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炉渣水淬冲渣口的喷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331138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4 22: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喷嘴装置,尤其是公开了一种用于炉渣水淬冲渣口的喷嘴装置,属于冶金生产设备制造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在冲渣过程中能将沪渣均匀打散、冲出的用于炉渣水淬冲渣口的喷嘴装置。所述喷嘴装置包括含有冲渣水输入口和冲渣水输出口的壳体,在所述壳体的冲渣水输出口上布置有均水孔板。(*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炉渣水淬冲渣口的喷嘴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喷嘴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炉渣水淬冲渣口的喷嘴装置,属于冶金生产设备制造

技术介绍
现有炉渣水淬冲渣口为一个用钢板制作成的矩形喷嘴结构,使用时直接将该矩形喷嘴结构焊接在水管上或水箱上。这种结构的炉渣水淬冲渣口存在以下缺陷:1、喷出水柱存在交叉现象,水柱喷出后距离较短,冲渣过程中存在渣飞溅的情况;2、喷射水柱截面各点的压力不均匀,冲渣过程中,不能瞬间将渣均匀打散、冲出;3、冲渣过程中容易出现爆炸事故,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冲渣过程中能将沪渣均匀打散、冲出的用于炉渣水淬冲渣口的喷嘴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于炉渣水淬冲渣口的喷嘴装置,包括含有冲渣水输入口和冲渣水输出口的壳体,在所述壳体的冲渣水输出口上布置有均水孔板。进一步的是,所述喷嘴装置还包括沿输水方向布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分隔板,所述均水孔板布置在由所述分隔板和所述壳体的上侧壁构成的那一部分冲渣水输出口上。进一步的是,所述壳体为输入端的横截面大于输出端的横截面的漏斗形结构;所述漏斗形结构的壳体在其轴向垂直面内的投影为直角梯形,在其径向垂直面内的投影为正四边形;所述分隔板在所述轴向垂直面内的投影与所述壳体在该轴向垂直面内的投影的相应部分构成小于所述直角梯形的内直角多边形,所述内直角多边形位于所述的直角梯形内,并与该直角梯形共顶边,所述分隔板在所述径向垂直面内的投影为顶面开口的U槽结构,所述的U槽结构位于所述的正四边形内,其两条竖直边的顶端分别与所述正四边形上边的相应部位连接,所述均水孔板布置在由所述U槽结构的分隔板与所述壳体的上侧壁的相应部分构成的冲渣水输出口上。进一步的是,在构成所述壳体的冲渣水输出口的末端还设置有一段水平的喷射头,位于所述喷射头内的呈U槽结构的分隔板在所述冲渣水输出口的相应部位处沿输水方向延伸,所述的均水孔板布置在所述喷射头喷出末端的由U槽结构的分隔板与所述上侧壁的相应部分构成的那一部分喷射头内。进一步的是,所述喷嘴装置还包括横截面形状与外部输水管的横截面形状相适配的连接管,在所述壳体的冲渣水输入口上布置有封头板,所述连接管的一端通过所述的封头板与所述的壳体连通,另一端与外部的输水管连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所述壳体的冲渣水输出口上布置了均水孔板,这样,外部的冲渣水在冲渣的过程中从所述的均水孔板喷出时,可以通过该均水孔板均匀该喷出水的冲渣压力。由于所述冲渣水的喷射水柱在截面上各点的压力都是均匀的,这样,在冲渣过程中便能将沪渣均匀的打散并冲出。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用钢板制作成的矩形喷嘴结构的冲渣口,由于喷射水柱截面各点的压力不均匀,冲渣过程中,不能瞬间将渣均匀打散、冲出的技术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用于炉渣水淬冲渣口的喷嘴装置的主视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图1的A-A剖视图;图4为图3的B-B剖视图。图中标记为:冲渣水输入口 1、冲渣水输出口 2、壳体3、均水孔板4、上侧壁5、直角梯形6、正四边形7、内直角多边形8、U槽结构9、分隔板10、喷射头11、连接管12、封头板13。【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3以及图4所示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在冲渣过程中能将沪渣均匀打散、冲出的用于炉渣水淬冲渣口的喷嘴装置。所述的喷嘴装置包括含有冲渣水输入口 I和冲渣水输出口 2的壳体3,在所述壳体3的冲渣水输出口 2上布置有均水孔板4。