双带挤压机连续地取出成品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织物材料是聚酯织物。4.根据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格雷戈里·D·佩罗,罗伯特·H·沃格廖诺,巴里·M·威尔逊,戴维·J·马圭尔,
申请(专利权)人:贝扬斯技术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