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式硬碟延长线结构及其组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40821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1 1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露一种手把式硬碟延长线结构及其组合结构,其是用以连接硬碟背板与硬碟。所述手把式硬碟延长线结构包含有一第一连接部、一第二连接部、一导线组、一第一侧板、及一第二侧板。第一连接部是用以连接硬碟背板。第二连接部是用以连接硬碟,所述第二连接部是延伸出导线组连接至所述第一连接部。第一侧板是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第二侧板是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手把式硬碟延长线结构及其组合结构
本技术是揭露一种硬碟延长线结构,更明确的说,本技术是揭露一种手把式硬碟延长线结构及其组合结构。
技术介绍
在伺服器系统中,通常设置有复数大容量硬碟机并列成为多个硬碟以满足伺服器系统的要求。而一般伺服器在做RV或HALT振动测试时,就需要多个延长线分別连接多个硬碟,才可以将每个硬碟透过延长线的方式,将硬碟移放置在伺服器外部以进行测试或进行隔离,但是因为伺服器的硬碟壳内空间及安装位置有限,使用者不容易透过手将延长线安装在机壳里的硬碟背板,且延长线在安装的后又很容易脱落,故在使用或测试上并非十分理想。因此,实有必要提出一种方便安装及降低硬碟延长线的脱落的手把式硬碟延长线结构,以解决先前技术所遭遇到不容易透过手将延长线安装在机壳里的硬碟背板,且延长线在安装的后又很容易脱落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故本技术提出一种手把式硬碟延长线结构,能用比较轻及可弯曲的塑胶件做成手把式硬碟延长线的手柄,当需要多组手把式硬碟延长线做组合时,可利用互相扣住的功能及侧板的弯曲产生向前施力,即由加强固定的力学原理达到降低脱落的风险,即以改善前述缺点。为达成上述的目的,本技术揭露一种手把式硬碟延长线结构,其是用以连接硬碟背板与硬碟。所述手把式硬碟延长线结构包含有一第一连接部、一第二连接部、一导线组、一第一侧板、及一第二侧板。第一连接部是用以连接硬碟背板。第二连接部是用以连接硬碟,所述第二连接部是延伸出导线组连接至所述第一连接部。第一侧板是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第二侧板是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依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本技术的第一侧板是为一塑胶件,所述第二侧板亦为一塑胶件,用比较轻及可弯曲的塑胶件做成手握式硬碟延长线的手柄,并利用力学原理达到降低脱落的风险。此外,本技术更揭露一种手把式硬碟延长线组合结构,其是用以分別连接第一硬碟背板及第二硬碟背板与第一硬碟及第二硬碟,所述手把式硬碟延长线组合结构包含有第一手把式硬碟延长线结构及第二手把式硬碟延长线结构。第一手把式硬碟延长线结构包含:一第一连接部,用以连接所述第一硬碟背板;一第二连接部,用以连接所述第一硬碟,所述第二连接部是延伸出一第一导线组连接至所述第一连接部;一第一侧板,是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以及一第二侧板,是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以及第二手把式硬碟延长线结构包含:一第三连接部,用以连接所述第二硬碟背板;一第四连接部,用以连接所述第二硬碟,所述第四连接部是延伸出一第二导线组连接至所述第三连接部;一第三侧板,是设置于所述第三连接部;以及一第四侧板,是设置于所述第三连接部。相较于所知技术,本技术提出一种手把式硬碟延长线结构,利用一体成形的第一连接部、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作为手把,当需要拉延长线接硬碟及将硬碟透过延长线的方式拉出来放在外面测试或隔离,不会因伺服器的硬碟壳空间及安装位置有限,避免延长线不易透过手安装在机壳里的硬碟背板而且又容易脱落的设计,即以解决先前技术所遭遇到在安装位置有限时所造成延长线不易透过手安装在机壳里的硬碟背板的缺点。再者,本技术另提出一种手把式硬碟延长线组合结构,能用比较轻及可弯曲的塑胶件做成手把式硬碟延长线的手柄,当需要多组手把式硬碟延长线做组合时,可利用互相扣住的功能及侧板的弯曲产生向前施力,即由加强固定的力学原理达到降低脱落的风险,即以改善先前技术所遭遇的缺点。由于本技术构造新颖,能提供产业上利用,且确有增进功效。为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所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手把式硬碟延长线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所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手把式硬碟延长线结构的局部示意图。图3是所示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手把式硬碟延长线结构的局部示意图。图4是所示本 技术的第二实施例手把式硬碟延长线结构的局部剖面图。图5是所示本技术的第三实施例手把式硬碟延长线结构的立体图。图6是所示本技术的第四实施例手把式硬碟延长线组合结构的立体图。