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灯组件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28309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4 14:32
一种车灯组件安装结构,其包括反射层、依次设置于反射层上的镀铝层与光学透镜层。反射层上间隔设置有若干穿孔及与每个穿孔对应的卡扣组件。每个卡扣组件包括分别设置于每个穿孔相对两侧的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每个第二固定部与第一固定部相对的表面凸出设置有卡扣部。镀铝层与光学透镜层上均间隔设置有若干插入部,每个插入部设置有与卡扣部配合的卡扣孔。每个插入部穿过对应穿孔限制于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之间并通过卡扣孔卡扣固定于对应的卡扣部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镀铝层与光学透镜层通过卡扣的方式安装于反射层上,牢固且安装方便。(*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灯组件安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灯,特别涉及一种车灯组件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一般车灯包括反射层、光学透镜层以及表面镀铝层。然而,在现有安装过程中,反射层、光学透镜层以及表面镀铝层通常使用螺丝安装方式。如此,造成安装时需要借用额外工具,不方便且不能达到美观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旨在于提供一种方便安装且美观的车灯组件安装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灯组件安装结构,其包括反射层、依次设置于反射层上的镀铝层与光学透镜层,反射层上间隔设置有若干穿孔及与每个穿孔对应的卡扣组件;每个卡扣组件包括分别设置于每个穿孔相对两侧的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每个第二固定部与第一固定部相对的表面凸出设置有卡扣部;镀铝层与光学透镜层上均间隔设置有若干插入部,每个插入部设置有与卡扣部配合的卡扣孔;每个插入部穿过对应穿孔限制于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之间并通过卡扣孔卡扣固定于对应的卡扣部上。反射层包括面向镀铝层的上表面及背向上表面的下表面,每个卡扣部包括沿上表面向下表面方向倾斜的引导面。镀铝层的边缘向内凹陷形成若干缺口,每个缺口间隔设置于相邻两个插入部之间;光学透镜层上若干插入部与若干缺口对应。第一固定部为U字型结构,第二固定部相对设置于第一固定部呈开口状的一端。本技术中,镀铝层与光学透镜层通过卡扣的方式安装于反射层上,牢固且安装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车灯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车灯的分解图。图3为图1所示车灯另一角度的分解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反射层;11、上表面;13、下表面;15、穿孔;17、卡扣组件;170、第一固定部;172、第二固定部;174、卡扣部;176、引导面;20、镀铝层;21、插入部;23、卡扣孔;25、缺口 ;30、光学透镜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请参见图1、图2以及图3,本技术涉及一种车灯包括反射层10、依次设置于反射层10上的镀铝层20与光学透镜层30。反射层10大体呈板状,其包括面向镀铝层20的上表面11以及背向上表面11的下表面13。反射层10上间隔设置有若干贯穿上表面11与下表面13的穿孔15。下表面13与每个穿孔15对应位置设置有卡扣组件17。每个卡扣组件17包括第一固定部170及第二固定部172。第一固定部170与第二固定部172分别设置于每个穿孔15相对的两侧。第一固定部170大体呈U字型。第二固定部172相对设置于第一固定部170呈开口状的一端,其与第一固定部170相对的表面凸出设置有卡扣部174。每个卡扣部174远离第二固定部172的一端沿上表面11向下表面13方向倾斜形成引导面176。镀铝层20及光学透镜层30与反射层10相对的表面均间隔凸出设置若干插入部21。具体地,当镀铝层20与光学透镜层30依次安装于反射层10上时,镀铝层20与光学透镜层30的插入部21相邻且相互间隔地插入反射层10的若干卡扣组件17内。每个插入部21大体呈长条状,其上设置有与卡扣部174配合的卡扣孔23。镀铝层20的边缘向内凹陷形成若干缺口 25。每个缺口 25位于相邻两个插入部21之间。其中,光学透镜层30的若干插入部21与镀铝层20的若干缺口 25——对应。在组装时,镀铝层20的若干插入部21穿过对应穿孔15进入第一固定部170与第二固定部172之间。同时,每个插入部21在对应卡扣部174的引导面176的引导下向靠近反射层10方向移动,并通过卡扣孔23卡合于对应的卡扣部174内。光学透镜层30的若干插入部21依次穿过对应的缺口 25与穿孔15进入第一固定部170与第二固定部172之间。同时,每个插入部21在对应卡扣部174的引导面176的引导下向靠近镀铝层20方向移动,并通过卡扣孔23卡合于对应的卡扣部174内。此时,镀铝层20与光学透镜层30通过插入部21上卡扣孔23与卡扣部174的配合,限制了其沿垂直于反射层10的上下方向移动。同时,镀铝层20与光学透镜层30的插入部21卡制于对应第一固定部170与第二固定部172之间,从而限制了其沿平行于反射层10的前后左右方向移动。如此,镀铝层20与光学透镜层30在垂直与平行于反射层10的方向上牢固的固定于反射层10上,且安装方便。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变形都应该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灯组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射层、依次设置于反射层上的镀铝层与光学透镜层,反射层上间隔设置有若干穿孔及与每个穿孔对应的卡扣组件;每个卡扣组件包括分别设置于每个穿孔相对两侧的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每个第二固定部与第一固定部相对的表面凸出设置有卡扣部;镀铝层与光学透镜层上均间隔设置有若干插入部,每个插入部设置有与卡扣部配合的卡扣孔;每个插入部穿过对应穿孔限制于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之间并通过卡扣孔卡扣固定于对应的卡扣部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灯组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射层、依次设置于反射层上的镀铝层与光学透镜层,反射层上间隔设置有若干穿孔及与每个穿孔对应的卡扣组件;每个卡扣组件包括分别设置于每个穿孔相对两侧的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每个第二固定部与第一固定部相对的表面凸出设置有卡扣部;镀铝层与光学透镜层上均间隔设置有若干插入部,每个插入部设置有与卡扣部配合的卡扣孔;每个插入部穿过对应穿孔限制于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之间并通过卡扣孔卡扣固定于对应的卡扣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昊宇李代华
申请(专利权)人:市光法雷奥佛山汽车照明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