芘类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0360938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7 17: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芘类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分析化学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检测次氯酸根的荧光探针水溶性差、识别能力差以及荧光猝灭严重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芘类荧光探针的化学式如式I所示,采用1-芘甲醛与2,3-二氨基顺丁烯二腈经缩合反应制备。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该芘类荧光探针检测次氯酸根离子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芘类荧光探针溶解性好,光稳定性强,荧光受环境影响小,目视荧光变化效果好,且对次氯酸根离子具有高选择性和高灵敏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芘类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芘类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分析化学

技术介绍
次氯酸及次氯酸盐被大量应用于生产和生活中,比如家庭漂白、自来水消毒、冷却水处理以及氰根离子处理等。由于氯气性价比较高,因此仍被世界上超过80%的水处理行业中广泛采用。一般其使用浓度都控制在10_5~10_2摩尔/升之间。但是由于水源污染越发的严重,直接导致自来水中次氯酸含量的增加。超标的次氯酸溶液对人类和其他生物具有很强的毒害性。实现对水体环境次氯酸根离子的定性、定量检测对水资源保护和疾病预防显得尤为重要。荧光探针技术具有优良的灵敏度和选择性,通过对常见荧光团的修饰,许多检测次氯酸根的有机荧光探针分子被先后报道出来。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检测次氯酸根的有机突光探针分子有氧杂蒽类探针,如TMB (Jia Zhang, et al, Analyst, 2013, 138, 434)和FBS (QinglingXu, et al, J.Am.Chem.Soc.2013,135,9944),但是,这两种探针的水溶性较差,易受溶液酸碱性和其他活性物种的干扰,无法应用于实际环境样本的检测。还有一些探针虽然具有较好的水溶性,如 PMOPP (ffenjun Zhang, et al, Org.Biomol.Chem.,2011,9,5560),但是荧光猝灭严重,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 是解决现有技术中检测次氯酸根的有机荧光探针分子存在水溶性差、识别能力差以及荧光猝灭严重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芘类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专利技术的芘类荧光探针的化学式如式I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芘类荧光探针,其特征在于,化学式如式I所示:

【技术特征摘要】
1.芘类荧光探针,其特征在于,化学式如式I所示: 2.权利要求1所述的芘类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1-芘甲醛和2,3-二氨基顺丁烯二腈溶于有机溶剂中,加热至回流状态,搅拌反应6~12h,停止反应,加热除去有机溶剂,冷却,得到粗产物; (2)将粗产物依次进行萃取分离、减压蒸馏、柱层析分离和干燥,得到芘类荧光探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芘类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1-芘甲醛和2,3-二氨基顺丁烯二腈的摩尔比为1:1.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芘类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用薄层色谱TLC监测1-芘甲醛的蓝色荧光消失后,再停止反应。5.权利要求1所述的芘类荧光探针在检测水溶液中次氯酸根离子浓度的应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芘类荧光探针在检测水溶液中次氯酸根离子浓度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先将芘类荧光探针溶于无水乙醇或者乙醇水溶液中,得到探针溶液,再将探针溶液与待测水溶液混合,得到混合溶液,通过混合溶液中芘类荧光探针的荧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杨许良高超颖白锁柱陈静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民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