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跨径钢波纹管桥涵管片拼装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小跨径钢波纹管桥涵管片拼装装置,属于桥涵结构安装领域。
技术介绍
1896年美国率先进行钢波纹管通道、钢波纹管涵的可行性研究,1923年美国铁路工程协会在伊利诺斯州的中央铁路应用钢波纹管通道进行实体测试,1929年加拿大首座钢波纹管用于一煤矿中,1931年澳大利亚首次建成8米钢波纹管汽车通道一座,1990年日本高速公路设计规范制定了钢波纹管设计技术规范,随着越来越多的钢波纹管在世界各地的安装使用,证明了此种结构在各种使用情况下的通用性,而且其寿命已超过了设计寿命。我国金属钢波纹管涵是从2001年以后逐步开始在公路工程领域范围内使用,通过近几年的市场开发,现已在河北、内蒙古、青海、宁夏、新疆、西藏等省市区的公路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我国直径(跨径)超过3米的涵洞(小桥)钢波纹管成型均采用管片拼装,每个圆周方向约有4一 15块板组成,板与板搭接处采用高强螺栓紧固。目前对于拼装设计的钢波纹管涵在管片拼装施工中主要采用汽车吊配合人工搭设简易钢管脚手架方式进行,钢波纹管涵洞每环拼接施工速度较慢,拼缝搭接操作不宜控制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小跨径钢波纹管桥涵管片拼装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水平旋转底座(1)、液压泵及油箱(2)、竖向伸缩油缸(3)、水平固定机架(4)、翻转液压马达(5)、定位盖(6)、伸缩油缸(7)、水平固定臂(8)、360°翻转水平伸缩臂(9)、吸盘液压伸缩油缸(10)、吸盘液压伸缩臂(11)、智能控制系统(12)、行走系统(13)、固定支撑系统(14)、电磁吸盘(15)、定位组件(16)、固定支架(17)、水平支撑平台(17.1)、Y形支撑(17.2);该装置包括吸盘液压伸缩臂系统、360°翻转水平伸缩臂系统、竖向升降系统、智能控制系统、行走及固定支撑系统;所述竖向升降系统包括固定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跨径钢波纹管桥涵管片拼装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水平旋转底座(I)、液压泵及油箱(2)、竖向伸缩油缸(3)、水平固定机架(4)、翻转液压马达(5)、定位盖(6)、伸缩油缸(7)、水平固定臂(8)、360°翻转水平伸缩臂(9)、吸盘液压伸缩油缸(10)、吸盘液压伸缩臂(11)、智能控制系统(12)、行走系统(13)、固定支撑系统(14)、电磁吸盘(15)、定位组件(16)、固定支架(17)、水平支撑平台(17.1)、Y形支撑(17.2);该装置包括吸盘液压伸缩臂系统、360°翻转水平伸缩臂系统、竖向升降系统、智能控制系统、行走及固定支撑系统; 所述竖向升降系统包括固定支架(17)、竖向伸缩油缸(3)、液压泵及油箱(2);固定支架(17)与水平旋转底座(1)固定焊接,固定支架(17)为两节结构的液压伸缩臂,且由其内部的竖向伸缩油缸(3)进行控制;液压泵及油箱(2)固定在水平旋转底座(1)上,为液压系统提供液压动力; 所述固定支架(17)为Y字形结构,所述两节液压伸缩臂的节点位于水平支撑平台(17.1)处,Y形支撑(17.2)与水平固定机架(4)固定连接;当需要调节水平固定机架(4)的高度时,液压泵及油箱(2)为系统泵入液压油,竖向伸缩油缸(3)推动Y形支撑(17.2)向上运动,从而推动水平固定机架(4)向上运动,实现竖向升降系统竖直方向的位置调节; 所述360°翻转水平伸缩臂系统包括水平固定机架(4)、水平固定臂(8)、360°翻转水平伸缩臂(9)、伸缩油缸(7)、翻转液压马达(5)、定位盖(6);该360°翻转水平伸缩臂系统为三节液压伸缩臂结构,水平固定机架(4)为该三节液压伸缩臂的一次水平固定结构,水平固定臂(8)与360°翻转水平伸缩臂(9)分别为该360°翻转水平伸缩臂系统的另外两节,可实现该系统的水平位置调节、翻转功能;伸缩油缸(7)设在水平固定机架4内部,可以调节360°翻转水平伸缩臂(9)的水平位置;翻转液压马达(5)可驱动360°翻转水平伸缩臂(9)旋转;水平固定机架(4)的一端设有定位盖(6),翻转液压马达(5)通过定位盖(6)与水平固定机架(4)内部的水平固定臂(8)、360°翻转水平伸缩臂(9)连接;所述水平固定臂(8)为该360°翻转水平伸缩臂系统的二次水平固定结构,以防止360°翻转水平伸缩臂(9)工作过程时,因荷载不平衡发生断裂、力学性能失效情况;当该360°翻转水平伸缩臂系统需要调节时,液压泵及油箱(2)为系统泵入液压油,伸缩油缸(7)推动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世生,孙文龙,薛二平,李文华,陈旭东,叶春琳,苏东青,马瑞,蔡玮,张鹏,李凌宜,郭冬春,孙建波,叶锦华,樊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政路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