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炉明特法冲渣水余热利用三联供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322775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4 09: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炉明特法冲渣水余热利用三联供系统,它包括有粒化装置,所述的粒化装置依次与渣水分离装置、沉淀池、沉淀蓄热池相连通;所述的沉淀蓄热池通过余热供水泵组与换热装置的第一进口连接,换热装置的第一出口与粒化蓄水池相连通,换热装置的第二进口通过采暖供水泵组分别与采暖用户的出口和制冷机构的第一出口连接,采暖用户的进口和制冷机构的第一进口与换热装置的第二出口相连通,制冷机构的第二进口通过室内制冷用户和脱湿鼓风用户与制冷机构的第二出口相连通,所述的粒化蓄水池的出口通过粒化供水泵组与粒化装置相连通。该系统用于采暖、制冷或高炉脱湿鼓风三联供且热效率高水质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炉明特法冲渣水余热利用三联供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余热利用系统,尤其涉及一种高炉明特法冲渣水余热利用三联供系统。
技术介绍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我国拥有着世界第二大能源系统,但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水平的1/2,整体能源使用效率相对于发达国家严重偏低。面对这个现实,节约能源的任务迫切而艰巨。钢铁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又是耗能和污染大户,在消耗能源、推动物料转变的同时会产生大量的余热余能。目前钢铁业余热余能的回收利用率相当低。如高炉冲渣水的余热,大多被消费掉。因此钢铁产业的低温余热存在着巨大的回收潜力。明特法工艺是目前钢铁厂渣处理工艺之一,该工艺直接将高温液态渣送至粒化装置内由喷出的高速水流水淬冷却,形成颗粒状水渣,渣水混合物被输送到渣水分离装置(水渣搅笼机和过滤器)进行渣水分离,分离后的渣由水渣皮带运走,而剩下的高温冲渣水由冲渣沟进入沉淀池,经初步沉淀后由粒化供水泵循环再利用。在高炉冶炼工艺中,每生产It铁水产生约0.3t的高炉渣,高炉渣所带走的热量约占高炉总能耗的16%,这些热量基本全部进入冲渣水,并随着冲渣水的循环释放到大气中,能源浪费的同时还造成了水资源浪费和热污染。目前,国内对高炉冲渣水余热的利用主要集中在北方的钢铁企业,他们仅是将高炉冲渣水热量作为冬季采暖热源,夏季没有作为室内制冷或脱湿鼓风的热源,没有实现高炉冲渣水“三联供”,导致余热利用率差,因此需进一步开发冲渣水余热利用潜能。在现有冲渣水实际应用工程中,部分钢厂将冲渣水作为热媒,直接送至采暖末端。但由于渣水含有大量的杂质,极易导致换热器及末端设备全部堵塞,致使采暖系统失效。且当换热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因结垢严重只能重新更换,成本高昂。针对冲渣水中含有杂质和悬浮物,如果采用常规细质滤料进行过滤,极易造成渣粒在过滤装置内板结,使过滤系统失效。如果利用常规加药方式进行药剂投加,则因高温情况下药剂大量挥发,成本巨大。因此需要有开发一种高效、可行的高炉冲渣水余热利用系统,冬季可用于采暖,夏季可用于室内制冷或脱湿鼓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质可靠,稳定可行的高炉明特法冲渣水余热利用三联供系统,该系统能将高温冲渣水冬天用于采暖,夏天用于室内制冷或脱湿鼓风。