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苏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双吸叶轮及双吸旋流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44883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1 17: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吸叶轮及双吸旋流泵,所述双吸叶轮相背对的两面的叶片相互错开了流道宽度的40-60%。所述双吸旋流泵的具有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双吸叶轮,所述双吸叶轮的叶片的占宽度为泵体内腔宽度的40%~60%,所述双吸旋流泵的泵体还具有副进水室,所述副进水室位于泵体内腔与填料室之间、且与泵体内腔相连通,所述副进水室上具有副进水口,所述副进水口为径向进口、进口方向平行于叶轮平面。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双吸叶轮相背对的两侧的叶片的错位结构,使双吸叶轮的运转更加平稳,减小了震动。使所述双吸叶轮的叶片的占宽度为泵体内腔宽度的40%~60%,能够保证大块杂质通过泵体,又能够保证泵的效率及扬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吸叶轮及双吸旋流泵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领域,尤其是一种双吸叶轮及包含该双吸叶轮的双吸旋流泵。
技术介绍
旋流泵多用于抽送复杂介质或含杂质流体,如含垃圾、短纤维物质或粪便的两相流体,旋流泵与其它杂质泵相比具有无堵塞性能好,可通过大约与泵出口口径相当的固体颗粒,但对输送的物料具有一定破坏性,叶轮和泵体之间的轴向间隙对泵性能的影响不如离心泵那样敏感,无需间隙调整,旋流泵叶轮大多为开式径向叶轮,制造工艺简单,叶轮流道容易加工且叶轮容易平衡,运行平稳,泵吸入性能好,具有良好的抗汽蚀性能,可抽送含气率较高的液体,也可抽送高浓度以及高粘度的液体等很多优点,但是传统旋流泵水力损失大,效率较低,大多数旋流泵的效率低于50%,这些问题一直得不到改进,困扰着人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传统旋流泵的效率低下问题,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双吸叶轮及包含该双吸叶轮的双吸旋流泵。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上述技术目的的。一种双吸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吸叶轮相背对的两面的叶片相互错开了流道宽度的40-60%。一种双吸旋流泵,包括所述双吸叶轮、主轴、前盖、泵体、填料室、轴承体上支架、右轴承压盖、耐磨板、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吸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吸叶轮(3)相背对的两面的叶片相互错开了流道宽度的40‑6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吸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吸叶轮(3)相背对的两面的叶片相互错开了流道宽度的40-60%。2.一种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双吸叶轮(3)的双吸旋流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轴(14)、前盖(2)、泵体(4)、填料室(6)、轴承体上支架(7)、右轴承压盖(8)、耐磨板(9)、填料压盖(10)、轴承体(11)、轴承体下支架(12),所述主轴(14)装配在所述轴承体(11)上,所述主轴(14)的一端与电机相连,所述双吸叶轮(3)固定在轴的另一端上、且位于泵体(4)的腔内,所述填料室(6)、填料压盖(10)装在主轴(14)上且与泵体(4)密封连接,所述泵体(4)的主进水口( 15 )与前盖(2 )连接,所述前盖(2 )与泵体(4 )之间设有耐磨板(9 ),填料室(6 )与填料压盖(10)固定连接,所述泵体(4)、填料室(6)、轴承体(11)均固定在轴承体下支架(12)上,所述轴承体上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秀礼卢永刚付强王洪亮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