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不良地质体深路堑框架加固结构
本技术涉及铁路、公路等岩土工程,特别涉及膨胀土、松软土高边坡及滑坡、岩堆等不良地质体的深路堑框架加固结构。
技术介绍
在工程中常常遇到深路堑工程,如果对深路堑进行放坡开挖,则开挖土石方工程、弃碴及用地面积量均较大,且还需对开挖坡面进行防护;如果采用支挡工程进行收坡,深路堑加固结构的悬臂段较长,支挡加固工程量也较大,特别是当路堑岩土体较差(如膨胀土、松软土高边坡及滑坡、岩堆等)时,工程投资十分巨大。为此,急迫需要一种新的结构来解决此类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良地质体深路堑框架加固结构,以有效解决挖方基坑抗滑加固困难或工程投资巨大的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的不良地质体深路堑框架加固结构,其特征是它包括:上排抗滑加固桩和下排抗滑加固桩,分别沿线路基坑上侧、下侧间隔设置;连接横梁,两端分别与对应的上排抗滑加固桩、下排抗滑加固桩的上端刚性连接;支撑地梁,两端分别与对应的上排抗滑加固桩、下排抗滑加固桩的下端铰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以上排抗滑加固桩和下排抗滑加固桩抵抗基坑土压力,且与 ...
【技术保护点】
不良地质体深路堑框架加固结构,其特征是它包括:上排抗滑加固桩(11)和下排抗滑加固桩(12),分别沿线路基坑上侧、下侧间隔设置;连接横梁(21),两端分别与对应的上排抗滑加固桩(11)、下排抗滑加固桩(12)的上端刚性连接;支撑地梁(22),两端分别与对应的上排抗滑加固桩(11)、下排抗滑加固桩(12)的下端铰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不良地质体深路堑框架加固结构,其特征是它包括:上排抗滑加固桩(11)和下排抗滑加固桩(12),分别沿线路基坑上侧、下侧间隔设置;连接横梁(21),两端分别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裕春,李安洪,袁碧玉,庞应刚,魏永幸,刘洋,徐骏,张敏静,邓敏,袁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