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种纺织用络筒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上依次安装第一导丝器、断丝自检装置、张力装置和卷取装置,导丝器包括通有压缩气体的气流管,所述气流管的管身沿周向开有与纺线直径一致的出气缝,所述气流管的管身上设置有两片圆环形限位片,所述圆环形限位片位于所述出气缝的两侧,纺线的传输路径封闭所述出气缝。利用经过所述出气缝的气流压力作为纺线因改变方向而需要的力,使所述纺线在改变传输方向时悬浮于所述出气缝上,使所述纺线不与导向器件硬接触,纺线不再受挤压,纺线转向更加平缓,有助纺线的质量的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纺织用络筒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纺织用络筒机。
技术介绍
络筒机用于将连续输入的纱线卷绕成卷筒,为此,纱线首先通过往复装置横向于纱线行进方向做往复运动并且经过旋转的顶压引导,顶压辊将纱线分别压设到需要卷绕的旋转的卷筒上,因此多个卷筒前后对齐连接设置在一个共同的筒管锭子上能同时卷绕多条纱线。但随着卷筒的直径不断增大,锭子和顶压辊之间距离也必须增大;卷筒卷满纱线后更换空的筒管时,需要轴向从筒管锭子上被取下或者套装上,因此筒管锭子在一侧设置悬伸地支承,目前这些筒管锭子悬伸支承的结构复杂,更换拆卸和维修过程复杂,造成人力和时间浪费。随着络筒机的效率的提高,一部络筒机设置的筒管锭子越来越多,造成的筒管锭子结构越来越长,从而引起的振动越来越大,导致出现掉纱等问题影响纱线产品质量。纺织机把许多植物纤维捻在一起纺成线或纱,这些线或纱可用来织成布。纱本身的捻度会使纤维自然而紧密的抱合在一起,因而非常有利织造或针织。纺纱过程包括除杂、松解、开松、梳理、精梳、牵伸、加捻和卷绕。纱线在加捻过程中将须条绕其本身轴线加以扭转,使平行于须条轴向的纤维呈螺旋状,从而产生径向压力使纤维间的纵向联系固定下来,将加捻完成的纱线半成品或者成品卷绕成一定的形式,以便于储存、运输和下一道工序的加工,该过程称卷绕。卷绕过程应该在不影响产品产量、质量的基础上连续地进行,应该努力实现各工序之间的连续化生产,尽可能地减少卷绕过程造成的质量问题。纺线在最后的卷绕工艺中会经过多个导丝轮改变传输方向才能最终绕制在纱管上,纺线一般传输于导丝轮的沟槽中,由于沟槽与所述纺线的硬接触会导致相互摩擦或挤压,或多或少的会导致纺线成型的纺线产生蓬松或变形,影响纺线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纺织用络筒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纺织用络筒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上依次安装第一导丝器、断丝自检装置、张力装置和卷取装置,所述第一导丝器前安装网络集束装置,所述网络集束装置包括一个空心柱状喷咀,所述喷咀侧壁上开设进气口,所述进气口连通进气管,所述网络集束装置前设置丝,所述丝架上固定若干锭位,所述网络集束装置固定在所述机体上;所述的导丝器包括通有压缩气体的气流管,所述气流管的管身沿周向开有与纺线直径一致的出气缝,所述气流管的管身上设置有两片圆环形限位片,所述圆环形限位片位于所述出气缝的两侧,纺线的传输路径封闭所述出气缝。进一步的,出气缝的两端覆盖有两片弧形滑片。进一步的,所述环形限位片内壁设置有环形沟槽,所述弧形滑片上设置有与所述环形沟槽相对应的环形凸台,所述环形限位片通过相互配合的环形沟槽和环形凸台与所述弧形滑片旋转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气流管内设置有负离子发生器。进一步的,所述进气口开口方向垂直于所述喷咀。进一步的,所述网络集束装置与所述丝架之间设置第二导丝器,所述第二导丝器固定在所述机体上。进一步的,所述喷咀上端和下端各设置两个丝线定位棒,所述丝线定位棒平行于所述喷咀上、下端面。