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炉明特法冲渣水余热利用三联供系统,它包括有粒化装置,所述的粒化装置的出口与渣水分离装置的进口相连通,渣水分离装置的出口与沉淀池的进口相连通,沉淀池的出口与蓄热调节池的进口相连通,所述的蓄热调节池包括沉淀蓄热池和粒化蓄水池,所述的沉淀蓄热池的出口通过余热供水泵组与换热装置的第一进口连接,换热装置的第一出口与粒化蓄水池的进口相连通,换热装置的第二进口通过采暖供水泵组分别与采暖用户的出口和制冷机构的第一出口连接,采暖用户的进口和制冷机构的第一进口与换热装置的第二出口相连通,制冷机构的第二进口与室内制冷用户出口和脱湿鼓风用户出口相连通,室内制冷用户进口和脱湿鼓风用户进口与制冷机构的第二出口相连通,所述的粒化蓄水池的出口通过粒化供水泵组与粒化装置相连通。按上述方案,所述的沉淀蓄热池和粒化蓄水池通过隔墙连接,且沉淀蓄热池和粒化蓄水池的上部相连通。按上述方案,所述的粒化蓄水池通过蒸汽回收喷淋泵组与位于粒化装置顶部的蒸汽回收装置相连通。所述的蒸汽回收喷淋泵组及蒸汽回收装置,不仅充分利用系统潜热,而且减少蒸汽耗散,实现节能环保。按上述方案,所述的沉淀蓄热池的进口处设有滤渣栅板。按上述方案,所述的沉淀蓄热池和沉淀池的上方设有保温盖板,所述的沉淀蓄热池和沉淀池的壁面设有保温壳体。按上述方案,在余热供水泵组与换热装置之间设置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采用大颗粒石英砂、粒钢作为滤料或采用自清洗过滤器,进一步提高水质,减轻结垢不利影响,延长换热装置使用寿命,节省成本。接上述方案,所述换热装置采用板式或管式换热装置,具有换热效率高、耐腐蚀及不易结垢等特点。按上述方案,所述的换热装置的第一进口通过化学清洗泵组与化学清洗装置的出口相连通,化学清洗装置的进口与换热装置的第一出口相连通。该化学清洗装置定期对换热装置进行清洗,延长换热装置使用寿命,节省成本。接上述方案,所述高温冲渣水冬天用于采暖,夏天用于室内制冷或脱湿鼓风,实现冲渣水余热利用“三联供”,使得冲渣水余热全年得到利用,余热利用效率高。所述渣水分离装置位于粒化装置下游,渣水分离装置出来的高温冲渣水直接进入沉淀池,且沉淀池和沉淀蓄热池外壳设有保温盖板和保温壳体,减小热损失。所述沉淀蓄热池进口,即沉淀池出水端设置滤渣栅板,能提高沉淀蓄热池进水水质。所述蓄热调节池具备沉淀、蓄热功能,克服了渣水分离装置、沉淀池除渣不彻底的缺点,提高系统水质,提高系统安全性,确保后续用户稳定运行。从渣水分离装置出来的高温冲渣水直接进入沉淀池,沉淀池的水溢流进入沉淀蓄热池,余热供水泵组从沉淀蓄热池吸水供用户利用后,回水进入粒化蓄水池。所述蓄热调节池分为沉淀蓄热池和粒化蓄水池,两者中间设有隔墙,顶部连通,当余热供水泵组不工作时,沉淀蓄热池的水能溢流至粒化蓄水池中,不影响渣处理粒化循环系统使用。即冲渣水余热利用自成循环系统,与渣处理粒化循环系统不关联,任何时候均不影响渣处理系统的运行。所述的蓄热调节池增大了热水储蓄量,克服了高炉出渣不连续导致的热水源不足、水温不稳定影响,能为采暖和制冷用户提供稳定热源。所述的换热装置采用板式或管式换热器,具有换热效率闻、耐腐蚀及不易结垢等特点。本技术是在沉淀池后设一蓄热调节池,蓄热调节池分为沉淀蓄热池和粒化蓄水池两部分,将沉淀池出来的高炉冲渣热水经沉淀溢流蓄积在蓄热调节池的沉淀蓄热池中,经过余热供水泵组加压经过滤装置后进入换热器,经过热交换降温后的冲渣水回到粒化蓄水池中,经粒化供水泵组冲渣使用;夏天时,换热器中经过热交换升温后的冷却介质经采暖供水泵组输送至制冷机构,用于制冷和高炉鼓风脱湿,在冬季时换热器中经过热交换升温后的冷却介质经采暖供水泵组输送至采暖用户,实现高炉冲渣水余热利用“三联供”;当余热供水泵组不工作时,沉淀蓄热池的水能溢流至粒化蓄水池中,不影响渣处理粒化循环系统使用;粒化蓄水池的冲渣水经蒸汽回收喷淋泵组输送至设于粒化装置顶部的蒸汽回收装置,以减少蒸汽耗散,充分利用系统潜热。