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径流式静电集水装置及具有径流式静电集水装置的冷却塔
[0001 ] 本技术涉及一种径流式静电集水装置及具有径流式静电集水装置的冷却塔。
技术介绍
目前,在火力发电厂生产过程中,通常使用冷却塔将循环水冷却,水在冷却塔中下落,通过蒸发和热传递达到冷却的效果,电厂对回收得到的温度较低的水进行再循环,由冷却塔排出的湿热空气所携带的水蒸汽,则直接从冷却塔的顶部排入大气,通过这种方式损失的水称为蒸发损失。对于混合于空气中的水蒸气,目前还无较好的方法回收,由此造成很大的浪费。以2*300MW火电厂为例,其平均蒸发损失为2*486t/h,其循环总量为2*33800t,蒸发损失占总量的1.53%,年损失水量约600万吨,可见水量损失十分巨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水雾效果好、回收水的效率高,工作性能稳定,运行成本低,节能环保,使用寿命长的径流式静电集水装置及具有径流式静电集水装置的冷却塔。本技术的径流式静电集水装置,包括前放电网,前放电网的后方设有用于冷凝及静电吸附水雾的集水极,集水极采用多孔泡沫金属或多个并列的波纹板或蜂窝板或丝网制成,集水极的前表面与前放电网 ...
【技术保护点】
径流式静电集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放电网(1),前放电网(1)的后方设有用于冷凝及静电吸附水雾的集水极(8),集水极(8)采用多孔泡沫金属或多个并列的波纹板或蜂窝板或丝网制成,集水极(8)的前表面与前放电网(1)平行,通过与高压直流电源(3)的电连接,让前放电网(1)与集水极(8)之间产生一个电势差。
【技术特征摘要】
1.径流式静电集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放电网(1),前放电网(I)的后方设有用于冷凝及静电吸附水雾的集水极(8),集水极(8)采用多孔泡沫金属或多个并列的波纹板或蜂窝板或丝网制成,集水极(8)的前表面与前放电网(I)平行,通过与高压直流电源(3)的电连接,让前放电网(I)与集水极(8)之间产生一个电势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径流式静电集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极(8)的后方设有后放电网(2),所述前放电网(I)与后放电网(2)同为负电位或同为正电位,前放电网(I)和后放电网(2)与高压直流电源(3)的负电极通过导体连接,高压直流电源的另一电极通过导体接地,所述集水极(8)接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径流式静电集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极(8)沿前后方向的厚度为10— 500mm,所述前放电网(I)和所述后放电网(2)采用不锈钢制成,前放电网(I)、后放电网(2)与集水极(8)之间的电势差为20000— 80000伏,所述集水极(8)内盘绕地设有冷水管,冷水管的侧壁与集水极(8)相贴连,冷水管的侧壁上均布地设有多个排水口,排水口处设有喷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径流式静电集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放电网(2)的前方或后方设有除水器,除水器包括除水雾通道(4),除水雾通道(4)内设有多个用于冷凝静电吸附水雾的导流板(5)或丝网或多孔板,导流板(5)或丝网或多孔板采用导电材料制成,导流板(5)或丝网或多孔板与集水极(8)同为负电位或同为正电位,所述集水极(8)的沿前后方向的厚度为60—200mm;所述导流板(5)或所述多孔板的板面呈波纹状,位于导流板(5)或丝网或多孔板 之间的流体通道的间隙小于50mm,所述除水雾通道(4)沿前后方向的长度大于200mm。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径流式静电集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水雾通道(4)内盘绕地设有冷却水管,冷却水管的侧壁与导流板(5)或丝网或多孔板相贴连,所述冷却水管的侧壁上均布地设有多个出水口,出水口处设有喷水嘴,位于导流板(5)或丝网或多孔板之间的流体通道的间隙为5 — 25mm,所述除水雾通道(4)沿前后方向的长度为500—1500mm,前放电网(I)、后放电网⑵与集水极⑶之间的电势差为50000— 60000伏。6.具有径流式静电集水装置的冷却塔,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塔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1)内设有一个以上的径流式静电集水装置,每个径流式静电集水装置分别包括前放电网(I),每个前放电网(I)的后方分别设有用于冷凝及静电吸附水雾的集水极(8),集水极(8)采用多孔泡沫金属或多个并列的波纹板或蜂窝板或丝网制成,集水极(8)...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