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小机插秧中伤秧率的自适应插秧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47699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2 12: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减小机插秧中伤秧率的自适应插秧针,包括螺钉、压缩弹簧、针体和针尖,所述针体为前端呈8°的圆锥体结构,针体的前端设有锥度为4°-5°的锥孔;所述针尖为锥度呈4°-5°的圆锥体,且针尖的前端为半圆球体,针尖的后端置于针体前部的锥孔内;所述螺钉的前端部以及针尖的后端部均设有对应的销钉,所述压缩弹簧设于两销钉之间,压缩弹簧通过螺钉与针体的螺纹旋合长度来调节对针尖的端部压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减小机插秧中伤秧率的自适应插秧针,取秧精度高,定量准确,立苗直,不松散,不钩秧,分秧能力强,使用调节方便,工作效率高;减小伤秧率,伤秧率仅为0.7%,适应多种育秧方法的秧苗;维修方便;可靠性高,插植质量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小机插秧中伤秧率的自适应插秧针
本技术涉及一种插秧针,尤其涉及一种减小机插秧中伤秧率的自适应插秧针,属于插秧机

技术介绍
目前,中西部山区一带的插秧机由于诸多原因致使插秧机插秧质量差,可靠性低,而大型插秧机又不能适应。在广大农村由于单块田小,不适合大型机械耕作,加上大型设备价格高,能耗大,维护费用大,搬运困难,对操作者技术要求高等要求,使水稻机械化插秧有了很大制约。秧针是水稻插秧机插植机构关键工作部件,从水稻插秧机问世以来一直是研究的热点,现有国产秧针因制作工艺粗糙,硬度仅为HRC25-HRC30,秧针使用频率高,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恶劣,受腐蚀性强,极易磨损生锈;另外,传统工艺生产的秧针易变形开裂和折断,氧化脱碳,生产成本高,成品率低,导致插秧机取秧精度低,漏秧率偏高,易伤秧、钩秧。据试验调查,国产秧针普遍伤秧率在6%,空穴率是10%,而插秧质量标准:漏秧率小于等于1%,伤秧率小于等于1%,因此,现有国产秧针达不到插秧质量标准。针对秧针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如下的解决方法:1.2009年8月第3期朱祖良的《双针式秧针的工艺设计》。该论文主要分析双针式秧针分秧工作特性以及使用要求,采用国产材质通过改进生产工序,选择正确的热处理方法试制的双针式秧针,完全可以代替进口秧针。2.2008年第2期周明武的《水稻插秧机分秧针和推秧器的改进》。该论文主要是把秧针改成一体钢板式,并且带有滑道,把推秧器改成拨头式,将挡泥油封改成一体油封。3.中华四十龄插秧机符合山区作业,专利技术人曹步贤曾经申请4个专利,分别是:1.专利号为:CN95237301.7,名称为《一种插秧机的分秧机构》;2.专利号为:95237302.5,名称为《一种插秧机的送秧机构》3.专利号为:93234125.X,名称为《插秧机》;4.专利号为:93234860.2,名称为《插秧机》。但是,这些插秧机都存在如下一些不足之处:1.由于杂交水稻分蘖多,该类插秧机秧针为固体式秧针,因为固体式秧针属于刚性设计,而秧箱上的秧苗存在着很多不确定因素,都能致使很多情况下取秧不一,时多时少,甚至出现漏取现象,从而影响栽植质量。例如:秧龄大小、茎杆粗细、秧苗根系情况、是否有夹杂物、秧根含泥过多、是否分蘖多、秧苗严重不齐、秧苗严重交叉、叶梢间隙大等等。2.固体式秧针灵活性差,秧针针尖无摆动量,端部锋利,容易划伤或刺伤秧苗茎杆。3.有些地方的旱育秧秧龄在40到50龄,根系发达,这样在分秧同时容易将其他秧苗牵扯,破坏原有的规律性分秧,分秧不均现象时有发生。4.另外,制作工艺粗糙,尤其是热处理难以达标,在取秧时,针尖位置无法达到最佳状态,因此造成夹苗,伤根,机器分不开秧苗,或是把秧苗的根和茎撕断了等一系列分秧不均,伤秧,协调性差等诸多实际问题更为突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实现我国东西部地区的插秧平衡,提高实际生产效率,提供一种减小机插秩中伤秩率的自适应插秩针,解决现有插秩机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能有效的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减小机插秧中伤秧率的自适应插秧针,包括螺钉、压缩弹簧、针体和针尖,所述针体为前端呈8°的圆锥体结构,针体的前端设有锥度为4° -5°的锥孔;所述针尖为锥度呈4° -5°的圆锥体,且针尖的前端为半圆球体,针尖的后端置于针体前部的锥孔内;所述螺钉的前端部以及针尖的后端部均设有对应的销钉,所述压缩弹簧设于两销钉之间,压缩弹簧通过螺钉与针体的螺纹旋合长度来调节对针尖的端部压力。