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利用经过所述出气缝的气流压力作为所述纺线因改变方向而需要的力,使所述纺线在改变传输方向时悬浮于所述出气缝上,使所述纺线不与导向器件硬接触,纺线不再受挤压,纺线转向更加平缓,有助纺线的质量的提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网络集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导丝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机体,2、导丝器,3、断丝自检装置,4、张力装置,5、卷取装置,6、网络集束装置,7、丝架,71、锭位,61、喷咀,62、进气口,21、气流管,22、弧形滑片,23、出气缝,24、环形限位片,25、纺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如图1图2所示,一种纺织用络筒机,包括机体1,机体I上依次安装第一导丝器2、断丝自检装置3、张力装置4和卷取装置5,所述第一导丝器2前安装网络集束装置6,所述网络集束装置6包括一个空心柱状喷咀61,喷咀61侧壁上开设进气口 62,所述进气口 62连通进气管,所述网络集束装置6前设置丝,所述丝架7上固定若干锭位71,所述网络集束装置6固定在所述机体I上。如图3所示,导丝器2包括通有压缩气体的气流管21,气流管21的管身沿周向开有与纺线25直径一致的出气缝23,所述气流管21的管身上设置有两片圆环形限位片24,圆环形限位片24位于所述出气缝23的两侧,纺线25的传输路径封闭所述出气缝23。 出气缝23的两端覆盖有两片弧形滑片22。环形限位片24内壁设置有环形沟槽,所述弧形滑片22上设置有与所述环形沟槽相对应的环形凸台,所述环形限位片24通过相互配合的环形沟槽和环形凸台与所述弧形滑片22旋转连接。气流管21内设置有负离子发生器。进气口 62开口方向垂直于所述喷咀61。网络集束装置与所述丝架7之间设置第二导丝器2,所述第二导丝器2固定在所述机体I上。喷咀61上端和下端各设置两个丝线定位棒,所述丝线定位棒平行于所述喷咀61上、下端面。从四个锭位71上取下四根长丝线,四根长丝线经过丝架77之后在第二导丝器的作用下进入喷咀61,在喷咀61内进气口 62吹出气流,在气流的冲击下,四根长丝线的纤维被吹散,然后相互交缠成网络点,形成一根复合长丝线,复合长丝线经过第一导丝器、断丝自检装置3、张力装置4,在卷取装置5上卷绕成筒子。利用经过所述出气缝23的气流压力作为所述纺线25因改变方向而需要的力,使所述纺线25在改变传输方向时悬浮于所述出气缝23上,使所述纺线25不与导向器件硬接触,纺线25不再受挤压,纺线25转向更加平缓,有助纺线25的质量的提高。纺线25作为包裹所述出气缝23的盖子,所述出气缝23内气流必然类似气垫船的工作方式将所述纺线25顶起,经过所述出气缝23的气流压力作为所述纺线25因改变方向而需要的力,使所述纺线25不与导向器件硬接触,根据纺线25转变方向的角度,对应的通过两片弧形滑片22调整所述出气缝23开口角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纺织用络筒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上依次安装第一导丝器、断丝自检装置、张力装置和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丝器前安装网络集束装置,所述网络集束装置包括一个空心柱状喷咀,所述喷咀侧壁上开设进气口,所述进气口连通进气管,所述网络集束装置前设置丝,所述丝架上固定若干锭位,所述网络集束装置固定在所述机体上;所述的导丝器包括通有压缩气体的气流管,所述气流管的管身沿周向开有与纺线直径一致的出气缝,所述气流管的管身上设置有两片圆环形限位片,所述圆环形限位片位于所述出气缝的两侧,纺线的传输路径封闭所述出气缝。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纺织用络筒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上依次安装第一导丝器、断丝自检装置、张力装置和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丝器前安装网络集束装置,所述网络集束装置包括一个空心柱状喷咀,所述喷咀侧壁上开设进气口,所述进气口连通进气管,所述网络集束装置前设置丝,所述丝架上固定若干锭位,所述网络集束装置固定在所述机体上; 所述的导丝器包括通有压缩气体的气流管,所述气流管的管身沿周向开有与纺线直径一致的出气缝,所述气流管的管身上设置有两片圆环形限位片,所述圆环形限位片位于所述出气缝的两侧,纺线的传输路径封闭所述出气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用络筒机,其特征是,出气缝的两端覆盖有两片弧形滑片。3.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波,陈祝君,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市天江精密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