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转窑余热作为烘干机热源的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326603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4 12: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回转窑余热作为烘干机热源的回收装置,包括开口取热部、第一管道和烘干机;开口取热部位于回转窑的窑头与单冷筒的连接处,为带有腔体的立方体,窑头和单冷筒均与腔体连通;第一管道的一端与开口取热部连接,另一端连接烘干机;第一管道上连接有分管道,分管道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管道连通,分管道上设置有引风机。在回转窑窑头与单冷筒的连接处设置开口取热部,使热量传递出来,第一管道上连接有分管道,分管道上设置有引风机,开启引风机,产生吸力,将回转窑窑头热量抽过来;同时引风机抽取的热量也会扩散到第一管道进而传递到烘干机,以将窑头产生的热量尽可能多的传送到烘干机,进而对回转窑的余热进行回收利用,节约能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回转窑余热作为烘干机热源的回收装置
本技术涉及回转窑余热的回收利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回转窑余热作为烘干机热源的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回转窑为工业生产中常用的设备,例如:用于煅烧矿物质以及煅烧金属原材料。回转窑煅烧材料时,是将材料放入回转窑内,回转窑通过加入煤粉或煤气加热,升到煅烧需要的高温,进而对窑体内的材料进行煅烧。但是,回转窑自身产生的余热直接消失在空气中,这样就浪费了热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回转窑余热作为烘干机热源的回收装置,以解决上述的问题。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提供了回转窑余热作为烘干机热源的回收装置,包括开口取热部、第一管道和烘干机;所述开口取热部位于回转窑的窑头与单冷筒的连接处,所述开口取热部为耐火砖砌成的带有腔体的立方体,所述窑头和所述单冷筒均与所述腔体连通;所述第一管道的一端与所述开口取热部连接,另一端连接所述烘干机;所述第一管道上连接有分管道,所述分管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管道连通,所述分管道上设置有引风机。优选地,还包括用于套在所述回转窑的烧成带外的外罩,所述外罩与所述烧成带之间有间隙;所述外罩的一端连接有第三管道,另一端连接有第二管道;所述第三管道远离所述外罩的一端连接有用于将所述外罩内的热能传输到所述第二管道的鼓风机,所述第二管道远离所述外罩的一端与所述烘干机连通。优选地,所述外罩为钢板焊接的半圆形钢罩。优选地,所述烘干机的尾部设置有除尘器。优选地,所述除尘器为布袋除尘器。优选地,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的外围均包裹保温层。优选地,述保温层的材料为保温棉。优选地,所述保温层的外侧包覆有彩钢瓦。优选地,所述回转窑为煤气回转窑。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回转窑余热作为烘干机热源的回收装置,在回转窑窑头与单冷筒的连接处设置开口取热部,使热量传递出来,第一管道上连接有分管道,分管道上设置有引风机,开启引风机,产生吸力,将回转窑窑头热量抽过来;同时引风机抽取的热量也会扩散到第一管道进而传递到烘干机,以将窑头产生的热量尽可能多的传送到烘干机,进而对回转窑的余热进行回收利用,节约能源。【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中回转窑余热作为烘干机热源的回收装置的前视图;图2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中回转窑余热作为烘干机热源的回收装置的侧视图;图3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中回转窑余热作为烘干机热源的回收装置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3所示,回转窑余热作为烘干机热源的回收装置,包括开口取热部5、第一管道4和烘干机6 ;所述开口取热部5位于回转窑2的窑头与单冷筒12的连接处,所述开口取热部5为耐火砖砌成的带有腔体的立方体,所述窑头和所述单冷筒12均与所述腔体连通;所述第一管道4的一端与所述开口取热部5连接,另一端连接所述烘干机6 ;所述第一管道4上连接有分管道,所述分管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管道4连通,所述分管道上设置有引风机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回转窑余热作为烘干机热源的回收装置,在回转窑窑头与单冷筒的连接处设置开口取热部5,使热量传递出来,第一管道4上连接有分管道,分管道上设置有引风机3,开启引风机3,产生吸力,将回转窑窑头热量抽过来;同时引风机3抽取的热量也会扩散到第一管道4进而传递到烘干机6,以将尽可能多的窑头传出的热量运输到烘干机6,进而对回转窑的余热进行回收利用,节约能源。