系统设有化学清洗装置,通过化学清洗泵组定期清洗换热器,避免换热器长期使用造成的渣粒板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该高炉明特法冲渣水余热利用三联供系统自成循环系统,与渣处理粒化循环系统不关联,任何时候均不影响渣处理系统的运行。2、该高炉明特法冲渣水余热利用三联供系统冬天用于采暖,夏天用于室内制冷或脱湿鼓风,实现高炉冲渣水余热利用“三联供”,使得冲渣水余热全年得到利用,余热利用效率高。3、沉淀蓄水池和粒化蓄水池统称为蓄热调节池,它增大了热水储蓄量,克服了高炉出渣不连续导致的热水源不足、水温不稳定的影响,能为采暖和制冷用户提供稳定热源。4、蓄热调节池具备沉淀、蓄热功能,余热供水泵组出水总管设有过滤装置,进一步提高系统水质,提高系统安全性,确保后续用户稳定利用冲渣水。5、系统设有蒸汽回收喷淋泵组,能充分利用渣系统潜热,减少蒸汽耗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炉明特法冲渣水余热利用三联供系统,它包括有粒化装置,所述的粒化装置的出口与渣水分离装置的进口相连通,渣水分离装置的出口与沉淀池的进口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沉淀池的出口与蓄热调节池的进口相连通,所述的蓄热调节池包括沉淀蓄热池和粒化蓄水池,所述的沉淀蓄热池的出口通过余热供水泵组与换热装置的第一进口连接,换热装置的第一出口与粒化蓄水池的进口相连通,换热装置的第二进口通过采暖供水泵组分别与采暖用户的出口和制冷机构的第一出口连接,采暖用户的进口和制冷机构的第一进口与换热装置的第二出口相连通,制冷机构的第二进口与室内制冷用户出口和脱湿鼓风用户出口相连通,室内制冷用户进口和脱湿鼓风用户进口与制冷机构的第二出口相连通,所述的粒化蓄水池的出口通过粒化供水泵组与粒化装置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2014.01.13 CN 201420017188.61.一种高炉明特法冲渣水余热利用三联供系统,它包括有粒化装置,所述的粒化装置的出口与渣水分离装置的进口相连通,渣水分离装置的出口与沉淀池的进口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沉淀池的出口与蓄热调节池的进口相连通,所述的蓄热调节池包括沉淀蓄热池和粒化蓄水池,所述的沉淀蓄热池的出口通过余热供水泵组与换热装置的第一进口连接,换热装置的第一出口与粒化蓄水池的进口相连通,换热装置的第二进口通过采暖供水泵组分别与采暖用户的出口和制冷机构的第一出口连接,采暖用户的进口和制冷机构的第一进口与换热装置的第二出口相连通,制冷机构的第二进口与室内制冷用户出口和脱湿鼓风用户出口相连通,室内制冷用户进口和脱湿鼓风用户进口与制冷机构的第二出口相连通,所述的粒化蓄水池的出口通过粒化供水泵组与粒化装置相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明特法冲渣水余热利用三联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淀蓄热池和粒化蓄水池通过隔墙连接,且沉淀蓄热池和粒化蓄水池的上部相连通。3.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小平朱少华赵金标丁煜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