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转位变形喷粉室,包括喷粉室本体,所述喷粉室本体包括侧板组件、底板组件、端口板组件、顶板组件及配置在喷粉室本体两端的端口板组件,在工作状态下,喷粉室本体开口较小,形成粉末喷涂容腔,清理时,顶板组件和端口板组件可变形展开,与固定的侧板形成为一个近似垂直平面,所述端口板组件、顶板组件通过可转位机构实现工作和清理状态所需位置的变化,当转位至与侧板组件成为一个近似垂直平面时进行清理,清理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可转位变形喷粉室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喷粉室,特别是一种可转位变形喷粉室。
技术介绍
在喷粉室进行喷粉作业时,空气中悬浮的粉尘易被吸附至喷粉室的侧板、顶板及门板之上,当换色喷涂时,吸附在侧板、顶板、门板上的粉尘会混合至新颜色的粉尘当中,造成工件喷粉显色不正常,影响喷粉的的质量,故为避免上述情况的出现,需换色时,需分别对侧板、顶板及门板进行清理,常用的做法是通过人工步入喷粉室内进行清理,但是清理的效率低,非常的耗费时间,影响喷粉室的喷粉工作效率,而目前也有能够对侧板清理的自动清理装置,但是该类清理装置仅能是清理侧板,无法对顶板、门板进行清理。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清理方便的可转位变形喷粉室。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转位变形喷粉室,包括喷粉室本体,所述喷粉室本体包括侧板组件、底板组件、端口板组件、顶板组件及配置在喷粉室本体两端的端口板组件,在工作状态下,喷粉室本体开口较小,形成粉末喷涂容腔,清理时,顶板组件和端口板组件可变形展开,与固定的侧板形成为一个近似垂直平面,所述端口板组件、顶板组件通过可转位机构实现工作和清理状态所需位置的变化,当转位至与侧板组件成为一个近似垂直平面时进行清理。还包括侧板清理装置,所述侧板清理装置能够对翻转至近似垂直平面侧板组件的顶板组件、端口板组件进行清理。所述侧板清理装置包括驱动装置、清理臂及若干清理机构,驱动装置拖动清理臂及若干清理机构沿水平方向移动,将侧板组件、顶板组件、端口板组件的内表面及底板组件的上表面附着的粉末清理干净。所述侧板清理装置包括驱动装置、清理臂及若干清理机构,驱动装置拖动清理臂及若干清理机构沿垂直方向上下移动,将侧板组件、顶板组件、端口板组件的内表面附着的粉末清理干净。所述喷粉室本体底部可设置有喷枪清理井,所述底板组件设置在喷枪清理井的上方,隔离喷粉室本体的喷涂区和清理区,底板组件当转位至垂直位置时,可允许喷枪下降至喷枪清理井内;喷枪下降到位时,底板组件将转位至水平位置,封闭底部喷枪清理井。所述底板组件、侧板组件、顶板组件、端口板组件背面设置有振动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可转位变形喷粉室,包括喷粉室本体,所述喷粉室本体包括侧板组件、底板组件、端口板组件、顶板组件及配置在喷粉室本体两端的端口板组件,在工作状态下,喷粉室本体开口较小,形成粉末喷涂容腔,清理时,顶板组件和端口板组件可变形展开,与固定的侧板形成为一个近似垂直平面,所述端口板组件、顶板组件通过可转位机构实现工作和清理状态所需位置的变化,当转位至与侧板组件成为一个近似垂直平面时进行清理,清理方便。【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喷粉室本体的截面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图1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图1实施例的侧板清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二个具体实施例的喷粉室本体的俯视图; 图5是本专利技术图4实施例的侧板清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 参照图1至图3,图1至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一种可转位变形喷粉室,包括喷粉室本体,所述喷粉室本体包括侧板组件11、底板组件12、端口板组件14、顶板组件13及配置在喷粉室本体两端的端口板组件14,在工作状态下,喷粉室本体开口较小,形成粉末喷涂容腔,清理时,顶板组件13和端口板组件14可变形展开,与固定的侧板形成为一个近似垂直平面,所述端口板组件14、顶板组件13通过可转位机构实现工作和清理状态所需位置的变化,当转位至与侧板组件11成为一个近似垂直平面时进行清理,清理非常方便。如图所示,喷粉室本体还包括侧板清理装置,所述侧板清理装置能够对翻转至近似平面的侧板组件11、顶板组件13、端口板组件14进行清理,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侧板清理装置包括驱动装置31、清理臂32及若干清理机构33,所述清理机构33可为风枪、气刀、毛刷等,所述驱动装置31配置有两组并分别设置在喷粉室本体顶部两侧,且该驱动装置31沿喷粉室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并延伸至喷粉室本体外,所述清理臂32为一与喷粉室本体的截面对应的U型结构,该清理臂32的两端分别连接至驱动装置31上,所述清理机构33设置在清理臂32下部并与侧板组件11及翻转至持平状态的顶板组件13、端口板组件14对应,所述清理臂32能够由驱动装置31带动滑入至喷粉室本体内,将侧板组件11、顶板组件13、端口板组件14的内表面及底板组件12的上表面附着的粉末清理干净。