开口取热部5是回转窑单冷筒12 (用于冷却回转窑所煅烧的矿物)与回转窑的过渡地带,用于将回转窑煅烧过程中产生的的余热传输到第一管道4。具体地,开口取热部5为耐火砖砌成的带有腔体的立方体。采用耐火砖结实耐用,耐高温,用耐火砖砌成的开口取热部5内部中空。为了更为结实耐用,在开口取热部5外围绕多根钢条,用于固定整个开口取热部5的整体结构。与回转窑2连接的单冷筒12是用来冷却回转窑2煅烧的成品的,单冷筒12本身起冷却作用。回转窑2的窑头与单冷筒12的连接处设置开口取热部5,窑头和单冷筒12均与开口取热部5的腔体连通。为了进一步回收回转窑2的热量,在回转窑2的烧成带外套有外罩8,外罩8的设置可防止回转窑2的烧成带热量的散发,起到收集热量的作用,此外,通过鼓风机9将外套8内的热量鼓吹到第二管道11,进而传递到烘干机6。具体地,还包括用于套在所述回转窑2的烧成带外的外罩8,所述外罩8与所述烧成带之间有间隙;所述外罩8的一端连接有第三管道10,另一端连接有第二管道11 ;所述第三管道10远离所述外罩8的一端连接有用于将所述外罩8内的热能传输到所述第二管道11的鼓风机9,所述第二管道11远离所述外罩8的一端与所述烘干机6连通。由于回转窑2的烧成带部分的温度非常高,因此,鼓风机9设置较远,通过第三管道10与外罩8连接,此外,采用第三管道10更易于产生更强的风流,从而更好的将外罩8内的热气输送到烘干机6。优选地,第一管道4、第二管道11和第三管道10为金属材质,其耐热性好,不易变形,传递热量的效果好。通常地,金属材质为钢铁。钢铁价格便宜,耐高温,热传递效果好。优选地,所述外罩8为钢板焊接的半圆形钢罩。这样的外罩8与回转窑烧成带形状相适合,两者之间有一定的间距,回转窑2运行过程中转动,利用鼓风机9,会使外罩8与回转窑烧成带间距内的热气形成与回转窑2转动方向相反的流动,将回转窑烧成带周围热量流动到第二管道11,进而将热量传送到烘干机6。原材料烘干时会产生一些污染物,优选地,所述烘干机6的尾部设置有除尘器7,用于对原材料烘干过程中产生的飞尘等污染物。布袋除尘器采用布袋收集污染物,利于污染物的集中收集,并且收集污染物的效果好,优选地,所述除尘器7为布袋除尘器。为了防止管道中的热量往外扩散,优选地,所述第一管道4和第二管道11的外围均包裹保温层。保温棉耐高温,保温效果好,优选地,述保温层的材料为保温棉。为了更好的固定保温棉,防止保温棉被雨淋,优选地,所述保温层的外侧包覆有彩钢瓦。优选地,所述回转窑2为煤气回转窑。一般先采用煤气发生炉I将煤粉转化为煤气,再将煤气传送到煤气回转窑燃烧,煤气回转窑自身煅烧一些物质,将煤气回转窑里面产生的余热通过第一管道4和第二管道11传递到烘干机6,传递到烘干机6的热量没有污染,因此,对烘干机6上的原物料进行烘干时,不存在污染。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回转窑余热作为烘干机热源的回收装置,可以用于多种回转窑2的热量回收,例如:用来煅烧石油压裂支撑剂的煤气回转窑,煤气回转窑为圆柱体,长度为60米,直径为3米,窑体内温度高达1400°C左右,其中,烧成带的长度大概为20米,采用本技术的装置对其热量回收利用,极大的节约了能源。本技术提供的回转窑余热作为烘干机热源的回收装置,采用引风机将回转窑2的热量传送到烘干机6 ;为了增加热量的回收利用,还采用外罩8的方式将回转窑烧成带的热量传送到烘干机6 ;传递到烘干机6的热量无污染,对烘干的原材料没有影响;并且利用的热源为回收的回转窑2余热,更为节能环保。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回转窑余热作为烘干机热源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口取热部、第一管道和烘干机;所述开口取热部位于回转窑的窑头与单冷筒的连接处,所述开口取热部为耐火砖砌成的带有腔体的立方体,所述窑头和所述单冷筒均与所述腔体连通;所述第一管道的一端与所述开口取热部连接,另一端连接所述烘干机;所述第一管道上连接有分管道,所述分管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管道连通,所述分管道上设置有引风机。

【技术特征摘要】
1.回转窑余热作为烘干机热源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口取热部、第一管道和烘干机; 所述开口取热部位于回转窑的窑头与单冷筒的连接处,所述开口取热部为耐火砖砌成的带有腔体的立方体,所述窑头和所述单冷筒均与所述腔体连通; 所述第一管道的一端与所述开口取热部连接,另一端连接所述烘干机; 所述第一管道上连接有分管道,所述分管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管道连通,所述分管道上设置有引风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窑余热作为烘干机热源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套在所述回转窑的烧成带外的外罩,所述外罩与所述烧成带之间有间隙; 所述外罩的一端连接有第三管道,另一端连接有第二管道; 所述第三管道远离所述外罩的一端连接有用于将所述外罩内的热能传输到所述第二管道的鼓风机,所述第二管道远离所述外罩的一端与所述烘干机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乾鸣李奇厚侯国盛李才芳李乾华
申请(专利权)人:孝义市鑫腾矿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