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智能光分配网络的RFID 光纤标签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61121 阅读:2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7 17: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智能光分配网络的RFID光纤标签套,光纤标签套包括RFID电子芯片、盖板和芯片安装座;该芯片安装座的第一表面垂直设立两块平行的侧板,其中一侧板的末端设有L形的扣板,另一侧板的外侧面设有卡勾;所述扣板可绕所在侧板外缘旋转,使其带有卡口的自由端贴合在另一侧板外侧面上、所述卡勾嵌入卡口内;第二表面上设置有凹槽,凹槽底部设有凹进部,RFID电子芯片嵌入在凹进部内,盖板嵌入凹槽内。其优点是:该RFID光纤标签套能够安装在尾纤连接器上,配套的网络设备如光缆交接箱对应设置天线即可对加装了电子标签的光纤进行识别,降低了施工难度,成本也更低于使用专用电子光纤的现有IODN建设方式。整体上实现了对新旧IODN网络建设和改造的通用性。(*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用于智能光分配网络的RFID光纤标签套
本技术涉及光纤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智能光分配网络的RFID光纤标签套。
技术介绍
近些年来,随着光纤通讯网络的大面积推广应用,终端用户数量的不断攀升,对光纤通信设备容量、功能提出更多的需求。以光配线架为例,目前国内外著名光通讯器材厂商的主流产品中每一台设备的光纤适配器的最多可达数千,在光纤配线架的安装施工过程中,传统方法是将标有光纤连入端的上级设备和输出端的下级设备的纸质身份标或条形码签安装在光纤的两个端,在完成光纤的连接器与适配器连接后,施工人员使用纸介手工记录标签的连接关系,之后再次通过人工操作录入管理系统。由此可见,工作量繁重工作方式效率低,这不仅严重制约工期,而且误操作的机率高,还有纸质标签或条形码易受周围环境\人工操作等因素的影响,当标签老化或损坏时,会给维护工作带来很大的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结构上的缺点,提出一种用于智能光分配网络的RFID光纤标签套,该RFID光纤标签套能够安装在尾纤连接器上,便于快速识别光缆,方便光缆的资产管理,安全可靠。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用于智能光分配网络的RFID光纤标签套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用于智能光分配网络的RFID光纤标签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标签套包括RFID电子芯片、盖板和芯片安装座;该芯片安装座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垂直设立两块平行的侧板,其中一侧板的末端设有L形的扣板,另一侧板的外侧面设有卡勾;所述扣板可绕所在侧板外缘旋转,使其带有卡口的自由端贴合在另一侧板外侧面上、所述卡勾嵌入卡口内;所述第二表面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底部设有凹进部,所述RFID电子芯片嵌入在所述凹进部内,所述盖板嵌入所述凹槽内。所述扣板内侧面和第一表面与尾纤连接器外形凹凸配合所述RFID电子芯片向该光纤标签套在使用状态下的尾纤连接器的插头方向延伸。所述扣板和所在侧板一体成型。所述侧板和所述芯片安装座第一表面一体成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RFID光纤标签套能够安装在尾纤连接器上,并携带用于分辨光缆的唯一的ID码,配套的网络设备如光缆交接箱对应设置天线即可对加装了电子标签的光纤进行识别,降低了施工难度,成本也更低于使用专用电子光纤的现有IODN建设方式。整体上实现了对新旧IODN网络建设和改造的通用性。【附图说明】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其示例性实施例进行的描述,本技术上述特征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光纤标签套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参见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用于智能光分配网络的RFID光纤标签套,该光纤标签套包括RFID电子芯片1、盖板2和芯片安装座3。芯片安装座3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芯片安装座3的第一表面上垂直设立相互平行的侧板31和侧板32,侧板31和侧板32位于该第一表面一端,并分别位于第一表面的侧边。侧板31和侧板32和芯片安装座3第一表面一体成型。侧板31的末端设有L形的扣板33,扣板33和所在的侧板31采用一体成型设计,并可绕侧板31的末端弯折。扣板33的自由端设有卡口 331。另一侧板32的外侧面设有卡勾。当扣板33向侧板32弯折时,使其带有卡口 331的自由端贴合在侧板32的外侧面上,并使卡勾嵌入卡口 331内。此时,由扣板33、侧板31和侧板32共同界定出一个尾纤连接器安装通道。为了保证安装的牢固性,同时约束RFID光纤标签套的安装方向,扣板33内侧面和芯片安装座3第一表面与尾纤连接器外形凹凸配合,参见图1所示,扣板33内侧面凸设有一个凸台332。芯片安装座3的第二表面上设置有凹槽34,该凹槽34底部设有凹进部35,用于安装RFID电子芯片,而RFID电子芯片I则嵌入在所述凹进部35内,盖板2嵌入凹槽34内,完成RFID电子芯片I的封装。该光纤标签套在使用时需要与能够识别RFID的网络设备(如光缆交接箱、分纤箱的)配套使用。见图2所示,网络设备的光分路器中具有有若干适配器4,适配器4内对应插入尾纤连接器5。而光纤标签套套装在尾纤连接器5上,为便于配套的设备读取,RFID电子芯片I向该光纤标签套在使用状态下的尾纤连接器的插头方向延伸。同时,光分路器上还设置有若干天线板6,天线板6与各排适配器4形成一一对应的关系,各天线板6紧邻对应一排适配器4,并沿其排列方向延伸。天线板6上设置与该排适配器4的端口数量相同且位置对应的RFID近场读写天线和指示61,RFID近场读写天线为13.56MHZ射频标签读写天线。另外,天线板6的一端还设有电连接各RFID近场读写天线和指示灯61的通讯接口。由此,每个RFID近场读写天线读取离其最近的光纤标签套,进而能够对加装电子标签的光纤进行识别。以上通过实施例对于本技术的专利技术意图和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所属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技术以上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之一,为篇幅限制,这里不能逐一列举所有实施方式,任何可以体现本技术权利要求技术方案的实施,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仅限于此,在上述实施例的指导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各种改进和变形,而这些改进或者变形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智能光分配网络的RFID光纤标签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标签套包括RFID电子芯片、盖板和芯片安装座;该芯片安装座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垂直设立两块平行的侧板,其中一侧板的末端设有L形的扣板,另一侧板的外侧面设有卡勾;所述扣板可绕所在侧板外缘旋转,使其带有卡口的自由端贴合在另一侧板外侧面上、所述卡勾嵌入卡口内;所述第二表面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底部设有凹进部,所述RFID电子芯片嵌入在所述凹进部内,所述盖板嵌入所述凹槽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智能光分配网络的RFID光纤标签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标签套包括RFID电子芯片、盖板和芯片安装座;该芯片安装座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垂直设立两块平行的侧板,其中一侧板的末端设有L形的扣板,另一侧板的外侧面设有卡勾;所述扣板可绕所在侧板外缘旋转,使其带有卡口的自由端贴合在另一侧板外侧面上、所述卡勾嵌入卡口内;所述第二表面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底部设有凹进部,所述RFID电子芯片嵌入在所述凹进部内,所述盖板嵌入所述凹槽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小芳邓小玲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汇珏网络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