作为一种优选方式,在螺钉上设有起预紧作用的双螺母。作为进一步优选方式,针体内设有与螺钉外螺纹配合对应的内螺纹。作为进一步优选方式,所述螺钉上设有螺纹精度连接为C级的三角形外螺纹。作为进一步优选方式,所述针体内设有螺纹退刀槽。作为优选方式,所述压缩弹簧采用碳素弹簧钢丝C级的圆柱螺旋?型压缩弹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减小机插秧中伤秧率的自适应插秧针,具备如下优点:1.取秧精度高,定量准确,立苗直,不松散,不钩秧,分秧能力强,自适应秧针空穴率仅为0.9% ;2.使用时,活动自如,调节方便,工作效率高;有一定的吃秧余量,尽量避免秧苗被撕裂,减小伤秧率,伤秧率仅为0.7%,适应多种育秧方法的秧苗;3.维修方便;4.可靠性高,插植质量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秧针内部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秧针的受力图。图3是本技术秧针在受力情况下的工作图。图4是本技术针尖的受力图。图中:卜螺钉,2-双螺母,3-针体,4-压缩弹簧,5-针尖,6_销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相互排斥的特质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之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实施例而已。如图1-4所示,本技术减小机插秧中伤秧率的自适应插秧针包括螺钉1、压缩弹簧4、针体3和针尖5,所述螺钉用于将秧针链接到勾秧爪上面。所述针体3为前端呈8°的圆锥体结构,针体3的前端设有锥度为4°的锥孔33 ;针体采用3Grl3淬火+低温回火工艺进行处理,保证体强度。所述针尖5为锥度呈4°的圆锥体,且针尖5的前端为半圆球体,针尖5的后端置于针体3前部的锥孔33内;其前端部的半圆球形状主要是为了保护秧苗,减小伤秧率。所述螺钉I的前端部以及针尖5的后端部均设有对应的销钉6,所述压缩弹簧4设于两销钉6之间,销钉的作用便是为了便于安装压缩弹簧;压缩弹簧4通过螺钉I与针体3的螺纹旋合长度来调节对针尖5的端部压力。在本实施例中:压缩弹簧4采用碳素弹簧钢丝C级的圆柱螺旋?型压缩弹簧。在螺钉I上设有起预紧作用的双螺母2。避免在工作过程中,由于机器的振动破坏螺纹配合而导致螺纹松动引起的针尖端部压力波动,或者针尖从螺钉上脱落。采用双螺母锁紧装置,在转矩M下,针尖受到力F时,针尖会沿着轴线向针体内锥孔里面移动,此时压缩弹簧处于压缩状态,针尖向里面移动的距离越大,内孔空间增大,针尖在内锥孔内摆动余量就越大,从而有一定让秧余量,再者针尖端部为球面,当遇到秧苗便会自动找正,找到取秧最佳位置,从而钻进苗隙,从而错开直接与苗的正面挤压或刺伤。针体3内设有与螺钉I外螺纹配合对应的内螺纹31 ;所述螺钉I上设有螺纹精度连接为C级的三角形外螺纹。所述针体3内设有螺纹退刀槽32。针体与螺钉螺纹连接,其目的为了调节针尖端部压力,并与勾秧爪链接。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减小机插秧中伤秧率的自适应插秧针,包括螺钉(1)、压缩弹簧(4)、针体(3)和针尖(5),其特征在于:所述针体(3)为前端呈8°的圆锥体结构,针体(3)的前端设有锥度为4°‑5°的锥孔(33);所述针尖(5)为锥度呈4°‑5°的圆锥体,且针尖(5)的前端为半圆球体,针尖(5)的后端置于针体(3)前部的锥孔(33)内;所述螺钉(1)的前端部以及针尖(5)的后端部均设有对应的销钉(6),所述压缩弹簧(4)设于两销钉(6)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小机插秧中伤秧率的自适应插秧针,包括螺钉(I)、压缩弹簧(4)、针体(3)和针尖(5),其特征在于:所述针体(3)为前端呈8°的圆锥体结构,针体(3)的前端设有锥度为4。-5°的锥孔(33);所述针尖(5)为锥度呈4° -5°的圆锥体,且针尖(5)的前端为半圆球体,针尖(5)的后端置于针体(3)前部的锥孔(33)内;所述螺钉(I)的前端部以及针尖(5)的后端部均设有对应的销钉(6),所述压缩弹簧(4)设于两销钉(6)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小机插秧中伤秧率的自适应插秧针,其特征在于:在螺钉(I)上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鹏飞胡光忠徐高飞宋相吉郑银河向荣磊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理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