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电路及一种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47687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2 12: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充电电路及一种电子设备,充电电路包括第一充电接口、第二充电接口、电源管理单元及第一场效应管,第一充电接口的电源正引脚分别与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电源管理单元的充电通路相连,第二充电接口的电源正引脚与第一场效应管的一端相连,第一场效应管的另一端与电源管理单元的充电通路相连;电子设备包含上述充电电路,在不改变电源管理单元的基础上,实现了多个充电接口择一与电源管理单元的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充电电路及一种电子设备
[0001 ]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电路及一种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具备可充电式电量存储单兀,对电量存储单兀充电成为满足电子设备用电的前提。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充电电路,包括充电接口 PIN及电源管理单元Ul,充电接口的电源正引脚C通过电源管理单元Ul与电量存储单元B相连,充电接口的电源负引脚G接地以形成电流回路,通过充电接口的电源正引脚C接入充电电压实现对电量存储单元B的充电。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具有多个充电接口,特别是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使得很多电子设备具备有线充电接口和无线充电接口。无线充电技术是一种利用电磁转换原理实现对电子设备充电的技术方案,其率先在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中应用。以手机为例,融合于手机中的无线充电技术实行模块化设计,手机中的无线充电模块置于手机电池盖的内侧,通过无线充电模块上设置的触点与手机主板电路连接。无线充电技术与有线充电技术在充电原理、充电方式等方面完全不同,无线充电技术在给用户带来更好使用体验的同时,也造成了不可以与有线充电技术共用充电接口的问题。这使得当电子设备同时具备有线充电接口及无线充电接口时,需要针对每一种充电接口设计独立的电路以实现充电接口与电源管理单元的连接。然而,上述现有技术中,作为电子设备充电功能的管家,电源管理单元Ul只具有与充电接口连接的一个充电通路,此时当多个充电接口接入充电电压尤其是当有线充电接口与无线充电接口同时接入充电电压,多个充电接口与充电通路的连接成为上述现有技术无法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电路及一种电子设备,在不改变电源管理单元的基础上,实现了多个充电接口择一与电源管理单元的连接。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电路,包括:第一充电接口、第二充电接口、电源管理单元及第一场效应管,第一充电接口的电源正引脚分别与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电源管理单元的充电通路相连, 第二充电接口的电源正引脚与第一场效应管的一端相连, 第一场效应管的另一端与电源管理单元的充电通路相连。[0011 ]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第二场效应管及电压比较器,第一充电接口的电源正引脚分别与第二场效应管的一端、电压比较器的反向输入端相连, 第一场效应管的另一端与第二场效应管的另一端对接,并分别与电压比较器的同向输入端、电源管理单元的充电通路相连, 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端与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相连。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充电接口可以是有线充电接口或无线充电接口,第二充电接口可以是无线充电接口或有线充电接口。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处理单元, 第一充电接口为有线充电接口,第二充电接口为无线充电接口, 有线充电接口的电源正引脚、有线充电接口的差分信号引脚及无线充电接口的电源正引脚分别与处理单元相连, 处理单元对电源管理单元进行充电控制。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第一电阻, 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通过第一电阻接地。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二极管对, 二极管对的阴极对接,并与电压比较器的电源输入端相连, 二极管对的第一阳极与第一充电接口的电源正引脚相连,二极管对的第二阳极分别与第一场效应管的另一端、第二场效应管的另一端相连。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第二电阻, 第二电阻连接在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与第一场效应管的另一端之间。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第三电阻, 第三电阻连接在第一充电接口的电源正引脚与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之间。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压转换单元连接在充电接口与处理单元之间。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充电电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电路及一种电子设备, 充电电路包括第一充电接口、第二充电接口、电源管理单兀及第一场效应管,第一充电接口的电源正引脚分别与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电源管理单元的充电通路相连,第二充电接口的电源正引脚与第一场效应管的一端相连,第一场效应管的另一端与电源管理单元的充电通路相连。当仅通过第一充电接口的电源正引脚接入充电电压时,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处于高电平状态,第一场效应管的一端处于低电平状态,第一场效应管的另一端处于高电平状态,此时第一场效应管的另一端为源极,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源电压(VGS)大于阈值电压(Vth),此时第一场效应管截止,使得第一充电接口的电源正引脚与电源管理单元的充电通路导通,而第二充电接口的电源正引脚与电源管理单元的充电通路断开,实现通过第一充电接口的电源正引脚对电源管理单元的供电。当仅通过第二充电接口的电源正引脚接入充电电压时,第一场效应管的一端处于高电平状态,第一场效应管的另一端处于低电平状态,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处于低电平状态,此时第一场效应管的一端为源极,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源电压(VGS)小于阈值电压(Vth),此时第一场效应管导通,使得第二充电接口的电源正引脚与电源管理单元的充电通路导通,实现通过第二充电接口的电源正引脚对电源管理单元的供电。当第一充电接口的电源正引脚和第二充电接口的电源正引脚同时接入充电电压时,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处于高电平状态,第一场效应管的一端处于高电平状态,第一场效应管的另一端处于高电平状态,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源电压(VGS)大于阈值电压(Vth),此时第一场效应管截止,形成第一充电接口的电源正引脚与电源管理单元的充电通路导通,而第二充电接口的电源正引脚与电源管理单元的充电通路断开的供电状态,实现通过第一充电接口的电源正引脚对电源管理单元的供电。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充电电路在不改变电源管理单元的基础上,实现了多个充电接口择一与电源管理单元的连接。电子设备包括上述充电电路,具备与上述充电电路同样的有益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充电电路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的充电电路示意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充电电路示意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充电电路示意图; 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结构示意图。PIN.
技术介绍
中的充电接口 ;PIN1.第一充电接口 ;PIN2.第二充电接口 ;C.
技术介绍
中充电接口的电源正引脚;G.
技术介绍
中充电接口的电源负引脚;Cl.第一充电接口的电源正引脚;C2.第二充电接口的电源正引脚;Gl.第一充电接口的电源负引脚;G2.第二充电接口的电源负引脚电量存储单元;P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充电电路,包括第一充电接口及电源管理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充电接口及第一场效应管,所述第一充电接口的电源正引脚分别与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所述电源管理单元的充电通路相连,所述第二充电接口的电源正引脚与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源管理单元的充电通路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电路,包括第一充电接口及电源管理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充电接口及第一场效应管, 所述第一充电接口的电源正引脚分别与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所述电源管理单元的充电通路相连, 所述第二充电接口的电源正引脚与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一端相连, 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源管理单元的充电通路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场效应管及电压比较器, 所述第一充电接口的电源正引脚分别与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一端、所述电压比较器的反向输入端相连, 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另一端对接,并分别与所述电压比较器的同向输入端、所述电源管理单元的充电通路相连, 所述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充电接口可以是有线充电接口或无线充电接口,所述第二充电接口可以是无线充电接口或有线充电接口。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处理单元, 所述第一充电接口为有线充电接口,所述第二充电接口为无线充电接口, 所述有线充电接口的电源正引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二勐刘冰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