如图所示,所述喷粉室本体底部设置有喷枪清理井4,所述底板组件12设置在喷枪清理井4的上方,隔离喷粉室本体的喷涂区和清理区,底板组件12当转位至垂直位置时,可允许喷枪下降至喷枪清理井4内;喷枪下降到位时,底板组件12将转位至水平位置,封闭底部喷枪清理井4。实施例二: 参照图4、图5,图4、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喷粉室的结构与实施例一类似,其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主要是采用不同结构的侧板清理装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侧板清理装置包括第二升降装置、连接臂34、及若干清理机构33,所述清理机构33可为风枪、气刀、毛刷等,所述第二升降装置设置在喷粉室本体外侧,所述连接臂34分别由侧板组件11的前端和后端伸入至喷粉室本体内,所述连接臂34伸入喷粉室本体内的部分用于安装固定清理机构33,所述连接臂34通过第二升降装置带动能够做升降运动,在本实施例中,侧板清理装置分为两组分别布置在喷粉室本体两侧,所述第二升降装置、连接臂34对应的配置有两组,所述第二升降装置包括第二驱动电机531及两组的第二升降导轨装置532,所述第二驱动电机531设置在其中一组的第二升降导轨装置532上并能驱动该第二升降导轨装置532作升降动作,所述两组的第二升降导轨装置532通过一第二联接轴533连接实现同步升降,所述连接臂51两端分别连接至两组的第二升降导轨装置532上。在上述的两个实施例中,为提高清理的效果,所述底板组件12、侧板组件11、顶板组件13、端口板组件14背面还可设置有振动器。在上述的两个实施例中,所述端口板组件14及顶板组件13能够通过转位机构翻转至与侧板组件11大致持平,端口板组件14与侧板组件11的夹角、顶板组件13与与侧板组件11的夹角范围限制至±5°,当然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还可把角度范围限制至±15°、±30° 等。在上述的两个实施例中,应用的转位机构可以采用机械行业较为常用的铰链、合页或柔韧的塑料、柔韧的PP材料等,底板组件12、顶板组件13、端口板组件14可由电机、气缸、液压缸等驱动翻转或转动;所述的驱动装置31、第二升降装置、第二升降导轨装置532、均为业内所常用的机械结构,在此不作一一详述。以上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当然,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的形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精神的前提下所作的等同的变换或相应的改动,都应该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转位变形喷粉室,包括喷粉室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喷粉室本体包括侧板组件(11)、底板组件(12)、端口板组件(14)、顶板组件(13)及配置在喷粉室本体两端的端口板组件(14),在工作状态下,喷粉室本体开口较小,形成粉末喷涂容腔,清理时,顶板组件(13)和端口板组件(14)可变形展开,与固定的侧板形成为一个近似垂直平面,所述端口板组件(14)、顶板组件(13)通过可转位机构实现工作和清理状态所需位置的变化,当转位至与侧板组件(11)成为一个近似垂直平面时进行清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转位变形喷粉室,包括喷粉室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喷粉室本体包括侧板组件(11)、底板组件(12)、端口板组件(14)、顶板组件(13)及配置在喷粉室本体两端的端口板组件(14),在工作状态下,喷粉室本体开口较小,形成粉末喷涂容腔,清理时,顶板组件(13)和端口板组件(14)可变形展开,与固定的侧板形成为一个近似垂直平面,所述端口板组件(14)、顶板组件(13)通过可转位机构实现工作和清理状态所需位置的变化,当转位至与侧板组件(11)成为一个近似垂直平面时进行清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转位变形喷粉室,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侧板清理装置,所述侧板清理装置能够对翻转至近似垂直平面侧板组件(11)的顶板组件(13)、端口板组件(14)进行清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转位变形喷粉室,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清理装置包括驱动装置(31)、清理臂(32)及若干清理机构(33),驱动装置(31)拖动清理臂(32)及若干清理机构(33)沿水平方向移动,将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敏坚,
申请(专利权)人:裕东中山机械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