图中标记:1:手把式硬碟延长线结构;11:第一连接部;12:第二连接部;13:导线组;14:第一侧板;15:第二侧板;2:手把式硬碟延长线结构;24:第一侧板;25:第二侧板;26:支撑单元;3:手把式硬碟延长线结构;33:导线组;34:第一侧板;341:枢轴;35:第二侧板;37:扣卡单元;4:手把式硬碟延长线组合结构;41:第一手把式硬碟延长线结构;411:第一连接部;413:第一导线组;414 --第一侧板;4141:枢轴;415:第二侧板;416:第一支撑单元;417:第一扣卡单元;42:第二手把式硬碟延长线结构;421:第三连接部;423:第二导线组;424:第三侧板;425:第四侧板;426:第二支撑单元;43:第三手把式硬碟延长线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让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夠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結合所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请参考图1及图2,图1是所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手把式硬碟延长线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所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手把式硬碟延长线结构的局部示意图。本技术提出一种手把式硬碟延长线结构1,其是用以连接硬碟背板与硬碟(图均未示)。所述手把式硬碟延长线结构I包含有一第一连接部11、一第二连接部12、一导线组13、一第一侧板14、及一第二侧板15。上述构件将于下面进行详细说明。第一连接部11是用以连接硬碟背板。第二连接部12是用以连接硬碟,所述第二连接部12是延伸出导线组13连接至所述第一连接部11。第一侧板14是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1。第二侧板15是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1。在本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板14与所述第二侧板15皆是为一塑胶件,用重量比较轻且可弯曲的塑胶件做成手把式硬碟延长线的手柄,利用力学原理,达到降低第一连接部11脱落的风险。此外,所述第一侧板14与所述第二侧板15长度皆为至少10公分,实际应用时大约为3.5吋硬碟的长度,但本技术并不以此为限,端视实际需求而定。此外,在此須特別说明的是,所述第一连接部11、所述第一侧板14与所述第二侧板15是为一体成形,但本技术并不以此为限,端视实际需求而定。请参考图3及图4,图3是所示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手把式硬碟延长线结构的局部示意图,图4是所示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手把式硬碟延长线结构的局部剖面图。本第二实施例提出一种手把式硬碟延长线结构2与第一实施例手把式硬碟延长线结构I的构件大致相同,唯不同的处在于,手把式硬碟延长线结构2另包含有一支撑单元26。所述支撑单元26具有一凸部261与一凹部262,所述凸部261与所述凹部262彼此結合。由图3及图4可看出,支撑单元26是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板24与所述第二侧板25的间,用以支撑所述第一侧板24与所述第二侧板25。请参考图5,图5是所示本技术的第三实施例手把式硬碟延长线结构的立体图。本第三实施例提出一种手把式硬碟延长线结构3与第二实施例手把式硬碟延长线结构2的构件大致相同,唯不同的处在于,手把式硬碟延长线结构3的所述第一侧板34更透过枢轴341枢接一扣卡单元37,用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把式硬碟延长线结构,是用以连接硬碟背板与硬碟,所述手把式硬碟延长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第一连接部,用以连接硬碟背板;一第二连接部,用以连接硬碟,所述第二连接部是延伸出一导线组连接至所述第一连接部;一第一侧板,是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一第二侧板,是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把式硬碟延长线结构,是用以连接硬碟背板与硬碟,所述手把式硬碟延长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第一连接部,用以连接硬碟背板; 一第二连接部,用以连接硬碟,所述第二连接部是延伸出一导线组连接至所述第一连接部; 一第一侧板,是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 一第二侧板,是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把式硬碟延长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更包含有一支撑单元,是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之间,用以支撑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把式硬碟延长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单元具有一凸部与一凹部,所述凸部与所述凹部彼此結合,用以支撑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把式硬碟延长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枢接一扣卡单元,用以扣卡所述第二侧板。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把式硬碟延长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是为一体成形。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把式硬碟延长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是为一塑胶件,所述第二侧板是为一塑胶件。7.一种手把式硬碟延长线组合结构,是用以分別连接第一硬碟背板及第二硬碟背板与第一硬碟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彦谕
申请(专利权)人:加弘科技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