由于在所述壳体3的冲渣水输出口 2上布置了均水孔板4,这样,外部的冲渣水在冲渣的过程中从所述的均水孔板4喷出时,可以通过该均水孔板4均匀该喷出水的冲渣压力。由于所述冲渣水的喷射水柱在截面上各点的压力都是均匀的,这样,在冲渣过程中便能将沪渣均匀的打散并冲出。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用钢板制作成的矩形喷嘴结构的冲渣口,由于喷射水柱截面各点的压力不均匀,冲渣过程中,不能瞬间将渣均匀打散、冲出的技术问题。上述实施方式中,为了在方便布置所述的均水孔板4的前提下,还能使所述的喷嘴装置能提供冲出被打散的炉渣的冲渣水墙,所述喷嘴装置还包括沿输水方向布置在所述壳体3内的分隔板10,所述均水孔板4布置在由所述分隔板10和所述壳体3的上侧壁5构成的那一部分冲洛水输出口 2上;所述壳体3为输入端的横截面大于输出端的横截面的漏斗形结构;所述漏斗形结构的壳体3在其轴向垂直面内的投影为直角梯形6,在其径向垂直面内的投影为正四边形7 ;所述分隔板10在所述轴向垂直面内的投影与所述壳体3在该轴向垂直面内的投影的相应部分构成小于所述直角梯形的内直角多边形8,所述内直角多边形8位于所述的直角梯形6内,并与该直角梯形6共顶边,所述分隔板在所述径向垂直面内的投影为顶面开口的U槽结构9,所述的U槽结构9位于所述的正四边形7内,其两条竖直边的顶端分别与所述正四边形7上边的相应部位连接,所述均水孔板4布置在由所述U槽结构9的分隔板10与所述壳体3的上侧壁5的相应部分构成的冲渣水输出口 2上。这样,既可很方便的布置所述的均水孔板4,又可以在所述的壳体3内的所述U槽结构9以外形成一个围绕所述U槽结构9的冲渣水墙,实现所述的将被打散的炉渣冲出的冲渣水墙。进一步的,为了提高所述喷嘴装置的冲渣能力,在构成所述壳体3的冲渣水输出口 2的末端还设置有一段水平的喷射头11,位于所述喷射头11内的呈U槽结构9的分隔板10在所述冲渣水输出口 2的相应部位处沿输水方向延伸,所述的均水孔板4布置在所述喷射头11喷出末端的由U槽结构9的分隔板10与所述上侧壁5的相应部分构成的那一部分喷射头11内。同时,为了方便所述的壳体与外部输水管的连接,参见现有的喷嘴结构,所述喷嘴装置还包括横截面形状与外部输水管的横截面形状相适配的连接管12,在所述壳体3的冲渣水输入口 I上布置有封头板13,所述连接管12的一端通过所述的封头板13与所述的壳体3连通,另一端与外部的输水管连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炉渣水淬冲渣口的喷嘴装置,包括含有冲渣水输入口(1)和冲渣水输出口(2)的壳体(3),在所述壳体(3)的冲渣水输出口(2)上布置有均水孔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装置还包括沿输水方向布置在所述壳体(3)内的分隔板(10),所述均水孔板(4)布置在由所述分隔板(10)和所述壳体(3)的上侧壁(5)构成的那一部分冲渣水输出口(2)上,所述壳体(3)为输入端的横截面大于输出端的横截面的漏斗形结构;所述漏斗形结构的壳体(3)在其轴向垂直面内的投影为直角梯形(6),在其径向垂直面内的投影为正四边形(7);所述分隔板(10)在所述轴向垂直面内的投影与所述壳体(3)在该轴向垂直面内的投影的相应部分构成小于所述直角梯形的内直角多边形(8),所述内直角多边形(8)位于所述的直角梯形(6)内,并与该直角梯形(6)共顶边,所述分隔板在所述径向垂直面内的投影为顶面开口的凵槽结构(9),所述的凵槽结构(9)位于所述的正四边形(7)内,其两条竖直边的顶端分别与所述正四边形(7)上边的相应部位连接,所述均水孔板(4)布置在由所述凵槽结构(9)的分隔板(10)与所述壳体(3)的上侧壁(5)的相应部分构成的冲渣水输出口(2)上。...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炉渣水淬冲渣口的喷嘴装置,包括含有冲渣水输入口(I)和冲渣水输出口(2)的壳体(3),在所述壳体(3)的冲渣水输出口(2)上布置有均水孔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装置还包括沿输水方向布置在所述壳体(3)内的分隔板(10),所述均水孔板(4)布置在由所述分隔板(10)和所述壳体(3)的上侧壁(5)构成的那一部分冲渣水输出口(2)上,所述壳体(3)为输入端的横截面大于输出端的横截面的漏斗形结构;所述漏斗形结构的壳体(3)在其轴向垂直面内的投影为直角梯形(6),在其径向垂直面内的投影为正四边形(7);所述分隔板(10)在所述轴向垂直面内的投影与所述壳体(3)在该轴向垂直面内的投影的相应部分构成小于所述直角梯形的内直角多边形(8),所述内直角多边形(8)位于所述的直角梯形(6)内,并与该直角梯形(6)共顶边,所述分隔板在所述径向垂直面内的投影为顶面开口的U槽结构(9),所述的U槽结构(9)位于所述的正四边形(7)内,其两条竖直边的顶端分别与所述正四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仁全吴成林李忠津赵燕辉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金广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